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曹丕都有称帝的理由 孙权称帝又找的什么借口
历史网 2024-10-12用户投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称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和刘备称帝各有理由,而孙权凭什么称帝?
众所周知,曹丕称帝是走禅代路线:汉帝刘协在许都设台,举行了一次禅让仪式,刘协登台表示:“大汉已经失去了上天的眷顾,以及百姓的支持,大魏已然兴起,所以我不配做皇帝了,帝位应该让给魏王曹丕。”然后曹丕假模假样地登台接受皇帝之位,然后策封刘协为山阳公……
中原改朝换代的消息传到蜀地,就走了样,传闻说曹丕不但称帝,而且还害死了汉帝刘协。于是刘备带头呜呜呜,领着汉中王府的群臣们在成都为刘协举办了葬礼(山阳公刘协:???)。
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称帝
紧接着,刘备群臣纷纷劝进,刘备见时机成熟,便在成都武担山下举办了登基仪式,宣布由自己来延续汉。这一套称帝动作下来行云流水,刘备靠的是自身血统——谁让自己姓刘,流着皇室的血液呢(虽然是西汉宗室)。
而三国时期的孙权是如何称帝的呢?这事得细细说。
孙权的称帝之路1:大魏吴王
在曹丕、刘备先后称帝之时,孙权也想称帝,但是时机并不成熟。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有实力,谁都可以称帝的。话虽这么说,但是实力是自身条件,而战略形势是客观条件。当年袁术在淮南不顾孙策的反对,冒然称帝,结果被曹操、孙策、吕布、刘备等人合击,转瞬即衰,最终在长江边上悲叹而终。他的失败固然有狂妄自大的一面,更深一层就是忽略了对战略形势的判断。
孙权的形势并不乐观。
曹丕称帝时,孙权已经得罪了刘备,因为背盟夺取荆州的事。孙权转向曹丕示好,希望与曹丕达成同盟,一同防备刘备。
其实三方对政治同盟都看得真切,魏文帝曹丕还坚持一点:如果孙权不交出儿子作为人质的话,这个同盟就不可靠。
而孙权是不可能交出自己的儿子的,他只是先后释放了浩周、东里衮、于禁等被俘的魏将及官员,以释放诚意,曹丕一度相信孙权会最终答应交出儿子来,所以投桃报李,派使者邢贞前往吴地,策封孙权为吴王。
孙权接受吴王之时,邢贞则摆出朝廷使者的架子,在通过孙权所居宫殿外大门时,故意刁难孙权君臣。因为按照礼节,抵达帝、王的宫殿时,所有人都应该下车步行进去,而邢贞坚持不肯下车,要坐车进宫。
这场面一度让当场孙吴官员极度愤怒,在这关键时刻,孙吴官员中的“大佬”张昭出来劝邢贞,劝到最后,便给邢贞丢下一句话:“你以为江南很弱小,甚至找不出一把方寸小刀来么?”听到这里,是个聪明人都了解底线了,邢贞这才肯下车步行。
邢贞再看到道路两旁,徐盛等武将对自己怒目而视,甚至泪流满面,认为孙权接受吴王是一种耻辱,邢贞心中也明白吴地的文臣武将们是绝对不服气的。
孙权的称帝之路2:首鼠两端
孙权虽然接受了大魏吴王的称号,仍然在“交儿子做人质”的关键问题上打哈哈,演戏给曹丕看,主要还是拖延时间。
另一方面,刘备也试图与曹丕接触,缓和敌对关系,为自己东征伐吴减轻压力,好增加一些胜算,但是曹丕坚决拒绝与刘备通好。即便如此,刘备仍然启动东征伐吴的计划,出了蜀地后,还派黄权担任镇北将军,在江北扎营,以防备魏军进攻。
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东征孙吴
而刘备自己指挥军队在夷陵与陆逊等吴军将领对抗,结果反被陆逊击溃,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逃回白帝城,大半年后,含恨而终。随后诸葛亮秉政,开始务实外交,与孙权开始交流,试图达成和解,甚至再次同盟。
孙权对曹丕的拖延战术也很成功,夷陵得胜之后(闰六月),他的儿子还是没送出去。曹丕也在这场拉锯式谈判中耗尽了最后一点耐心。孙权试图继续忽悠曹丕,甚至装怂求谅解:“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余年”,潜台词是:我宁可被放逐,也不会交出儿子来的。气得曹丕下诏发动三路魏军进攻吴军的长江防线,结果吴军早就防范得当,几场恶战下来,魏军也不能突破。
在这个时间段里,孙权又派使者郑泉前往白帝城与刘备交流,也同时与曹丕继续互相写信交流,内容当然是东拉西扯,曹丕也了解孙权并非真心投靠自己,在孙权和曹丕关系恶化之时,是诸葛亮的务实外交,让孙权看到新的路线和希望。
孙权的称帝之路3:利益为先
在公元223年,吴国臣子趁着夷陵(对蜀汉)和长江防线(对曹魏)的大胜形势,劝孙权称帝,但是孙权拒绝了,他在战略上是有远见的,他了解自己已经得罪两国,虽然一时对两国开战,能够得胜,但不能保证以后还能继续得胜。他不想再出现以一敌二的局面。
所以,孙权很希望能与魏、汉二者之一结盟,这个二选一的问题,也有很多障碍,孙权犹豫不决。
但是,如果选魏的话,摆在孙权面前的道理也很简单:首先,如果孙权一直拿着大魏吴王的称号,而不能在政治身份上寻求独立,称帝之路将会被彻底堵死。其次,曹丕肯定还会继续让他交出儿子来,这一点,也是孙权无法做到的事。
而在蜀汉方面,刘备驾崩,刘禅继位,诸葛亮秉政。在诸葛亮的安排下,邓芝担任蜀汉使者出使孙吴,试图与孙权再次达成同盟。
孙权的犹豫不决,最终被邓芝说服,过程是这样的:
孙权说:“我打心里也愿意与蜀汉结盟,但是一想到蜀主刘禅年纪还小,蜀汉国力又弱,万一被魏国攻击,又挡不住,我所以才犹豫不决。”
邓芝则解释道:“我们两国有山川、长江之险,只有联盟,共为唇齿,才能对抗魏国。进可以灭魏得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哪天魏国进军讨伐你,我蜀汉也会趁机出兵。那时候,你还能不能占据江南都是个问题。”
《三国志·邓芝传》:(孙)权果狐疑,不时见(邓)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小学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电视剧《三国演义》邓芝劝孙权
邓芝的逻辑线是:曹丕会要你去见他,或者交出儿子做人质,你不听从,他就会打你,他若打你,我也不会对你客气的。
孙权这才想通了:三国鼎立时,两个弱国只有联盟才能维持各自的独立性。
孙权的称帝之路4:石亭之战
在孙权与蜀汉达成同盟之后,魏文帝曹丕也曾率军队南征,但是也只能望江兴叹,悻悻而归。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后,孙权还趁机伐丧,进攻江夏,结果也没捞到便宜。麾下猛将韩当病逝,其子韩琮却带着部曲联络上了魏大司马曹休,再投了魏,转身成了魏国将领,令孙权气愤不已。除此之外,还有翟丹等人也陆续降魏。
当然,这个契机,也让孙权想到了一个点子:孙权与鄱阳太守周鲂密谋,让周鲂向曹魏帝国的大司马曹休诈降。
公元228年,被周鲂引诱的曹休率军队出动,曹休也对周鲂半信半疑,在接触过程中,曹休也了解自己被骗,但是仗着自己军队实力强劲,非要和吴军较量一番,挽回一些颜面。结果孙权派出陆逊突然出现,魏军大败。
次年,趁着石亭之战的大胜,又在与蜀汉方面沟通后,孙权再一次被群臣劝进,这一次孙权答应了。
石亭之战示意图
孙权的称帝理由
在当时谶纬盛行,称帝必然需要祥瑞,所以江南一带出现(制造)了一堆祥瑞,随后孙权决定,响应天命,在建业城外登基,国号“吴”,年号“黄龙”。
孙权的《告天文》如是说:
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干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征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这套说辞是说吴继承于汉。逻辑链是:
1.曹丕篡夺汉室,是乱制。
2.汉确实该亡了,而天命在吴。
在此文中,回避了蜀汉建立的合理性,前来参加祝贺的蜀使者陈震,也在贺词中做了回避,双方达成同盟,并重申:灭魏后,二分天下。
——其实双方都是在“画饼”来释放“诚意”。
在后来,邓芝再次出使孙吴面见孙权,孙权在酒足饭饱之际,又说到二分天下的设想,结果反被邓芝教育了,邓芝说:“天无二日,等到曹魏灭亡了,如果你们还不了解天命在哪,那就是我们双方开战的时刻。”听到此话,孙权并不生气,反而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夸邓芝:只有邓芝才能让我们两国更和睦。
孙权雕像
所以说,蜀汉方面也刻意回避孙权称帝的政治影响,只是为了双方暂时的利益,什么“汉贼不两立”,都是政治口号,是喊着玩的。在利益面前,利益永远是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东西。政治感情也是如此。
邓芝明白,诸葛亮明白,孙权也明白,两国高层都明白,大家都是明白人,所以孙权一点都不生气。
称帝理由有高级之分吗?
孙权在223年拒绝称帝,是因为没有和魏、汉的关系均是摇摆不定,局势不明朗,他不想因为称帝导致自己被集火,孙权可不想跟袁术那样,只做几天皇帝,为了一时爽而葬送自己。
在229年称帝,是与蜀汉结为同盟,蜀汉在一些方面做出让步,在表面上认可和支持孙权称帝,孙权这才放心称帝。
至于他称帝的理由,无非一篇告天文,找个理由就行,曹丕、刘备的《告天文》也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就一屁股坐上去了。
当然曹丕玩的是禅让,这据说是上古尧舜创立的制度,有圣贤的光环加持,所以显得很神圣,非常有高格,后世很多朝代都在纷纷沿袭这个制度来建国。
魏→西晋,东晋→宋→齐→梁→陈,这是禅让套路。
而刘备则是以血统,血统优势不言而喻,讲道理的话,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本来就不是皇室大支,他往上数五代才是汉景帝,到他这一代,早就远离了帝王中心。可是他因为有能力一统全国,于是他只要把自己这一支血脉提升为帝室即可。当然,刘备的难度更大一些,毕竟要数到中山靖王刘胜,中间不了解有多少代人呢。
后世也有以血统建国的例子,例如刘渊建立汉赵,自称刘邦后人;李昪建立南唐,自称是唐宪宗的后裔。——这都是血统继承套路。
在看孙权,他既没有禅让的条件,也没有血统优势,所以他只能去强调“天命所归”,他并不是说后世就没人玩这个套路。
后世有很多王朝并没有禅让和血统的条件,他们都是如孙权一样,以托言天命来为自己找称帝借口,比如汉人最后一个王朝:明。朱元璋麾下名将徐达在击败元惠宗,攻入大都(北京)后,朱元璋就给元惠宗赠送了谥号“顺”。朱元璋是不可能得到元惠宗配合禅让的,也并不是上一个汉人王朝宋的国姓(赵)后裔,所以明代的建立,朱元璋也就是以“天命所归”(顺天明命)来表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的。
由此可见,历史上,各位开国帝王在称帝形式上各有不同,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天命”是永远的重点,毕竟讲究的就是“君权神授”嘛!我们后人看待这些历史故事,也没有必要在这“面子”上去争高低,帝王能不能守住国家基业,这才是“里子”,才是值得后人评价称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