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不成席,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你们当地喝酒都有哪些风俗呢?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无酒不成席,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你们当地喝酒都有哪些风俗呢?
酒席酒席,有酒才是席,可见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多么高,现在农村婚丧嫁娶,设酒摆菜,添丁寿辰,大摆酒席,无酒不欢啊,所以我国酒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几千年。
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自生产之日起,就受到先民的欢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来赞美美酒,借酒消愁。
在陕西比较有名气的非“西凤酒”和“白水·杜康”,在陕西特别受欢迎,符合陕西人的口味,每天闲来无事小酌几口,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在农村,人们常说“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子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晨醒来后悔。”这是对饮酒的真实写照。
在陕西关中,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自然喝酒就有很多风俗。
一,杯倒八分满,心意在酒中,在陕西,喝酒不能倒太满,八分满最好,端起来不会撒。
二,喝酒要划拳,气氛更热闹,各种酒场划拳的叫法不一,有老虎杠子虫鸡,这种比较简单,就是食物链,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鸡。也有另一种“猴拳”,“高升,魁梧子首,六六六,……等”,两个人同时出拳,伸出手指,并喊出数目,喊出的数目是两人之和者胜。划拳是最能搞起气氛的,所以在陕西,每个酒宴,都会有人划拳。
三,敬酒敬三杯,倒酒就“满上”,喝酒叫干杯。
酒是药也是毒,要会估计自己的酒量,适可而止,酒宴就是图个高兴,不一定非要把谁喝多了才是好,互相高兴,喝点就行,不然伤肝伤肾,严重者会致命,所以,喝酒高兴就行,莫要喝醉。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各地的酒文化,各有千秋,你们那还有哪些不同的习俗呢?欢迎留言讨论。
豫东农村喝酒的文化风俗很多,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讲究。下面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诠释我们当地的喝酒习俗。
一、摆酒桌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小时候,过春节我和叔叔一起去大姑家走亲戚。
我叔叔是大姑的亲弟弟,我是大姑的亲侄儿。大姑娘家最亲近的两个人过来了,大姑夫一定会热情招待。不但摆了酒桌,而且还请来了两个和大姑夫关系不错的陪客。
酒和菜端上桌,客人按照宾主落座,喝酒正式开始。
大姑夫和两位陪客心里明白,今天的重点是要让我叔叔喝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矛头直指叔叔。轮番敬酒、轮番打通关、轮番划拳,想方设法让叔叔多喝酒。陪客左右开弓,叔叔应接不暇,时间不长,已经喝得酒高话多。
大姑夫看到目的已经达到,鸣锣收兵,酒喝到此为止,招呼上热菜上馒头开始吃饭。
刚开始喝酒,大姑夫有言在先,说我还是一个孩子,我自己能喝多少喝多少,两位陪客也心领神会,没有人强迫我喝酒。用大姑夫的话说,不让我喝点酒他心意过不去,如果让我喝多了,他又无法向我父亲交代。
二、酒场如战场
有一年也是过春节去另一个姑姑家走亲戚,正巧遇见姑姑家的一个娘家侄女结婚头一年带女婿去姑姑家认门走亲戚。
姑姑的娘家侄女婿是第一次来姑姑家,摆酒场是必须的,我的三个姑舅表弟陪我们喝酒,一场鏖战可想而知。
“老表见老表打死两拉倒”。我们五个老表坐在一起喝酒,火药味十足,一场较量开始了。
三个老表矛头直指新女婿。三位表弟暗中配合,轮番攻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新女婿自知势单力薄,接连推脱,无奈兵临城下,孤兵无援,开席时间不长已经把表弟灌醉,连饭都没有来得及端上桌,扶着墙颤颤巍巍地败下阵来。
新女婿趁着意识还有点清醒,招呼表妹快快回家,以免酒后失态,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和表弟推着表妹的自行车送他们出村。刚刚走到村口,新女婿再也忍不住蹲在路边一阵狂吐不止。
三、酒中有诈
邻居盖新房,邀请我前去帮忙。
晚上收工喝酒。酒桌上有位外村的老师(泥瓦匠)和我们划哑拳喝酒。第一次接触哑拳,规矩由这位老师制定。第一次出哑拳必须双方都出大拇指,以示对对方的礼敬,不能够连着出同一个手指,谁重复谁输谁喝酒。
就这样和这位老师划哑拳,嬴的机会寥寥无几。老师和同酒桌划哑拳一圈,都是常胜将军,对手都是一败涂地,不堪一击。谁不服气,谁较劲,只能输的更惨,真是打遍全桌无对手。
回到家后,总觉得其中有诈,一会半会又破解不了。经过反复思考和推敲,终于找到哑拳里暗藏的玄机。第一次都出大拇指,谁也赢不了谁。第二拳老师出食指,我又不能出大拇指(规定不能连续出同一个指头)我无法赢他,他也不输。第三拳他就看我第二拳出的是哪个手指,他根据我第二拳出的手指,决定他第三拳要出的手指。他第三拳出的手指一定是我第二拳出的手指下面的那个手指。比如,第二拳我出食指,他第三拳就出中指。因为我第二拳出了食指,第三拳不能再出食指了(连续出重复手指判输),他出中指我赢不了他,他也不输。他这样出圈永远不会输,那么,输的只有对手了。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款南京历史上特别有名的酒——“金陵春”。
古代南京盛产一种锅巴酒,闻名遐迩。大诗人李白也很喜欢金陵美酒,曾赞曰:“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唐人喜欢用“春”命名酒,而金陵春就是当时南京产的名酒。李白好酒,但其诗文很少提酒名,可见他对金陵春情有独钟。
要说南京喝酒的习俗吗,我倒是知道一个,每到二十四节气的“芒种”,那天正是是庄稼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有谚语为证,“芒种忙种,碰到亲家不说话”。芒种有祭祀花神、打泥巴仗等习俗,在盛产青梅溧水地区,老南京们在芒种这天煮青梅酒的习俗保留至今。
比较可惜的是现如今,锅巴酒不见了,金陵春也无人问津,这么好的名字没了着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