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被淹没的海洋文明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提道: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伟大的哲学家眼光尖锐,严格点说,中国确实没有海洋文明,不太严格的话,可以换种说法,中国曾经有过海洋文明,但是有意无意被淹没了。

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与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可以证明海洋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然而长久以来,人们更愿意将以仰韶文化为源头的黄土文明归结为中华文明,而以古越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海洋文明却总是配角。

这样的看法并没有错误,因为中国先民以集团式大规模“开拓海洋”的丰功伟绩,最先只从战国延续到秦汉时期。然而,大家心里都明白,“开拓海洋”只是一种美化,这些集团都是由方士组成,为了给各国大王求仙才入的海。最有名的自然就是秦始皇派遣徐福求长生不老药了。

大海浩瀚无垠,幻化无常,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希望。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大海总是与神和仙联系在一起,因为神仙就代表着神秘与希望,但是当大批出海的方士们体验到大海的魅力时,同样也收获了航海的风险。加上历史上中国外海多台风,且外海各岛屿的文明程度较低,中国大多数王朝并不鼓励海上民间贸易。

好在除了政府行为外,民间的海上活动一直都没有中断过,直至隋唐宋元,凭着中国沿海商人单枪匹马的努力,与中国进行海上通商的已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吸引了众多外商定居中国港口城市,但遗憾的是,与民间活跃的海上贸易相比,中国官派使团出访的例子仍然很少。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从福建泉州渡海,发兵攻打南洋爪哇国,大败而归。征服了陆地的草原文明被证明无法驾驭海洋。也许是吸取忽必烈的教训,此后,中央政权把主要精力都用于防备来自北方的蒙古、日本或俄国势力的侵袭,而对东南沿海则止于消灭倭寇或地方叛乱,没有用心经营。到明朝,甚至颁布了“寸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虽然明朝有过一段“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历史,但是不到30年的时段比起长达数百年的海禁政策来说,显然无法壮大已经式微的中国航海传统,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也只能靠民间走私维持。尽管明末平定倭寇后解除了海禁,清廷收复台湾后放宽了海禁,但是重陆轻海的国策一直没有改变过。

中国的历史是黄土文明、农耕文明的历史。稍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航海家极少被立传,拥有此殊荣的大概只有郑和一人,而写下《岛夷志略》的汪大渊,还有王景弘、马欢、巩珍、费信,这许多对于扩展中国航海事业、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贡献的名字,早已消失在主流的文化视野之外。

一直作为民间英雄被歌颂的郑成功,经营着一个庞大的海上外贸集团,然而,作为海外贸易的企业家,他的经商和贸易才能被忽略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我们又了解多少?他们应该拥有何等丰富的航海知识,乘风破浪的勇气,经过多少艰难险阻,建立起怎样庞大的事业,我们很难在书籍中找到详细记载。

黑格尔说,在中国,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不和海发生积极的关系。这样对海洋的处理方式,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仍然值得反思。近期接连传出的海岛无序开发、海岸线被侵蚀等丑闻,暴露出对大海的无知与轻视。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竟然没有一幅美术作品是表现海洋的,暴露出海洋文化的薄弱。不久前,澳大利亚16岁少女历时210天完成环球独航,时任总理陆克文亲自迎接她;而历时两年半完成“中国人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的翟墨,又有多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