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淑睿皇后:清朝时期,唯一生下天子的原配皇后
历史网 2024-10-24用户投稿
清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嘉庆帝的结发妻子,道光帝生母,满洲正白旗人,副都统、内务府总管、追封三等公和尔经额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760年,喜塔腊氏出生在内务府大臣和尔经额家里。
1774年,喜塔腊氏通过选秀,进入紫禁城,被乾隆一眼相中,被指婚给十五皇子永琰做嫡福晋。
那时的永琰,已经被乾隆秘密地立为了储君。
那一年,喜塔腊氏刚15岁,像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一样,娇艳欲滴,赏心悦目。
喜塔腊氏虽然出身不显贵,但她性格柔顺,知书达礼,进退有度。
婚后几年,两人琴瑟和鸣,妇唱夫随,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1780年,喜塔腊氏为永琰生下了第二女。此后的四年间,又先后为永琰生下了第二子绵宁,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乾隆作为爷爷,非常喜欢绵宁。一下朝,就抱着绵宁去御花园玩耍。给绵宁摘花瓣、为绵宁捉蜻蜓。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是绵宁最快乐的时光,他用稚嫩的笑声,将爷爷的心给牢牢拴了住。乾隆一天看不见这个孙子,都感觉心里像是少了点什么。
1795年,乾隆感觉自己在皇位上坐了60年,够一个甲子数了。再坐下去,就该超过爷爷康熙在位时间了。作为孙子辈,自己不应该超过爷爷。于是,就把帝位禅让给了永琰,即大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嘉庆,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1796年正月,喜塔腊氏被嘉庆册立为皇后,与丈夫迁到毓庆宫居住。
同年二月,嘉庆帝追封喜塔腊氏的父亲和尔经额,为三等承恩公。门庭式微了好几代的和尔经额家族,在浩荡龙恩的普照下,渐渐时来运转,变得兴旺发达了起来。
因为太上皇乾隆禅位后,并没有离开紫禁城。喜塔腊氏尽管贵为皇后,还得每天都去给乾隆的几个后妃请安。她处处都得表现出谦卑和恭顺,生怕自己在哪方面有疏忽,再惹太上皇不高兴,从而为嘉庆带来麻烦。
喜塔腊氏身子骨本来就瘦弱,再加上每天都得谨小慎微,神经绷得紧紧的。在一次小产过后没几天,她就病倒了。
嘉庆吩咐御医,无论如何要治好皇后的病。怎奈,什么好药吃下去,都无法奏效。
喜塔腊氏像一枚离开枝头的树叶一样,一天天枯萎,一天天憔悴。任凭嘉庆帝如何想挽留住她,都回天无力,她的生命在一天天的油尽灯枯。
1797年2月初7日,缠绵病榻多日,连起床都费劲的喜塔腊氏,竟回光返照地下了床。她在宫女的帮助下,沐浴更衣,并给自己化了一副淡妆。
嘉庆喜不自禁,以为喜塔腊氏病愈了,为了表示庆祝,竟吩咐太监放了好几挂鞭炮。
哪知,入夜,喜塔腊氏睡下后,竟再也没有醒过来,无声无息地在睡梦中,结束了自己显贵而平淡的一生,享年38岁。
嘉庆悲痛欲绝,他和喜塔腊氏是结发夫妻,感情深厚。相濡以沫这23年来,他们心心相印。无论嘉庆后宫有多少女人,喜塔腊氏仍是他心头的最爱。
嘉庆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心里空荡荡的,情之所致,他提笔写了一首《大行皇后挽诗》:
琴瑟和鸣忽断弦,冬宵夏昼甘三年。
云烟缥渺归冲漠,儿女伶仃忍弃捐。
意外突成今日事,心中拟结再生缘。
坤仪定位悲期发,此恨绵绵万古牵。
此诗虽然不算太长,但字字千斤,句句走心,嘉庆对喜塔腊氏的深情厚意,情不自禁地流出笔端,在纸上挥洒跳跃。
按惯例,皇后的丧事是国丧,需要昭告天下,大操大办。但是当时,大权还握在太上皇乾隆手里,嘉庆只是个傀儡角色,日常言行举止都要受到乾隆的监视,所以也不敢有太大的过激行为,怕惹乾隆不高兴。
尤其是喜塔腊氏的英年早逝,让乾隆感觉很晦气。自己儿子刚刚登基,一切都处在万象更新之中,儿媳却病逝了,这也太不吉利了。乾隆除了摇头叹气,没有任何反应。
喜塔腊氏丧仪规格,是清朝皇后当中,规格最低的一位,许多丧礼都被免掉,毓庆宫连一朵白花都没挂。
在治丧期间,嘉庆穿着平时穿的衣服,周围的宫女和太监们也是如此。
果然,嘉庆帝的隐忍和小心翼翼,让乾隆非常满意,直夸儿子孝顺。
5月,嘉庆为喜塔腊氏皇后上谥号孝淑皇后。
当时,嘉庆帝的昌陵地宫刚刚兴建,喜塔腊氏的梓宫,只能暂安放在静安庄。
1803年,孝淑皇后的梓宫,送入昌陵地宫。移奉当天,喜塔腊氏的独生儿子绵宁,亲自行启奠礼,嘉庆亲自为皇后举行大祭,直到目送皇后入住地宫。
此时,乾隆已不在人世,嘉庆放下九五之尊,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作为嘉庆的第一任皇后,喜塔腊氏一生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也许是她在皇后位子上,停留时间太短的缘故。仅仅只一年时间,还没来得及很好地进入角色,就香消玉殒了,给自己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她的独生儿子绵宁,在嘉庆崩逝后,却成了大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即道光皇帝。只可惜,她没有看到这一天。
喜塔腊氏在大清后妃史上,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在几十位皇后中,她是唯一生下大清天子的原配皇后,仅从这一点来说,她的荣宠和尊贵,是任何一位貌美如花的后妃们都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