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姚广孝是什么人?有何才能
历史网 2024-11-02用户投稿
姚广孝,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1424年,朱棣行将就木,拿出姚广孝上奏的最后一份奏折给孙子朱瞻基。姚广孝推算出明朝国运,百年内有三大巨变:辛丑年一变,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庚寅年一变,龙战于野,血色玄黄;甲午年又一变,亢龙有悔,仇杀无尽无期……
那么,对应的这三大巨变究竟是什么呢?总结一下:都是朱家人的内斗。
所谓“第一变”正是明朝开国后,老朱家的第一次血腥政权迭变,姚广孝形容它为“倒覆江山于陛下”。此处的“陛下”指的是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太子朱标过世后,最有机会成为下一任太子的就是老二,老三和老四。
二皇子朱樉就藩后残暴无良,朱标死后3年,朱樉就因为德行有亏,被三个老仆妇下毒害死了。
三皇子朱棡起初也是暴戾性格,一次在就藩途中因为责骂了厨师,朱元璋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他。
“23年来,不管谁有错,都受过罚,唯独不敢责备厨师。你今日不善待厨子,他们随时会在你的饭菜里下药,要了你的命!”
为了这件事,朱元璋差点要削去朱棡爵位。好在有朱标的袒护,朱棡才逃过一劫。不过,朱元璋的这番话也让他当即惊出了一身汗,但是他很有记性,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1392年,太子朱标死后,按着顺序和德行,朱棡是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其次,才应该是朱棣。不过,就在朱允炆登基之前,朱棡就病故了,所以,朱允炆最大的威胁除了剩下那些叔叔们,就是燕王朱棣。
1402年,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终于攻破南京城,成功取朱允炆而代之。
此后,便是疯狂地血洗,不从者、反抗者、忠于建文帝者,甚至不能在这场血海中留下尸身,他们或被烹,或被杀,惨绝人寰。
而这一切,早在姚广孝的推算之中,此为“第一变”。
朱元璋身边有个神机妙算的刘伯温,而朱棣拥有了奇僧姚广孝,所以,这对父子是命中注定的皇帝命。相较之下,朱允炆从年龄到阅历,乃至他的胸怀都不足以担得起大明江山。
“第二变”所提到的“龙战于野,血色玄黄”,其实出自于《周易》,是司马懿和曹爽也曾用过的典故。
姚广孝说:“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这一次血洗恰好就是朱棣自己种下的恶果。
朱棣以藩王实力,做了谋逆之贼,将侄子拉下皇位。他所属意的储君之位,恰好就是自己的孙子朱瞻基。
朱棣不怕吗?他当然怕。他自己造反得来的江山很怕后世会重蹈覆辙,他的长子朱高炽身弱多病,在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恰是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陪伴左右。当时,朱棣甚至对朱高煦暗示:“太子体弱,你要努力啊!”
不过,朱高煦是将才却非治世之君,所以,朱棣还是将皇位给了朱高炽,也就是间接让孙子朱瞻基继位。这一次的决定,便引发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蓄谋已久的谋反。
在一次次挑衅之后,朱瞻基将朱高煦扣在铜缸里,最后活活地烧死了亲二叔。而朱高煦的儿子们,也都无一幸免,成为了父亲的陪葬。
皇家的争权,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向来如此。而姚广孝所预言的“第三变”则到了朱瞻基的后代,正是他的两个亲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关于皇权之争。
朱瞻基继位大统是在1425年,那一年他只有26岁。但是,他也是英年早逝的皇帝,在当了十年皇帝后驾崩,而皇位则传给了长子朱祁镇。
朱祁镇在位期间,就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堂堂大明皇帝率军出征,结果就被瓦剌囚禁了一年。要知道,朱棣当年就是死在了征战瓦剌大败的途中。毫无建树的朱祁镇就是有这样的自信,结果一去不返。
阁老于谦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继位称帝,瓦剌见朱祁镇没有用途了,一年后又将他送还给明朝。
此时,朱祁钰岂肯让出皇位?于是将朱祁镇囚禁了足有7年。他的大门要上锁灌铅,他的食物要从狗洞送入。这7年,朱祁镇无时无刻不在惊惧和忧虑中度过。
1457年,朱祁镇发起“夺门之变”,再次重登帝位,弟弟朱祁钰废为郕王,不久便离奇死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拥护过朱祁钰的臣子,下场可想而知,靖难之役就是前车之鉴。尤其是一代名臣于谦,两袖清风,胸怀天下,朱祁镇还是将他处死了,抄没家产时才发现,于谦家徒四壁。他死后,苍天骤变,百姓闻之落泪。
所谓“仇杀无尽无期”,就是从朱棣闯入南京城的那一天开始,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至此,姚广孝所预言的百年内的“三大巨变”全部实现,每一起都是围绕帝位之争的血肉相残,每一次都是血染江山。
关于“三大预言”出自影视剧《大明风华》,当然,影视剧和野史必然是神化了姚广孝,可是他预言的这三个“巨变”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忆柔借此讲了明朝前百年的暴力夺权,通过这样的演绎,再现了明朝夺权的血腥。得天下者才有话语权,失败者未必会死,却会比死更难受。
因为,等待他们的是可怕的四个字:终生幽禁。权力,让世人为之癫狂,让大明子孙仿佛陷入了魔咒,这或许就是明朝真正的命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