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为什么叫中秋节?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农历八月十五为什么叫中秋节?
大家知道一年分四季,每季是三个月,分别为孟月,仲月和季月,而八十五正好是仲月,又是秋天,所以叫仲秋。后来人们又称之为中秋。
从古代人们就有赏月的习俗,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月亮显的各外大而圆,人们常说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能看到吴刚砍伐桂花树,也能看到嫦娥怀抱玉兔。赏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自从嫦娥和后羿分手后,飞向月宫,一个人正日孤伶伶的。吴刚被罚到月宫看守广寒宫时,给他的承诺是,只要他砍倒桂花,就让他回家,和家人团聚。谁知吴刚、刚把斧子拨出,桂花树又完好无损。他想到愚公精神,所以一直在砍。但有于寂寞,嫦娥有时出来也和他搭话,聊上几句,就像情人一般。后来人们有的借赏月之名,偷偷出来约会情人,所以今天又叫中秋佳节。
八月十五赏月,不能干赏!并且还有情人,那就带点月饼,吃点月饼吧。
提起八月十五吃月饼,故事发生元明之间,大家都知道,南宋时期蒙古人就
曾侵犯中原,在元明这个时期就是蒙古人统治中原,为了不让老百姓造反,看管很严,每村只有一把菜刀,菜刀挂在水中井,派一蒙古哒人,专人看管,谁家挑水,谁家切菜,用完刀马上送还,否则遍会挨打,农民为了不受期压,就商量个办法,除掉看管人,以八月十五出来赏月为名,传递饼,饼中夹有信纸,今夜动手。蒙古人名中,这哒,那哒太多,就像日本这郎,那郎一样。后来朱元璋称帝后为记念这个节日,就改为吃月饼了。
俗称八月十五吃月饼,家家户户杀哒子。
只是过去的分挣。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中秋节最初由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在北宋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
而说到中秋,就不得不提与之密切相关的乾隆帝了。
清朝时,中秋节在各节令中占有突出地位,节日前后安排了丰富的节目和活动。乾隆酷爱过中秋,自即位第六年至乾隆六十年,他有48个中秋节是在避暑山庄度过的。
中秋三天乐
乾隆是中秋节放假三天的鼻祖,皇帝的生日被称为万寿节。乾隆的生日是八月十三,与中秋节只隔一天。他下旨:王公贵族,万寿节至中秋节连放三天假。
作诗狂魔——乾隆
乾隆作为一位文艺青年,一生作诗43630首,拥有“上一次厕所,写4首诗”的神速。
这些诗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但大多以鸡毛蒜皮为主。
中秋御用月饼——自来红
自来红又称红月饼,白糖、冰糖渣、果仁为馅,金黄色的外皮上有一个红色的圆圈。祭月结束后,皇帝会赏宫内众人,伴驾的嫔妃和阿哥等人自来红月饼一盘。
中秋祭月供品——10斤重大月饼
皇家祭月供品有大小月饼、茶酒、瓜果鲜蔬等共28种,其中大月饼重达10斤。祭月结束后,10斤重的大月饼被精心包装,贮存至当年除夕夜,皇家全家分着吃。
中秋小节目——为母献诗
中秋才艺大比拼——君臣吟诗
一到中秋,乾隆更是诗兴大发,在避暑山庄度过的48个中秋里,共作中秋赏月诗100余首,他一个人吟诗不过瘾,还会拉着群臣一起参与。
中秋才艺大比拼——现场征文
中秋压轴节目——木兰围猎
乾隆一家子在行宫开开心心过完中秋节后,第二日便浩浩荡荡出发至木兰围场,开启中秋欢乐行的第二站。
---—————————————完————————————————---
---————————真的完了——————————---
八月十五作为节日,起源于唐朝。唐玄宗时期,宰相张悦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将唐玄宗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后来又改为天长节。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于灵武继位,又将皇帝的生日九月初三定为地平节。两个皇帝的生日挨得太近,让准备庆典的官员忙到不迭。因此,将两节并为一节来庆祝,即定八月十五为天长节。
唐朝灭亡后,这个节日因为被全民庆祝了一百多年,已经形成了既定的节日。到了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宋朝建立。赵匡胤认为这是唐朝皇帝的生日庆典,怎么还能叫天长节呢?于是,改名为中秋节。
中国人过节从来都要赋予节日以文化的价值。因此,中秋节怎么来过呢?于是,大家就把上古时期嫦娥奔月的故事放到了中秋节上,这一天宜赏月,观月画,祭月神。
到了丙辰中秋,大文豪苏东坡酒后作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怀念他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勾起了人们的思念之情,于是,中秋节就又被赋予了团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