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保卫战中的方先觉:力尽援绝后放弃抵抗是变节?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方先觉的名字与抗战中的一个著名战役紧密相联。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面对近6倍于己的日军,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军在中美空军的配合下,以兵员不足、装备低劣的疲惫之师困守衡阳孤城,血战40余日,重创日军,震动了世界。第十军军长正是方先觉。

然而后人谈及方先觉又有点“欲说还休”。原因在于日军虽然遭受了惨重损失,但因为援军迟迟不至,衡阳最后还是不幸失陷,更重要的是,方先觉和他的4个师长也落入敌手,后来又得以乘机脱逃。

方先觉如何落入敌手?国民党官方史料说是其“自戕不及,为敌所俘”,而日方史籍则记载,战役尾声阶段,日军先是“发现守军阵地竖起白旗”,接着“守军部队就接连放下武器”,随后,方先觉与日军签署了停火协议。

事实如何?近读邓野《民国的政治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其中《蒋介石对方先觉投敌案的裁决》一文对相关史料进行了辨析,认为日方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不过厘清这一点还不是其重点,作者的用心之处尤在于,通过对当时国际国内政治情势的考察,特别是在美方对蒋介石渐感失望乃至欲以史迪威接掌中国军队指挥权的背景下,作者发现蒋介石对“降将”方先觉处理的着眼点始终不在问题本身,“而在问题的联系与导向”。在作者看来,因为蒋介石极欲借助衡阳保卫战的光荣为自己在美国舆论中正名,所以其才不遗余力地为方先觉开脱,并两度为之授勋,“其所作所为并非出于对方个人的特殊偏爱,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政治赌博”。

这篇文章颇具功力,作者眼光也堪称敏锐,但也不无可商之处。在最高统帅那里,一个浴血奋战的将领引发情感的触动,应该是人情之常,说蒋介石对方先觉的处理完全没有这一层因素的作用,这个结论未免过于绝对。方先觉脱逃归来,受到蒋介石接见,当天日记中记载:“与之相见匪仅悲喜交集,且有隔世重逢之感。”饱含情感的话语,居然被作者认定为“故意写上这些假话”,“蒋知道他的日记是要为后人研读的”,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实际上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蒋介石是为了身后之名而写日记,而且生前就准备供后世研读。故意造假之说不大有说服力。

邓野此文发表于2006年,考虑到写作的时间,文章的一些措词可能难免让人吃惊,比如“变节投敌”类似词汇加诸方先觉是否太苛酷了一点?即使日方记载属实,方先觉于力尽援绝之后放弃抵抗,与变节的性质似乎也是有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