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我们在这里谈论历代开国君王的视野。谈了宋代的赵匡胤,快要谈到接下来的元代。
谈元代,不能不想到历史上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首先是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详细地记叙了汉代以前匈奴的历史,以至风俗习惯。
一开始就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首领叫淳维。”
夏后氏,就是国号夏的禹。夏禹的历史很长,四百四十年(公元前二二○五年至前一七八六年),苗裔分布很广。
这里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从中原民族分枝散叶出去的。他们去到草原的大环境中,“随畜牧而转移”。
史记写他们的畜牧生活,很生动。他们主要是畜马、牛、羊,还有骆驼、驴,多种野马。平时以射猎禽兽为生,远程用弓矢,近程用刀铤(类似矛)。小孩子也能够“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他们每居一处,众多的马牛羊等要吃大量的水、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必须“逐水草迁移”,甚至去掠夺他人,“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交战时,“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这里的“其天性也”一句,可以理解为在草原上为生存搏斗形成的特性。
在《匈奴列传》中出现的这些游牧民族名称很多,较常见的有东胡、月氏、戎、狄等等。
中原有一些古代历史大事件是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如:周幽王宠信美丽的褒姒,引起申侯联同犬戎,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战国时,秦昭王开始筑长城以拒胡;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使蒙恬统领十万众北击胡人,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等等。
汉代,匈奴不时入侵,刘邦曾被围于白登。与匈奴有时和亲,“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但仍时有争战。唐诗里面,有人们熟知的诗句“誓扫匈奴不顾身”、“羌笛何须怨杨柳”等等。羌族也是很古老的族名。殷周时,部分居中原,羌字在甲骨卜辞中已见到。
这些草原民族,后来在西面活动的,以突厥为主,在东面活动的,称东胡。
西面的突厥、回鹘(回纥、畏吾儿),在唐朝初期,很兴盛。包括柔然、铁勒各部。疆域最广时,北过贝加尔湖。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曾与突厥谈判结盟。《新唐书.太宗本纪》:“武德七年,突厥寇边,太宗与遇于豳州,从百骑与其可汗语,乃盟而去”。后来突厥为回纥所灭,余众流转于中亚、西亚各地。有一族(鄂托曼)流入小亚细亚,灭东罗马,建土耳其国(相当于中国明朝时,十三世纪末)。
在东面活动的东胡,主要有四大族,与中原的历史更为密切。这四大族是:契丹(原属鲜卑),党项(自称为鲜卑拓拔氏之后,又与羌族关系密切)、女真(源于东北古老的肃慎族)、蒙古(祖先蒙兀室韦,是东胡的一支。迁到蒙古高原中部,与突厥通婚。据说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是红头发蓝眼睛)。
东胡这四大族中,蒙古后来建立元朝,女真后来建立清朝(称满族),至今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两大族党项和契丹,则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
现在我们回头谈到宋代,主要就将谈到辽和金,宋朝一直与辽、金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