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大臣刘宠在历史上是何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网 2024-12-23用户投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所谓“清官”,就是忠君、廉洁、俭朴、勤奋,敢于为民请命的好官,一个清官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成为时代的典范,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刘宠(生卒年不详),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时期宗室、大臣。

  刘宠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估计含金量比起刘备的要高上不少。他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是儒学大家,他少年时一直都跟随父亲学习,后来因为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在任时刘宠仁惠爱民,公正廉洁,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使得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母亲生病后,刘宠便决定弃官回家探望照顾,当地官吏、百姓闻讯相送,连道路也被堵塞,车子不能前进,他便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后来,刘宠经四次迁升担任豫章太守,又三次升迁担任会稽郡太守。刘宠上任后,奖励农桑,重修水利,废除苛捐杂税,为官清廉温厚,深得百姓爱戴。不久,因为政绩卓著,朝廷征调刘宠入京,任命他担任将作大匠,负责执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土木营建事宜。荣升朝廷重臣,刘宠此时的地位已经是非比寻常了,所以有很多所属各级官吏忙于准备礼物恭送。刘宠却觉得这种行为太过不好,所以下令离任时切勿送行一切馈赠不受。

  临行之日,刘宠在山阴县遇到了五六个白发老翁,每人拿着百钱准备送给刘宠。老翁们觉得自己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到刘宠要离开路过这里,非要刘宠把他们每人带来的一百钱收下不可,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刘宠不忍心拂老人们的一番心意,也为了让老人们心感慰藉,最后只好收下每个老人一枚钱,就匆匆上路了。事后他将这些钱扔进了江里,为纪念这位勤政清廉、为民造福的太守,人们遂称此地为“钱清”、称这段江为钱清江。当地有“一钱亭”、“一钱太守庙”等古迹。自此以后,“一钱太守”的美名就流传开来。

  后来,刘宠调任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161年)九月,刘宠升任司空 。随后被免官 ,不久又授职为将作大匠,再任宗正。建宁二年(169年)六月,刘宠升任太尉 。刘宠前后连任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他清廉朴素,家无货积,生活俭朴、家里没有多少资财,可谓是两袖清风。而他的清廉事迹也影响后世,被称为“二十四廉”之一。

  建宁二年十一月,刘宠被免职,遂回归乡里] 。后因年老患病在家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