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刘景先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网 2024-10-23用户投稿

  刘景先(?-689年),本名刘齐贤,广平郡易阳县(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唐朝宰相,右相刘祥道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方正好学,门荫入仕,累迁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 ,袭爵广平郡公,授晋州司马。入为给事中,迁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英国公徐敬业叛乱后,上书营救宰相裴炎,受到酷吏陷害,贬为吉州长史。永昌元年(689年),论罪下狱,自缢而死。唐中宗复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身份和名誉。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追赠太子太保,图形于凌烟阁。

  主要成就

  刘景先与父亲、祖父三代都任两省侍郎、典选,他的叔父吏部郎中刘应道、堂弟礼部侍郎刘令植等八人先后后任吏部郎中员外,从唐朝开国以来,实在罕有能和他这一家相比的。

  刘景先可以说是标准的官三代,家庭背景雄厚,他的祖父刘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爵位由他的父亲刘祥道继承。刘祥道在高宗年间任宰相,封广平郡公。刘祥道于666年去世后,刘景先就继承了广平郡公的爵位。

  也就是说刘景先三代为相,爵位世袭两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他从小才学过人,以方正闻名。按理说应该顺风顺水,一路走下去,但是世事无常,朝廷政权变更太快,在这样的夹缝中,死去的,被贬的数不胜数,刘景先也不幸地成为其中的一个。

  刘景先,原名刘齐贤,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时期为唐中宗、唐睿宗摄政期间担任宰相。他之所以改名叫刘景先,是因为当时高宗的第六子叫李贤,被立为太子,为了避太子李贤名讳,就改名了。

  刘景先起初任侍御史,后来任并州司马。在职期间,恪守本职,兢兢业业,高宗听闻他廉正,很尊敬他。但是自古帝皇的喜爱都会招来妒忌,一次,将军史兴宗在狩猎时对高宗说,并州的鹞很有名,可以命刘景先抓几只。高宗答:“刘景先难道是用来抓鹞的人吗?你为什么这样看待他?”可以看出,在高宗时期,刘景先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皇帝很信任他,并且在高宗临死前,命刘景先、裴炎、郭正一兼东宫平章事辅佐太子。到此,刘景先的仕途也开始走下坡路。

  只因,虽说是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但实权大部掌握在摄政的武太后手中。被控制了许久的中宗终于生出了想独立掌权的想法,但是武则天丝毫不念及母子情谊,直接废了他的皇位,改立其弟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这时候老实巴交的裴炎就不乐意了,数次建议武后将权利给睿宗,多次谏言之后引起了武后的不满,直接指控他谋反,投入狱中,当时朝臣很多都为他说情,刘景先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并且以自身的仕途作为担保,说“如果裴炎是那种谋反的人,那么我也是。”当时武后很明确的说她知道裴炎谋反的证据,但是不知道你的。结果过了没多久,武后直接无视掉自己先前的说法,以谋反罪逮捕了刘景先。年底,裴炎被处决,刘景先连着被贬多次。

  公元689年,武后手下酷吏指控刘景先有罪,连什么罪状都没说,就将刘景先逮捕了。见此情景,刘景先生无可恋,与其死于莫名其妙子虚乌有的罪名,还不如直接自行了断,一死百了,管它后世说什么,就直接在狱中上吊死了,他死后,武则天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将其财产全部没收,作为官三代的刘景先还是很富有的。

  只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被历史的漩涡卷住脚的人都被拉入其中,刘景先、裴炎等人,都是很有能力、贤良之人,只因忠心于李唐王室,不满武则天执掌朝权,便遭受不白之冤几经贬谪,英雄无用武之地,被小人、被政权给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