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鳌拜的地位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网 2024-12-02用户投稿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倘若说起清朝时期的权臣的话,鳌拜必定是其中之一,此人把控国家军权,在康熙年幼之时左右朝政,连皇帝都不放在眼中。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手握重兵之人,竟然被年幼的康熙所击败。那么,为何鳌拜最终会甘心束手就擒呢?
鳌拜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四大辅臣之一,清朝三代元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齐名,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清朝的开国功臣。正是因为如此,鳌拜才能够在后期掌管40万八旗军。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从未选择谋反,还因错失时机而被康熙囚禁,最终死于禁所。
在顺治皇帝临终之前,他害怕再一次出现多尔衮这样权臣,于是特地为康熙选了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人作为辅政大臣,让他们彼此相互制衡。但是可惜的是,除了鳌拜之外,其它三人的能力明显相对较弱,最终才使得鳌拜一枝独秀。
对于鳌拜而言,他喜欢权势,但是更喜欢名声,他出身后金苏完部族,为清朝立下了众多的功劳,享有一世英名,而他显然不愿意破坏这样的名声,转而成为一个逆贼,因此即使他的权势再大,他也从未想过要造反。
其实鳌拜对于谋反之事也是有些担忧的,当他手握重兵之时,或许大臣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清王朝依旧掌握在爱新觉罗家庭的手中。但是倘若鳌拜有了谋反之心的话,八旗子弟们必定是不服气的,可能会群起而攻之。同时,虽然鳌拜手握重兵,但是军队之中也大多都是八旗子弟,他们有些人感恩皇太极对自己家族的知遇之恩,自然是不离不弃的,因此鳌拜倘若轻易谋反的话,成功率不一定高。
其实,康熙皇帝也是知道鳌拜的忠心的,只不过为了完成中央集权统治,他必须除掉这个位高权重之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除掉鳌拜之时,康熙为其定下了三十条罪状。但是康熙想到鳌拜服务了清朝三任皇帝,效力了很长时间,而且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不忍心处斩,只是下令将其收押入狱,不久鳌拜死于禁所,鳌拜的儿子纳穆福后获释。
康熙临终之前,还特意交代雍正皇帝为鳌拜平反。雍正当了皇帝之后,便开始履行康熙的遗嘱,“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雍正九年时,鳌又被追封为超武公。
由此不难看出,鳌拜算得上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大臣了,只不过长年累月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快乐之后,他失去了原本的谦虚罢了,而这也是他为何最终甘心束手就擒的原因,因为没有谋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