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皇帝可以和大臣同吃同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网 2024-11-23用户投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唐时期皇帝可与大臣同吃同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从先秦开始就一直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故而儒家倡导的礼义就成为统治者的治国之道。
儒家思想里“三纲五常”是人人都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即&"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君为臣纲和君臣有义就是历代皇帝和臣子们之间的相处之道。
皇帝想要通过臣子管理好天下,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就至关重要:既要高高在上体现君权的至高无上,又要和臣子们君臣同心,而俘获臣子的忠心。
这个礼仪如何恰当的运用就看皇帝本身,而这也是皇帝统治天下最重要的一环。
很多朝代中都是君在上,臣在下,双方天生居于不同的位置。
但在大唐王朝初期,李家皇帝并没有按照过去礼仪的约束,皇帝可与大臣同吃同坐,而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削弱皇帝的权威,反而加强了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凝聚力,使大唐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之朝。
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唐代君臣之间礼仪到底和其他王朝有何不同呢?
一、历史中各朝各代君臣之间的礼仪
1、历代君臣礼仪演变
君臣礼仪最早产生在东周时期,周武王创建了周朝,周朝的稳定和辉煌还离不开一个人的辅佐,那就是周公旦。周礼就是周公旦创作的。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君臣礼仪有了确立。
东周时期开始有了君臣礼仪,但是大臣们见到君王时是不需要下跪的,最为隆重的就是&"行拜礼&",而且君臣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细枝末节的礼仪,君与臣同吃同坐,畅所欲言还是十分常见的。
这种君臣礼仪的转变是在汉朝时期,《史记》中有相关的记载:&"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是说汉朝刘邦在和大臣喝酒时,有个大臣在喝醉酒后拔出刀剑乱挥乱砍,让刘邦十分没有面子,很是恼火又担心。
因为当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很多功臣文化水平都不高,对礼仪更是不知为何物。后来刘邦在大臣的建议下创造了新的更为严苛和严肃的君臣礼仪,并且严格执行,违规者要受到责罚的。
这个制度设定后,让后世王朝都有了可以依照的根据,而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这套朝堂的礼仪制度,也越来越严格。
到了元代的时候,甚至臣子们需要跪拜才能朝见皇帝,这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也开始了有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至理名言。
2、李唐开国和谐的君臣礼仪
唐代开国时期,前朝已经留下了比较完善的君臣礼仪,但是唐代的皇帝却突破以往的惯例。
除了与大臣们同吃同坐之外,在朝堂上,皇帝也赋予大臣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权利,大臣们可以随意地发表见解,而不用担心皇帝怪罪。
这样其乐融融的君臣关系,其背后有什么深意吗?
二、为何李唐开国时期,君臣关系如此和谐?
1、身边大臣多是亲近之人
在开国之初,李渊任人唯亲,封赏的百官多是身边亲近之人。
即是李渊的左膀右臂,又是和他沾亲带故之人,刚刚建国朝堂还不够稳定,更是需要身边这些亲近之人帮他稳固权力,他突破君臣礼仪,待大臣们亲近一些也是正常。
另外李渊本身有胡人血统,受胡人影响,行事豪放随性,又不太认同儒家思想,所以对于传统的君臣礼仪也就不那么认真对待了。
2、上位方式的影响
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名义上,他是正常途径登上皇位的,但是历史了解,他身边的大臣更了解,他是推翻了隋朝上位的。
李渊原本是隋朝的朝廷命官,凭借着与隋朝隋文帝杨坚的亲戚关系,官做的越来越风生水起,并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在隋朝大乱时,李渊起兵攻占了长安,在隋帝禅让下坐上了皇位。说禅让是粉饰太平,实际就是取而代之。
这条皇权的夺得之路,和儒家思想的事君理念相违背,他自然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君臣礼仪不那么看重。
到李世民时期同样如此。李渊在位九年,当时李建是长子,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只是次子。
李世民的皇位也不是通过父亲的正常传位得到的,而且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又逼迫李渊传位给自己。
这种弑兄夺位,在道德上不适合儒家思想中的伦理。
为了避免众人议论他&"得位不正&",他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效仿历史上英主的作为,用来证明自己天命所归。所以,为了做好英主,他乐于听取谏言,也愿意接受贤臣的意见来改正自己。
3、从隋朝吸取经验
李唐的开国皇帝李渊以及李世民,都是亲身目睹并且经历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的,所以他们对此深有感触并且心有余悸。
于是他们立志吸取教训,并且向历代贤明的皇帝学习。特别是李世民,他十分重视大臣们的意见,虚怀若谷,广纳贤才,听取谏言。
皇帝在位最重要的就是搞好与臣子的政治关系。所以皇帝需要偶尔放下身段,和大臣们喝酒聊天,畅所欲言。
虽然看着不合礼仪,但是能够让大臣们受宠若惊,快速拉近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距离。在他们心中君臣礼仪树立的威严只是虚幻的表象,突破所谓的君臣礼仪,换来大臣们的忠诚报国才是最重要的。
4、唐代在治国思想上的开放
唐代在治国思想上的开放,在历史上无出其右。在这时期,大臣们可以在皇帝面前肆意地说出自己的不同主张,而不用担心皇帝怪罪。
在《资治通鉴》中有著名的丞相杨炎与皇帝讨论时政的评价,&"杨炎论事亦有可采,而气色粗傲,难之辄勃然怒,无复君臣之礼。&"
形容的就是当时的丞相杨炎在和皇帝讨论时政时的状态,盛气凌人,有些时候还会勃然大怒,让皇帝都说不出话来,完全不顾君臣礼仪的。可见当时大臣们和皇帝对话时的状态。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是说李世民在民族态度上做到一视同仁。在民族态度上都能做到平等视之,在朝堂上对待君臣关系更是能够平等视之,给了大臣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行讨论时政。
在唐代思想开放之下,君臣关系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平和且随意的状态,君臣之间也没有太多繁文缛节。
而且皇帝一视同仁的民族态度,任人唯贤,不分血统。让很多大臣都会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这一时期君臣关系相对和谐也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5、内外界压力之下使君臣团结一心
李唐创立之初,皇帝和大臣们都想大施拳脚,齐心协力共同创出一番伟业。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患。
首先说内忧:经过连年的征战,国内的经济和农业都受到了重创,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且很多地方还发生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
于是如何让国家实行仁政,尽快恢复国家的元气,是当时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治国思想放开,让大家在宽松的环境中去做事,才能发挥大臣们的聪明才智,有效的提高办事效率。
其次说外患:唐代周围的情况也很危险,北方的突厥,南部的吐蕃,西侧的西域,东边的高丽,都对唐代虎视眈眈,特别是北方的突厥一族,就经常进犯中原。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君臣一心,在经济和军事上都要有所作为,才能共同抵御外患。
因而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再去讲究君臣之间的繁琐礼仪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而是应该齐心协力,对内注重民生、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对外强军队事力量。用抛却君臣礼仪来换取国家的稳定繁荣,是当时的明智之选。
总结
李唐开国时期的皇帝,李渊,李世民在处理君臣礼仪上可以跳出礼仪的束缚,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也是英主胸怀的展现。
为了维持国内的稳定,为了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犯,这两位皇帝打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治国环境。
君臣和谐,让大臣们在朝堂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无须拉帮结派,大家一起为了国家增强实力而努力。使大唐在短时间内,国力财力得到恢复,最终开启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