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者评价撒切尔夫人:她的担当值得尊重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撒切尔夫人故去,在全球主流媒体的纪念声中,也引发中国互联网上不同态度和立场的讨论。这种随时随地出现的激烈争议已经是中国互联网文化常态。作为西方的政治人物能在中国有这样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还成为重要议题确实不容易。一方面是她在执政期间曾多次来到中国访问,并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另一方面,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正是中国开始普及电视机的时期,她在冷战最后时期扮演的角色相当关键,而当时英国内政问题如旷日持久的罢工或北爱尔兰问题,以及被视为她任上最重要事件之一的马岛战争等也在电视中经常出现,她的风采在当时是难得一见的。

  对撒切尔夫人的政绩或历史地位当然是见仁见智,不同视角的人会给予不同评价。但所有人对于她的鲜明个性和意志力都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撒切尔夫人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政治家。她面对缺少共识的社会,诸如旷日持久的罢工、福利社会的弊端以及媒体的起哄,就是不妥协不屈服。面对外部如马岛危机,连美国都劝她忍下来,但她就是不惜一战。她不是随风倒的变色龙,到处讨好的墙头草,尽管人们对她观点各异,评价不同,但意志力和对国家的忠诚到哪里都值得人们尊敬。这种尊重绝不意味着我们会无条件地同意她的立场,但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是一个有自己立场和担当的政治家。

  政治人物需要有担当。这种担当首先是对自己国家有强烈责任感,对国家利益有坚定信念。没有这种使命感,政治人物就会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撒切尔夫人不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也不是把自己国家弄崩溃的人。这样的人虽评价两极,但却让人尊重。虽然关于价值观的讨论有千条万条,哲学家或文学家都会给出许多不同的阐释,但对一个国家政治人物来说,所谓普世价值的核心就是捍卫国家利益。像马岛战争,真说不上什么正义之战,但为了英国的利益就是要打。无论有什么样的政治理想,政治人物用各种方法维护自己国家利益才是赢得同道和对手尊重的前提。

  其次,坚持并敢于说出自己的目标,撒切尔夫人的目标就是复兴英国,她的方法和路径有争议,但她不妥协地坚持自己的路径,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她并不为了取悦媒体和公众,而是能够承担责任,面对后果。一个领导人能够承担责任才会让自己的下属和同道感到力量,才能更好地执行并实现目标。尽管有时候会有来自舆论的诸多不理解和反对,但只要坚定地实现目标,让社会确实有了变化,时间会有相对客观的结论。

  许多政治方面的议题当然从来就众说纷纭,但一个领导者的担当和勇气却是重要素质,这也是撒切尔夫人留给人们的独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