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名”“字”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对于中国人来说, 姓名是血脉的延续,是区分个体-人与人的一个标识。

现代中国人的名字是由两部分组成姓+名。

但对于中国人的姓氏名字,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说说“姓”“氏”。

在早期的人类是没有姓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一个个族群(或叫部落,氏族)),并形成族群的名字的。

上古时期的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都是族号”,尚未有姓。

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

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国的第一个姓来自于华胥氏,姓“风”,来源于“颺”…..代表的是龙蛇图腾-“风”是有角的、人格化的龙蛇之王;雄龙为龙,雌龙为蛟。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两人结为夫妻。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因而其母华胥氏人称“人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记载有姓的人。

人类历史发展进入氏族社会,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在这个阶段,原始部落名称或者首领名字是姓的来源。

氏族社会的的初期, 就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母系社会。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由于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

这时流传下来的古姓,多为女子偏旁…….上古八大姓 “姬、姒、姜、嬴、妘、妫、姚、妊”是以女字为偏旁的。

“姓”,《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女生,生亦声。”这个解释说的是,”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度音,意义是从”女”得来的,”姓”的本义可以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的共同标志。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母系社会的漫长时期,所以几乎全世界各民族都存在过女性始祖、即“人类第一个妇女”的神话传说。在这个阶段,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因“应生而姓”,也就是以氏族最初的血缘之始来命姓,所以姓是不可能有变化的

而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畜牧业逐渐被农业生产所代替,而男子的生产力开始远大于女子,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私有制出现了, 男子经济力量的增强,对于他们拥有的私有财产,则自然希望将来能够传给自己的子女;按照惯例,财产必须留在本氏族,所以子女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私有制和传统的继承制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怎样解决呢?只有通过父权制的办法才能解决;与此同时男性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繁殖中的重要性,男性的生殖崇拜见显,因而父权制氏族公社便确立了起来,世系按照父系计算的。因而“氏” 由此而产生了。也就是说,用“氏”来区分 源于同一父姓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

显而易见,“姓“和“氏”是分而为二的…..

总而言之: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在,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在三代(夏商周)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从原始的氏族社会逐步过渡到阶级社会,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此时姓氏依旧是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而“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萌芽于夏朝,盛行于两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产生了大量的“氏”,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

《左传.隐公八年》是这样记载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意思就是“天子立有功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地赐姓,分封土地而又根据封地命名氏。

周武王灭商后, 号称分封了72 个诸侯国, 其中大多数是同姓,一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来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大量的氏就产生了。

同是 《左传.隐公八年》,又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也就是说诸侯对于其卿大夫,用字作为族号,也有以官名作为族号,还有以封邑做为族号(此族号即为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兼并,大量的新生家族的出现或老家族的消亡, 产生了无数个氏,也消亡了无数个氏,然而姓基本没变。所以,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姓只有30余个,保留下来的氏却有千余个。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的代表贵贱的意义消失了,只剩下与姓相同的区别婚姻的意义,姓与氏就逐渐模糊, 至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这点在《史记》中已有体现,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的时候, 说孔子“字仲尼,姓孔“其实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姓”子“(”子“姓是殷商的王姓), 在司马迁那个年代姓氏已经区分不明显了, 到了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

华夏民族悠长的历史, 丰富的人文文化, “姓氏”的一体化让“姓” 的数量也是不断增加。汉代应劭《风俗通》收录近500个姓;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录1232个姓;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录1745个姓;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录3736个姓;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录4657个姓; 今人陈历甫最近编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收录10129个姓,其中汉族姓氏8000多个,少数民族姓氏2000多个。 但追源朔本,华夏民族几乎所有的姓都出自于上古八大姓。

说完了姓氏,来说说“名”“字”。

敬而称字,谦而表名。

名如果是为了分彼此, 字就是为了明尊卑

字,又叫“表字“,一般认为起源于商朝,始盛于周。

在《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就曾经记载了夏禹的字以及他的父亲鲧的字, 是这样说的:

“正义帝王纪云:“父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

又言“鲧,帝颛顼之子,字熙“

可知早于殷商年代, 人们已经用“字“同”名“一起来表述个体的。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本书中,同时还记载了后稷母亲的字: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集解韩诗章句曰:“姜,姓。原,字

因此,取表字不是男子的专利, 女子也可以取字的。

随着礼法制度的完善, 在周代, 人们对于名字也更加在乎,直呼其名变成了对他人的一种冒犯的。因而用表字来方便同辈朋友、同学和晚辈及下属称呼自己。

《礼记·檀弓》是这样说的:“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对此孔颖达曾经疏注道:始生三月而注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之类不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对于女子,《礼记.内则》 是这样要求的: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有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对于取表字的时间都已经有了要求的。

而《礼仪.士冠礼》中描述了一整套行冠礼的流程,并强调“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在《礼仪.士冠礼》》中还这样写到:“曰伯某甫。” 随后有说“仲、叔、委,唯其所当”。 据考证,两周至先秦时期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视情况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对男子的尊称;中间的”字”,一般与名的字义有联系。典型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与丘对应,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称仲尼。另外先秦时期字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叫子什么什么的特别多。颜回字子渊“,端木赐字子路…….子”同“甫”一样, 是对男子的美称。如同孔子的字, 虽然是由两个字组成, 但首字并无字义,我们一般叫其为“一字字”。

这个时期, “名”与”字“之间,或同义互训,或反义相对,或连类推论,或辨物统类 或排行入字…….《春秋名字解诂》所总结。

秦汉后,二字“字”逐渐增多并且成为主流,与“名” 的字义联系已经愈发复杂。“字”与“名”之间不仅继承了先秦之时的传统关系, 所取的字又可以“增美辞,采典籍,表仰慕,寄情怀,析名文”。

既起名, 又取字,历千年直至19世纪和20 世纪之交。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后有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新文化,新观念顺势而起,传统的上下尊卑的秩序完全被否定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同时称谓繁复、叠床架屋的名、字并行之制,已经俨然不能适应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的,因而开始倡导和推行“名”“字”合一。解放后,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和轰轰烈烈的除四旧基本将表字消失了。 然近些年, 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一些范围内, 一部分人恢复了表字的习俗,但由于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已经不是必需,所以称别人的字往往是在一个圈子里。

不管这么说,作为华夏民族的传人,也许我们不能继承古有的 “姓”“氏”“名”“字”的习俗, 但我们必须知晓其历史的渊源并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