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 万历就不怕权力被架空吗

历史网 2024-11-21用户投稿

  对明代万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他不怕自己的江山被他人架空吗?

  1572年五月二十二日,明穆宗病危,他握着高拱的手嘱托道:“我儿继位后,以后天下大事就多累烦先生了。”高拱在内阁中悲伤地叹息道:“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高拱口中这位十岁的太子,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他是明代的第十三任皇帝。

  一说到万历皇帝,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他大兴土木、沉湎酒色、贪婪爱钱,长达28年不上朝的昏君形象。

  可就是这样一个混得不能再混的皇帝,在他即位之初却是一位节俭开明,明辨是非的好皇帝。

  那么,朱翊钧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让他性情大变,以至于从开始的英主气象一步步走向堕落?

  就让我们走近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那段悲喜人生中,一探究竟。


  朱翊钧即位的时候才10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换做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这个年纪正是最天真无邪好好玩乐的时候。可朱翊钧不一样,他是皇帝,他的肩上承载着大明王朝所有的希望。

  所以,在同龄人放肆玩儿的时候,他在拼命地学。而他的老师,正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

  张居正对小朱翊钧的教育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将他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他。并且,为了让他快速成长起来,张居正对他也是分外严厉,并不因为他是皇帝就对他手软。没有完成留下的功课,那手板也是照打不误。

  小朱翊钧对张居正是既尊敬又害怕。他了解老师是为了自己好,可他毕竟只有9岁,贪玩是天性。

  有一天,小皇帝实在受不了了,心里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李太后。他想到母亲那里暂时地放松一下,偷个懒。小孩子嘛,受了委屈,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妈妈也正常。

  可是满心欢喜的小皇帝见到自己的母亲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抚慰,反而是厉声的责备。李太后先是训斥朱翊钧翘课的行为,之后又告诉他:“如果他不乖乖回去上课,就告诉张居正先生,让他打你的手心!”

  李太后和现在所有的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小朱翊钧本以为可以得到一些母爱来中和老师对自己的严厉,没想到母亲和老师一样的严肃,一样的不近人情。

  朱翊钧开始认命了。他按时上课,按时给母亲请安,按时批改奏折,一派英英主主的模样。

  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不快乐。他在压抑着自己,将自己伪装成别人期盼的样子。

  10岁的朱翊钧虽然得到了很多,但他失去的更多。他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甚至没有走出过紫禁城,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长大。

  留下阴影是必然的。即便之前多么的天真善良,但在长期的压抑之下,他的性格开始变得偏激甚至变态。

  可他看到,虽然自己不快乐,但是按照老师的教导治国,国家好像还发展得不错。如果牺牲我一个人,可以换来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那也是值得的。所以,朱翊钧一直在压抑着自己,不让自己露出黑暗的一面。

  这么一看,万历皇帝在前期确实很有大局意识,颇有英主之相。要是他按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大明王朝兴许还能多延续几年。

  可命运并没有如此安排。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这颗他深埋于心的扭曲种子破土而出了……

  张居正之于朱翊钧来说是他学习的榜样。他这位老师博学多才,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下,明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可以说,张居正就是万历皇帝的偶像,他就是朱翊钧心里最完美的人,是道德的化身。

  但是,就在亲政之后,他却发现他最尊敬的老师,居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两面人”!

  那个时候张居正已经死了。所谓“树倒猢狲散”,当时不敢对张居正怎么样的人,现在都跳出来指手画脚。

  受过张居正窝囊气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上书给朱翊钧,控诉他大肆敛财,以权谋私,简直是十恶不赦!

  朱翊钧开始是不相信的,但架不住这帮人的车轮战。“三人成虎”之下,朱翊钧半信半疑地下令查抄张居正的家。

  本以为等来的是自己老师被冤枉的报告,谁想到,却是坐实了张居正所有的罪行!

  不查不了解,一查真的是惊呆了万历皇帝。这位平时总是告诫自己勤俭节约的好老师,对他自己可是一分都没做到。

  在张居正的家里,查抄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一个屋子都堆不下的程度。而这些庞大的数额更是远远超过了当朝皇帝的标准。不仅如此,万历皇帝还发现,敬重的张先生居然还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用来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坐在龙椅上的朱翊钧大发雷霆,愤怒至极。但是,愤怒之余则是深深地失望。自己崇拜多年的张先生,竟然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小人。告诉自己要做一名有德行的君主,可他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哪一件跟德行沾了边!

  偶像就这样轰然倒塌了,朱翊钧感觉自己遭受了欺骗。他认为自己一直所学的东西全部都是假的,他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傻子。

  既然一切都是错的,为什么还要遵守,为什么还要苦苦压抑?完全没有道理,从此刻起我要做自己!一直被困于牢笼之下的朱翊钧终于冲破了枷锁。

  他将曾经的恩师开棺鞭尸,以解心头之恨。还将张居正制定好的政策全部废除,本能挽救大明王朝的万历新政,就这样半途夭折了。

  这番对张居正查抄,无疑给万历皇帝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从这往后,他性情大变。变得随心所欲,好似一个刑满释放的犯人,对一切都充满兴趣,除了上朝理政。

  虽然朱翊钧这个时候已经很不像话了,但是却还没有到终日不上朝的情况。大臣们还能逮到皇帝的影子,向他汇报汇报工作啥的。

  可我们都了解,万历皇帝出名就出名在他长达28年不上朝。那么,在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了这一结果呢?

  万历十五年这天,朱翊钧最宠爱的女人郑贵妃给他诞下了龙子,起名为常洵。

  朱常洵打生下来就很得万历的喜爱,没过多久就加封他为福王。你看看朱翊钧给的这个封号,就是希望常洵可以福气满身,足见万历对他的偏爱。

  可朱翊钧明明都这么喜欢朱常洵了,为何只给他一个王爷封号,居然没有让他当太子呢?你以为他不想吗?他可太想了!只是他还没有找到办法。

  原来,此时朱翊钧已经有一位长子了,名叫朱常洛。相比于常洵,这哥俩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

  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她的母亲是李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

  万历皇帝本来也就是一时兴起,宠幸了她,事后早就把这事儿忘了。但没想到是,这宫女居然怀孕了。

  这时候,万历还一个子嗣都没有呢,给李太后是着急坏了。突然得知自己手下的宫女居然怀了皇帝的孩子,那是高兴得不得了。

  她赶紧把自己儿子叫来,朱翊钧本来不想认账,本来也就是自己一时玩乐,而且这宫女长得也不好看,就一味地推脱。

  他是不想要这个儿子,可太后却想要这个孙子。无可奈何之下,朱翊钧只好册立这个宫女为恭妃,生下来的孩子就是朱常洛。

  不用想,朱翊钧对自己的这位长子是很不喜欢的。对他爱搭不理,朱常洛在他面前就跟空气似的,更别提立他为太子了。

  所以,这太子之位一空就是空了五年,直到朱常洵的诞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万历皇帝是想要立常洵为太子的。可是偏偏前面有个碍事的长子朱常洛:按照明代嫡长子继承制,太子之位必然是朱常洛的。

  大臣们也早就看出了皇帝的小心思,不停地劝谏朱翊钧让他早立常洛为太子以固国本。可万历皇帝对于大臣们的苦口婆心,就当没看见。反正我是皇帝,我就是不立太子你能把我怎么样?

  就这一件立太子的事情,一直闹到了万历十八年。朱翊钧好不容易松口说次年就立太子,大臣们还挺欣慰。可性情古怪的万历皇帝是说变卦就变卦,又说改到二十一年。

  都说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到了朱翊钧这就是儿戏。就这么拖啊拖,竟然拖到了二十九年才极其不情愿地册立常洛为太子。

  虽然过程很曲折,但好在太子之位算是敲定了。可这件事带来的蝴蝶效应,却是远远没有结束。

  在明面上,朱翊钧向一众大臣妥协了。但在暗地里,他早就想好了怎么报复这些不遂他心愿的可恶之人。

  没错,他的办法就是——他不干了!你们这帮大臣不是厉害吗?那国家就给你们治理吧!

  那罢了工的朱翊钧干什么呢?简单,吃喝玩乐呗。对了,还得再加上一条——敛财!

  为了钱,当皇帝的朱翊钧那是挖空心思想了不少办法。什么公主出生,皇子娶妻,大臣们得花钱来表示祝贺;大臣们犯错了,他最喜欢的惩罚措施就是“罚俸”;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官员,他更喜欢抄他们的家,把值钱的东西全部“充公”。

  要我说,但凡万历皇帝把用在这方面的心思分一点用来治国,那这国家也能被他治理得不错。

  那么作为皇帝的朱翊钧为什么会这样贪财呢?他搜刮的金银珠又都用来干什么了呢?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钱只有一小部分用来他自己的享受,而更多的钱财竟都恩赐给了福王朱常洵!

  万历皇帝对福王的溺爱可以说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将搜刮来的奇珍异宝全部恩赐给常洵;不问政事隐居后宫时谁都不见,只见福王;常洵结婚时,花销十倍于当太子的朱常洛。

  所以那个时候都说“皇帝耗天下以肥福王”!

  小儿子没有当上太子,那他就用另一种办法来弥补。他不惜将他的国家耗尽,搜刮天下之财给常洵。也许,在万历皇帝心中,这也是变相的把江山传给了爱子。

  朱翊钧在报复,在发泄。爱子不得立,终于将他压抑多年的情绪全部爆发出来。他再也无所顾忌,他也彻底地疯魔了。

  既然你们非得让常洛继位,那我就给他留下一个破败不堪的江山让他去继承。天下大乱又如何?只要我生前无事就好,死后的事儿我也管不着了!

  带着这样报复社会的变态心理,昔日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不问朝政,隐居深宫28年的荒唐君王。

  纵观朱翊钧的一生,在他前20年里还是想有一番大的作为的。但是,在他灰色童年的影响下,和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朱翊钧变得越来越疯狂。

  在万历皇帝作为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庙号神宗。我想,正是后人讽刺他不理朝政,神龙见首不见尾吧。

  这条英主之路,朱翊钧终究是没有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