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当初找大臣借钱打仗 最后借到了多少钱

历史网 2024-11-15用户投稿

  对崇祯借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末国库空虚,李自成兵临城下,皇帝向百官借钱打仗,结果如何?

  1640年,距离明代灭亡还有四年。此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攻下了洛阳,杀死了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大明王朝摇摇欲坠,崇祯皇帝焦急万分,想打仗,但是没有钱,堂堂帝国已经穷到打不起仗的地步。

  国库空虚,军中缺饷,农民起义军兵临城下,面子和生存哪个重要?崇祯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和面子,卑微地向百官“众筹”军饷。严格地说,是借,等国家渡过难关,富起来了,会偿还的。

  国难当头,百官有责,崇祯希望这些当官的最好每人能捐三万两。崇祯的岳父周奎是自己人,而且十分富有,这个时候就不要见外了,理应起带头作用,崇祯要求他捐十万两。周奎马上哭穷,说我一个老头子哪来这么多钱,为了省钱,平时家里买米都是买发霉的。最后只愿捐一万两,崇祯不肯,必须捐两万两!周奎死活不肯出两万两,他的策略是哭——哭穷,他跑到女儿周皇后那,说自己的日子如何如何不好过,真的捐不起两万两。周皇后没办法,就拿了五千两私房钱给他爹捐给朝廷。贪婪的周奎高高兴兴地收下周皇后的五千两,来了个神操作,他吞掉其中的两千两,只把三千两捐上去了。

  这是皇帝自己人的做法。其它官员更是别指望。了解皇帝要筹集军饷,为了表示自己家里没钱,百官不约而同地穿起破旧衣服来上朝,有多旧穿多旧。都怕别人说自己有钱,看到有人说自己有钱比咒他祖宗十八代还难受。结果可想而知,都是捐个几十两、几百两的,纯粹敷衍了事,当皇帝是叫花子打发了。最后,一共才筹得二十万两,崇祯非常失望。

  官员真是那么穷吗?根本不是穷的问题。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那个年代当官的,只要不是海瑞基本不会穷,说他们穷也没人相信,他们只是不顾朝廷死活而已。在这些离心离德的官员看来,银两是自己的,国家是你朱由检的。这就是当时朝中“精英”的共识,大明已经人心涣散,就如一盘散沙。

  1644年,李自成攻下京城,明亡。李自成两眼发光地打开国库,看到是空空如也的景象,非常吃惊,还以为跑错了地方。他只好向百官索取,具体的标准是:“内阁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兵部、翰林三万、二万,部属而下以千计。”

  李自成不是说说而已,他是来硬的,他的部下早就准备了几千副夹棍,对交不够钱的官员,马上夹棍伺候,折磨到你出够钱为止。

  吝啬惯了的周奎自然不愿出那么多钱,被严刑拷打一番,最后家中被搜出五十多万两银子,有说是三百万两,反正周奎是巨有钱。周奎结果是在凄凄凉凉中含恨死去。

  内阁大学士魏藻德被迫交出一万两,但仍然被夹棍夹死在狱中。崇祯筹款时,他只是捐了几百两,死前才后悔悲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也是活该。

  据统计,李自成一共索得银子七千万两,数额巨大,与崇祯筹到的二十万两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而当初那些一毛不拔的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非常浅显的道理,这些饱读诗书的官员怎会不懂?真不知书读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