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明(对中国古文化的看法)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的民族精神凝结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名言中。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一代能始终从荆棘中开拓出自己的道路,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在腥风血雨重生,保护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才能使中国人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落地生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丰富的,在春秋时代有百家争鸣的自由,有无尽的精神财富。但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的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为了自己的统治,他们又往里面加上不少私货。比如孟子说,”民重、社稷次之`君轻”,到了宋代后就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宋朝皇帝把大半个华夏都丢给异族,却要女性被人碰了手就得连胳膊都自己砍掉,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他们同时还在私下里毁损不符合他们利益的著作,象乾隆搞《四库全书》私自消毁的书藉不知凡几。

有人说中国没有遗留下自然科学文化,实际上在宋朝中国的科学技术全世界第一,但异族的铁蹄踐踏了这一切,而清统治者在世界的转型期一心对付汉人,拉开了中国和世界列强在科技方面的差距。

现在我们可继承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使人奋进问上的,但也掺杂有不少糟粕。我们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具体建议四点: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入世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向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危害和不平等进行顽强抗争,不怕鬼、不信邪,强调幸福靠自己创造。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这种自尊自信的精神。

2知行合一观,要重视实践,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实践。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正确的三观,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要有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点,在几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不断地有外来文化“入侵”,但是,最终都能被中国古代文化吸收、融汇。比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之后,也实现了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

概括起来,正如孔子所言:“和而不同”。

当然,中国古代文化既有精髓,也有糟粕,比如自宋代开始的女子缠足,曾经以为是美观,实际上是一种陋习、恶习,给女子带来严重的痛苦。此种“文化”,西方不曾有,实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糟粕。

文化总是不但发展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今天,既要有承继,也需要有革新。

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中国的古代文化其实是一部中华大地生存发展百科全书。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一点点开拓和守护至今,为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文学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他们佩剑而行走遍山河大地,用文字铭刻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为古代地理文化风貌描形绘影。

科技

古人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于是有《管子·地数篇》勘探矿物、西周发明圭表观测天象、张恒发明相风铜鸟观测风向,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发明和著述了数不胜数的应用科技文化。

医学

古人说:“阴阳平则天地合而人气宁”,于是有扁鹊望闻问切,华佗制麻沸散,创五禽戏,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本着悬壶济世的理念,这些医者孜孜不倦的钻研。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饮食

古人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于是中国有八大菜系,满汉全席,无数美味佳肴,从色香味意形五方面满足人民“食色性也”的原始欲望。

除了文学、科技、医学、饮食古代文化还拥有艺术、民俗、哲学等等或五彩缤纷或深邃玄奥的文化瑰宝。

中国作为唯一绵延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文化可谓纵贯古今,将其比喻成一本中华文明百科全书毫不为过。与这本书籍为伴,中国人何其幸运。怪不得培根曾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