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性格和做派都像朱元璋 朱元璋为何没有传位给朱棣

历史网 2024-11-20用户投稿

  对朱元璋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最像朱元璋,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他?

  朱元璋的儿子中,性格和做派最像朱元璋的无疑就是朱棣。一般来说,皇帝都喜欢把和自己的性格做派相似的儿子立为继承人,他会觉得立这样的儿子为继承人,能够更好地治理江山,保持江山的稳定。

  比如刘邦就想把刘如意立为继承人,因为刘邦觉得刘如意性格和做派与他很相投。晋武帝也因为孙子司马遹与他很相似,因此哪怕儿子司马衷是个憨子,也要传位给儿子,目的是传到孙子那里去。包括朱棣自己,他一度也想立老二朱高煦为继承人,因为朱高煦的性格脾气各方面都和朱棣很相似。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其实最应该立的继承人就是朱棣。因为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朱棣最像他。然而,朱元璋最终并没有选择朱棣。这是什么原因呢?

  (朱元璋画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搞清楚,皇帝传位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毫无疑问,皇帝最关心的是确保江山稳定的问题。

  古代皇帝传位的时候,为什么有一个嫡长子制的规矩?就是要通过这个规矩,确保皇权的稳定。为什么这个规矩能够确保皇权稳定呢?因为这个规矩讲的是“先来后到”,讲的是“排队意识”。嫡长子是排了两个第一的。就母妃们来说,母亲是皇帝的元配,自然是排在第一的。就兄弟们的排位来说,嫡长子又是排在第一个。总之,母亲是第一,儿子是第一,所以嫡长子理所当然就是第一。

  有了这条规矩,皇帝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就好办了。规矩定在那里,大家照着规矩来就是了。如果没有规矩,没有引入竞争,大家必然要竞争。毕竟皇帝的权力实在太大了,他的享受实在太多了,谁都想当皇帝。

  清代早期的时候,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传位的规矩,努尔哈赤没有确定接班人就去世了,努尔哈赤去世因此引起了四大贝勒之间的争斗。皇太极也是没有确定接班人就去世了,因此皇太极去世后,皇太极的儿子和皇太极的弟弟之间又发生了争斗。顺治皇帝选的接班人康熙,也只是因为康熙得过天花,不会夭折,而不是什么规矩。

  (康熙画像)

  康熙上台以后,就想像汉人一样搞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嫡长子制。所以他把皇二子胤礽立为太子。但是虽然定了这个规矩,但是他对这个规矩的解释,没有让儿子们看明白。嫡长子制究竟是立嫡子还是立长子呢?所以皇长子胤禵和嫡次子胤礽之间就发生了争斗。这种惨烈的争斗,也使得康熙不但圈禁了皇长子,而且还夺了皇二子的太子之位。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的儿子们才会觉得自己也有希望,也开始争夺,因此才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

  总之,只要传位的时候没有一条规矩,必然会出现大问题,引起皇室的震动,影响皇权的稳定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就明确地确立了嫡长子制。朱元璋的嫡长子制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朱标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所以没有人和他竞争。

  但问题是,朱标提早又死了,由于朱标提早死了,所以朱元璋就遇到了重新选择继承人的问题。因此才会出现咱们猜测的应该是在朱棣还是朱允炆中间选择的问题。

  但实际上,这个选择题是我们做的选择题,朱元璋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选择题。朱元璋一直是坚持嫡长子制的,朱标虽然已经死了,嫡长子没了,但是朱标毕竟曾经当过太子,是东宫,东宫也相当于一个君。如果他死了,那自然应该立他的嫡长子为太子,也就是毫无悬念地立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子。

  可以说,朱元璋是从来没有考虑过朱棣的。因为按照排位,朱棣是老四,怎么排也排不到他身上。

  (朱棣画像)

  咱们再来说说,古代皇帝喜欢选择最像自己的皇子当继承人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根本就不存在。

  刘邦虽然说过他想废掉嫡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并不是因为刘如意很像他。这个话只不过是他的借口而已,而是刘邦对吕后专权的不满。是对自己死后,吕后有可能夺取汉家江山的一种担忧。是在他死后,他宠爱的戚夫人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一种担忧。出于这样的担忧,所以他才想废掉软弱没主见的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但是不管怎么说,刘邦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他了解嫡长子制这个规矩是不能够轻易破坏的,一旦破坏,必然会出现大问题。所以他才让皇位保持不变,没有再换太子。

  晋武帝之所以在儿子司马衷是个智障的情况下,依然要传位给他,也是因为他不想破坏嫡长子制这条规矩。再加上他的嫡长孙又比较聪明,所以他觉得后世还是有希望的。

  包括朱棣自己也是一样。朱棣虽然一度想传位给老二朱高煦。但是他最后还是没有改变,还是传给了朱高炽。尽管他很不喜欢朱高炽,但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就是不想破坏规矩的表现。

  所以,为了确保皇权的稳定,所有皇帝考虑继承人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并不是继承人是否能干,是否与自己很像,而是合不合规矩,能不能保持江山稳定。这也就能充分说明,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明史》《史记》《晋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