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权登基后是如何追封孙策的?有何深意
历史网 2024-10-25用户投稿
孙权,字仲谋,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同时封孙策儿子孙绍为吴侯。东吴政权的真正的开创者其实是孙策,孙权追封孙坚为帝,而只追封孙策为王这样不同的对待,历来有很多争议。
为何说孙策是东吴政权的开创者
百度百科词条对于孙坚、孙策父子的定位很有意思,两人都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人家曹操直接是“曹魏政权奠基者”,虽然说孙坚的确为孙氏在江东立足,贡献了一份力量,但孙吴政权的开创者的确是孙策!
孙坚虽然在汉末三国非常活跃,但其实他至死也没有为孙氏家族打下一片地盘,真正横扫江东六郡的是孙策。所以孙策开创者的地位毋庸置疑,比如陈寿《三国志》中就认为“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孙盛也认为“创基立事,策之由也”。而孙策临终之前,把江东基业交于孙权,也是非常令人称道的(当时孙绍已经出生)。
孙权的孙子杀了孙策的孙子
222年,孙权称王,孙绍奉命和张昭、滕胤、邓礼等人,根据周朝和汉朝的旧礼而制定帝王临朝的典礼。229年,孙权称帝,孙绍被封为吴侯,后被改封上虞侯。孙绍死后,其子孙奉沿袭上虞侯爵位。
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吴末帝因左夫人王氏之死过度悲伤几个月闭门不出。民间传闻皇帝早已死去并被外戚何氏调包,说孙权第五子孙奋或者孙奉其中一个会夺回皇位,太守张俊因此还替孙奋的母亲仲姬扫墓。二人后来一同被孙皓诛杀,谣言才停止。然而民间仍然觉得皇帝身份可疑。
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是出了名的暴君、昏君,他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的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彭祖”。孙皓因为有谣言称孙奉应该做皇帝,就干脆地把他杀了,孙权的孙子杀了孙策的孙子,这实在让人有些唏嘘!
孙策只被追谥为王的隐情
鉴于孙策作为江东政权的开创者,而他却仅仅被孙权追谥为长沙桓王,以及孙策之子孙绍仅仅被封为侯爵,历来有很多的争议。陈寿在《三国志》中,就对孙权封孙策之子孙绍为吴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陈寿认为孙策作为江东政权的开创者,而且孙策临死前把指定孙权为继承人,而孙权称帝时却仅仅封孙绍为吴侯,有些说不过去。而有些人则喜欢拿孙策、孙权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比。司马炎称帝后,追封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父亲司马昭为晋文帝、伯父司马昭为晋景帝。
相比之下,似乎孙权对待孙策、孙绍确实有些过于“薄情”了。但其实从孙皓诛杀孙奉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孙权追封孙策为王,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孙盛就对陈寿所说“於义俭矣”有不同见解:
“夫正本定名,为国之大防;杜绝疑贰,消衅之良谟。是故鲁隐矜义,终致羽父之祸;宋宣怀仁,卒有殇公之哀。皆心存小善,而不达经纶之图……於情虽违,於事虽俭,至於括囊远图,永保维城,可谓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者也。陈氏之评,其未达乎!”
孙盛也是引古述今,父死子继,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权力交接的主流,但兄终弟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但兄终弟及有时候会产生很多隐患,孙盛就列举了鲁隐公、宋桓公的例子(鲁隐公被弟弟所弑杀,宋桓公传位给弟弟)。所以孙盛认为,孙权追谥孙策为王、封孙绍为侯完全没问题。
而且孙盛认为,孙权这样做是“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者也”!其实从后来仍然有人拿孙策的孙子孙奉说事,就可以看出,孙权追封孙策为王、封孙绍为侯,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正如孙盛所说“于情虽违,于事虽简”,但更深层次是为了吴国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