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我国传统的文化有哪些)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劳动成果即是传统文化。其内容主要有:宏伟的文学文艺精典作品;其诗词歌赋,地方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绘画,书法丹青,对联灯谜,民俗故事,神话,寓言,民间传说等。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太多了,比如饮食文化、地域文化、诗词文化、民居文化、磁器文化等等,中华文化的厚重和丰富真是说也说不完。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传统文化是戏曲文化。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戏种大约三百多种,比较流行的著名的就有五十多种,可谓异彩纷呈,百家争鸣。戏曲的起源大概可以上溯到汉代的百戏,到唐朝戏曲基本成形,到宋代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等相继融合,至元代,进入了戏曲发展的成熟期,也到达了一个艺术的高峰。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开始成形,最终发展成戏曲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被世人称之为国剧。
京剧角色分生旦净末丑几种,我最喜欢看的是旦角戏,京剧文戏里的女一号还有个称呼,叫作青衣——特别好听的名字!
感动于那朗朗上口的戏文——“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惊艳于那清丽的戏装——湖蓝色,暖玉色,粉红色,象牙色,浅青色……飘飘的,淡淡的,衬出了旦角的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倾心于那异常的端淑作派,明眸善睐,顾盼生辉,轻启朱唇皓齿,便是“乱愁多怎禁得水流花放……可怜我女儿家有口难开”曼起莲足即是风拂水上,那柔荑也总是有一半藏在宽大洁白的袖子里。贵妃的醉态又使人心旌摇荡,最后的卧鱼,博尽了无数采头;更不论那天女,娇娆步步莲,把个姹紫嫣红都舞落在人间……
京剧的美,无以言表。可是喜欢她的现代人越来越少。好在现在政府有意匡扶传统文化,我亦眼见许多“戏曲进校园”活动,传承传统戏曲从娃娃抓起,我们的戏曲文化一定能得以发扬光大。
腊月二十六,是村子里杀年猪的日子。杀猪匠是我没出五服的哥,他知道这一天是我爸买肉的日子,于是这一天杀的猪都是从村里收的知根知底的一年以上的老肥猪,他也知道那一盆猪血和一个后座是留给我家的。在父亲眼里,猪血是好东西,鲜艳的红是新年的基调,与白菜一锅炖了,红白分明,热气腾腾,营养又美味。从猪后座上切下一块块巴掌大小的带皮肉,控干水分后,抹上蜂蜜阴干一晚,第二天入油锅红烧,抹蜂蜜再烧,如是者三次,直烧到外皮焦黄,特别是猪皮上烧起一个个的泡泡为止,然后泡浸在猪腿骨和鸡炖煮的高汤里,父亲独创的蜜汁红烧肉可谓一绝。
过年最少不了的是鸡。腊月二十八是我家杀鸡的日子。这一天一早父亲要到一条小河之隔的邻居家里请杀鸡匠,其实这在两人来讲都是心知肚明的,今天早上要杀的第一只鸡肯定是我家的,但上门再请一下,也是对这个异性大叔的尊重。吃完早饭,母亲从鸡笼里掏出早就选好的那个鸡冠最大、最红艳的大公鸡,红绳一头系在鸡腿上,另一头绑上一个铁环之类的重物,抓一般玉米粒喂它,神情庄重的念叨:“小鸡,小鸡,你别怪,你就是农家的一盘菜”。吃完早饭,杀鸡的大叔跺着方步来到我家,父亲递一颗烟,大叔本不抽烟,但也会接过来夹在耳朵上。提起公鸡,左手从翅根下穿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鸡头,右手把鸡脖子大动脉处的鸡毛拔了,挺刀一划,然后放下刀,右手抓住鸡腿倒立起来,殷红的鸡血汩汩的流进放好了盐的大碗里。放完血,将公鸡高高的扔出去,公鸡扑棱着翅膀,坚强的在地上转着圈圈。如果有积雪,殷红的鸡血在雪地上溅出一个个血点,在冬日清晨的阳光下,犹如一株盛开的梅花。杀鸡简单,真正的技术活是“别鸡”。热水屠毛后,要趁热给大公鸡造型。将双翅从背上折返,将翅尖从鸡嘴里穿出来,由于翅膀的拉拽,鸡头高高的挺立着,穿口而出的翅尖,如七品县官的帽翅一般。将鸡爪反方向别到鸡背上,像是高难度的瑜伽双盘。两个鸡腿、一个鸡胸,三个支点将别好的鸡安放在盘子里,正襟危坐,鸡牲的威严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