韩非子中的典故什么人什么虎(《韩非子》中三人言虎的典故是)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三人成虎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此典故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又作“三人成虎”。(释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的有老虎。
原文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返,果不得见。
译文
魏王大臣庞恭就要陪同太子作为人质,前往赵国都城邯郸。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如果现在有人对您说,闹市上窜来一只猛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有两个人说有虎呢?”魏王回答道:“我半信半疑。”庞恭接着又问:“如果三个人都说闹市上有虎,您相信吗?”魏王道:“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相信了。”?
然后,庞恭说:“闹市上没有老虎,这本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然而,因为三个人都说有虎,似乎就真的有了猛虎。现在,我要离您远去,邯郸离大梁要比这里到街市远得多。说我坏话的也一定会超过三人,请大王仔细考察。”?后来,魏王果然听信了别人的议论,当庞恭从邯郸回国以后,便不再召见他了。
寓意启示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就其本身来看都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一方面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另一方面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因此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产物,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客观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有一个。
在真理的掌握和适用上,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仅仅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主观真理论者直接或间接地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原则,在实践中,或实用主义地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或简单地将多数人的意见认为是真理。“三人成虎”的典故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世界上的事物是非常复杂的,而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特别是大家都感兴趣的一些事情,会很快流传开来。任何一种传闻在传播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误差,传到最后恐怕已面目全非了。即使对待同一件事,人们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对真理的认识并不取决于持此种意见人数的多少,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里。
因此我们即使听到大家都认可的一件事也要认真地分析,切不可轻信!
一个人对别人说的事情不可妄信,即使有很多人都这么说,也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以免被坏人蒙蔽.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