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与朝鲜族有关系吗(鲜卑族和朝鲜族的关系)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鲜卑和朝鲜族有关系吗?有关系,在汉语里他们的族名都有“鲜”字……除此之外,还真的好像就没关系了。但其实鲜卑是一个在现代已经消失的古民族,所以其后裔基本上都融入东亚地区的其它民族里了,因此从这个角度,其实朝鲜族也可以说和鲜卑有那么一点点联系。
鲜卑哪去了?
鲜卑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最早可能是发源于大兴安岭以北地区。鲜卑早期曾经从属于匈奴,匈奴被东汉击败之后,鲜卑逐渐填补了漠北地区的权力真空,成为了主导力量。而在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国力衰落之后,鲜卑人大举侵入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西秦、南凉和代国等国家。后来终结了十六国乱世的也是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后来北朝的东魏、西魏和北周政权也都是由鲜卑人所建立的,后来的隋唐两朝,也可以说都和鲜卑人建立的王朝有着密切联系,而在中国西部由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政权则一直持续到了公元7世纪。所以鲜卑人可以说是对中国历史走向起到过根本作用的一个民族。
(北魏时期是鲜卑人的黄金时期)
但在唐朝中期以后,鲜卑这个民族就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那么他们去哪了呢?其实大多数鲜卑后世都融入了汉族之中。因为入主中原的拓跋鲜卑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开始全面推行汉化政策,使得拓跋鲜卑的贵族阶层全面汉化。(欢迎关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桃花石杂谈)而慕容鲜卑除了有一部西迁建立了吐谷浑,最终被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灭亡,其族人多数融入藏族之外,其它几支先后在河北、山东和河南等地建立了四个以“燕”命名的王朝,后来这些王朝先后被北魏和东晋灭亡,慕容鲜卑也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鲜卑武士像)
而另外一支比较重要的宇文鲜卑结局也差不多,在隋朝取代北周之后也基本汉化,所以后世慕容氏和宇文氏甚至被视为了汉姓。而现代鲜卑的后裔其实已经遍布整个中国。比如在广东鹤山县,有三千多姓源的汉族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自认是鲜卑后裔。1999年,这个家族还有人到大兴安岭鲜卑发源地去祭祖。
(鲜卑人的金腰带扣)
当然汉化也不是绝对的,一些没有迁入中原的鲜卑则演变成了其它民族,比如现代生活在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的锡伯族就很有可能是一支鲜卑人的后裔,他们的族名“锡伯”其实都还可被视为是“鲜卑”的不同发音。另外青海的土族也可能是吐谷浑灭亡之后其族人和其它民族混血形成的民族。还有些鲜卑人可能在后世演化成奚族,而契丹人和蒙古人也有可能有一些鲜卑血统。
朝鲜半岛和鲜卑的关系
当然鲜卑后世融入其它多个民族之中,其实也有少量是融入了朝鲜族之中的。因为鲜卑和朝鲜半岛,其实也发生过比较密切的联系。刚才说到鲜卑人曾经在中国北方建立过好几个“燕”国,而其中最早的一个前燕,其疆域有很大一部分就位于辽东半岛,因此他们和当时占据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曾经发生过多次战争,在这期间就有一些鲜卑人到了朝鲜半岛。
(前燕与高句丽对峙图)
在前期高句丽曾经在其国王美川王的带领下多次入侵前燕在辽东的乐浪和玄莬郡,但在公元315年,美川王再次入寇时被前燕将领慕容仁和慕容翰击败,双方攻守逆转。20多年后,前燕反攻高句丽,前燕君主慕容皝(huàng)甚至把已经死了的美川王陵墓挖开,把他的遗体运走。但后来前燕入主中原之后,和高句丽和解,高句丽向前燕称臣。
(极盛时的前燕)
后来前燕灭亡之后,其后继政权后燕继承了其在辽东的疆域,但后燕应对高句丽就已经力不从心了,丢失了不少领土。而且后来后燕的一员汉人大将冯跋发动叛乱,拥立被后燕君主收为养子的高句丽人高云为皇帝,建立了北燕,不久之后高云被其禁军所杀,冯氏自立。但北燕的实力更弱,无法抵挡当时接近统一中国北方的北魏,因此其皇族最后逃亡到了高句丽。而虽然北燕的皇族是汉人,但其国内仍然有大量的鲜卑人,逃亡的时候也跟他们一起逃了过去。后来北燕的末代皇帝冯弘在高句丽被杀,但一起去的许多鲜卑人却留在了高句丽。
再后来高句丽被唐朝联合新罗一起灭亡,这些鲜卑人中的一些人就留在了新罗的统治区域,最后也都融入朝鲜族里了。在现代,朝鲜族里的“慕”姓、“石”姓、“元”姓和“独孤”姓都被认为有鲜卑血统,当然首先这些姓的人数很少,其次经过上千年的混血,留到现在的鲜卑血统恐怕也就更少了。
有。
先说朝鲜族。
朝鲜族是缓慢演进的。
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大约旧石器时代就存在韩、秽两个族群,二者均属于蒙古人种。商周时,大约公元前11世纪,箕子受封朝鲜,带去了商的血脉。
当代朝鲜族
公元前三世纪,燕国攻入朝鲜半岛,促使辽东夷人与燕人融合,进入华夏族。朝鲜半岛南部的秽人,则与剩余的夷人形成了古朝鲜族。
曹魏时期的朝鲜半岛
高句丽时期的朝鲜半岛
此后,周边游牧民族,与汉族都在不断渗入朝鲜,公元10—13世纪左右,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朝鲜族。
元朝时的朝鲜
从源头来看
鲜卑,是东汉初期匈奴逃亡后迅速西进占领蒙古高原的部落。
鲜卑本身是个集合体,有段部鲜卑、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等族群,而鲜卑占领蒙古高原接受十万匈奴别部,更加重了混血(匈奴本是黄白混血)。而鲜卑在北方占优势时期,对朝鲜半岛的渗透同样很多。这是第一点。
现代基因与语言分析
朝鲜族与古老东胡近源(东胡存在于商代至秦末时,约1300年)。就是说,朝鲜半岛最初的韩秽两族,与鲜卑(东胡被匈奴击败分裂为鲜卑与乌桓两部)同源。
所以,朝鲜族与鲜卑、蒙古、女真等血缘更近一些。
多说句,现代基因分析,日本和族基本是弥生人(大约2000—1000年前,也就是周末至隋唐时迁居日本,源于朝鲜与中国方向)压迫大约1万—3000年前去日本的绳文人(源于朝鲜与中国华东,极少是越南等地)形成。所以,和族与朝鲜族、东胡、女真、蒙古血缘更近。
智人迁徙图
当然,再早些说,华夏族约在1.8—2.5万前与东胡逐步分离,北上一支留居形成东胡,一部向美洲形成印第安人。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也是继匈奴之后第二个称霸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不过,鲜卑族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完全融入汉族,现在早已不见其踪影了。而朝鲜族则是我国目前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地。
鲜卑族兴起于中国东北,祖先是战国时期的东胡人;而朝鲜族则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而来的跨界民族,在我国、朝鲜、韩国都有分布,其祖先是两汉时期的三韩部(韩国人自称是高句丽王朝的后裔)。因此,鲜卑族与朝鲜族两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
在历史上,《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魏书》、《续汉书》等史籍认为鲜卑族是东胡人的分支。在秦汉之交,兴盛的东胡人被匈奴人打败,瓦解分为两部分,其中一支就是鲜卑山。《史记索隐》更是直称:“鲜卑,东胡之别种也”。
东汉时期,由于匈奴遭到汉人的重创,其族群被迫进行迁移,留下了大片肥沃的牧地。来自东北的鲜卑人则趁机进入蒙古高原,控制了广袤的草原地区,继匈奴之后成为第二个漠北霸主。
五胡乱华时期,鲜卑族各部落大举挺进中原,他们比匈奴人更野蛮,更嗜杀,影响也更大。从公元4世纪到5世纪,鲜卑族在中原建立了种类繁多的割据政权,比如鲜卑族慕容部的“诸燕”,鲜卑族秃发部的“前凉”,鲜卑族拓拔部的“代国”、“北魏”等等。在这个极度混乱的时期里,最终也是鲜卑人的北魏王朝统一了中国北方。
鲜卑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产生了“甲骑具装”、“府兵制”,间接性地孕育了隋唐两代王朝。隋文帝杨坚与唐高祖李渊的祖上都是鲜卑人手下的汉人将领,并世代与鲜卑女性通婚,所以隋唐两朝的帝王都有一定的鲜卑血统。不过,鲜卑族在唐朝时期已经完全汉化,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