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契丹民族建立的辽王朝,是继“世界帝国”——唐王朝衰落之后,中国境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割据政权。辽国最盛时,东起库页岛,西至额尔齐斯河,遥遥万里,影响甚巨。契丹作为族名与国名,远传欧洲。俄语中称中国为“KИTaЙ”,就是源于“契丹”二字的音译。 15世纪末著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船队出海,其目的就是要寻找“Kitai”(契丹)之国,并由此发现了所谓的新大陆——美洲。可见,欧洲人呼中国为“契丹”已相当久远了。辽王朝的开国大帝耶律阿保机胸怀韬略、胆识过人,一生戎马倥偬,开疆拓土,立体制、制文字、建皇都、定刑律,励精图治,奠定了辽王朝二百余载的基业,尽显一代天骄之雄风。
中国版白马王子的故事
我们经常听到白马王子这个词,但是它到底是从哪个故事里衍生出来的呢?碰到这样的问题,大抵会有人告诉你:这是来自于欧洲传奇故事或童话世界中的人物。岂不知,在中国也有关于白马王子的传说,中国版的白马王子比欧洲版的白马王子不仅要早好几百年,而且确有其人。
《辽史·地理志》中记载的关于辽祖的传说,就是中国版白马王子的故事。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河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神人白马王子与驾青牛车天女的故事,被史学家解释为在辽河之源土河(老哈河)与潢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居住的两个游牧部落——一个牧马的部落和一个牧牛的部落,相遇于二水合流的地方——木叶山。两个部落中的一对杰出青年男女彼此爱慕,结为夫妇,生下八个儿子,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成了木叶山的八个部落。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支离瓦解,藩镇相对“独立”,为生活在西辽河流域的契丹人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契丹诸部中,有一个强大的分支,称为遥辇氏,下边分为八部。他们就是中国版的白马王子和青牛女夫妇二人所生的八个儿子的后代。
契丹八部中,各部部长称为大人,再由八部大人推一人为首领,统率八部,一般任期三年,特殊情况下临时补选。八部中,“迭刺部”距中原较近,躲避中原战乱的北方汉族人逃入契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迭刺部”的发展很快超过了其他七部。“耶律”是“迭刺”部的首领姓氏,像很多日本姓氏一样,耶律也是个地名。“迭刺”拥有世选“夷离堇”(官名,部落的军事首领)的特权,从耶律阿保机的七世祖开始,耶律家族就掌握了八部联盟的军权,地位仅次于八部联盟首领。
公元872年,在一个暴雨如注、电闪雷鸣的清晨,耶律撒刺的家帐内,忽然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刹那间,帐内神光充斥,异香逼人,帐外雷雨顿霁,朝霞满天,一代天骄耶律阿保机呱呱坠地了!接下来的说法就更神奇了,说阿保机夜寝有光环围绕,周岁能言,曾梦一乘白马神人对他说:尔乃天皇王转世。生汝世间,立国契丹。天下大乱,南汉北番。家族多难,慎保平安。
刀马显威,打来八部联盟总头领
阿保机一出生,就面临着血腥的权力争夺。契丹贵族阶层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打得不可开交,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杀了。仓促中,家人决定分开逃亡,避免一网就擒。襁褓中的阿保机,被交给祖母,涂面易容,东躲西藏。最危险的一次,大队骑兵追踪而至,惊恐的祖母急中生智,把阿保机藏到另一个帐篷里,才侥幸躲过一劫。提心吊胆的逃亡中,耶律家族最终等来了转机,阿保机的伯父不久重掌大权,并把年幼的阿保机接到身边抚养。
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长大成人后,身体魁梧健壮,武功高强,而且胸怀大志。《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他带领侍卫亲军曾多次立下战功,显露出过人的才干。从阿保机身上,伯父看到了重振耶律家族的希望,于是有意识地让阿保机参与政务,进行历练。
公元892年,20岁的阿保机迎娶了14岁的述律平。述律平的父亲是回鹘人的后代,她的母亲则是阿保机的姑姑。述律平天生聪慧、胆识具备。阿保机娶了述律平后,如虎添翼。
在八部联盟后期,阿保机被推选为本部的“夷离堇”。伯父被杀后,阿保机又继承了伯父的职位,成为八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其地位仅次于可汗,掌握着联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这时的阿保机只有30岁,手中掌握的联盟军事大权,为他建立军功、树立威信和权威创造了有利条件。他充分利用本部落的实力四处征伐,接连攻破室韦和奚人等部落,同时南下进攻掠夺汉族聚居地区,俘获大批的汉人和大量的牲畜、粮食,使本部落实力大大增强。
据说在攻奚之前,阿保机给奚的酋长写了一封信,下笔恳切:“你我言语相通,实一国也”;接着,又谎称自己的先辈是汉人所杀,博取奚人的同情。最后打上一拳,“我受命于天,抚下以德”,如果不服,将“兵连祸结”。一封信连哄带吓,等契丹大军杀到,奚人已无心恋战。阿保机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声望大振,被后世传说为“一封信能灭国”!
唐末,幽州(今北京一带)节度使刘仁恭多次出兵进攻契丹,契丹人饱受其苦。八部大人皆认为是可汗无能,遂要求改选可汗。阿保机借机大肆渲染可汗对中原的软弱让步,最终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和崇高的威望,于公元906年登上了八部联盟可汗的高位。
要当皇帝挡我者死
按照传统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由于汉人谋士经常说,中原的帝王从来不改选,所以阿保机在任可汗满三年时拒不交出大权,筹谋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建立终身制和世袭制。此举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贵族的强烈不满。因为按照习惯,可汗实行的是家族世选制,即可汗之位转入耶律氏后,可汗就都要由耶律家族的成年人轮流担任,阿保机不让位,其他人便没有机会当选。为了争取这个被选举权,阿保机本家族的兄弟们便首先起来反对他,由此发生了契丹历史上的“诸弟之乱”。
兄弟们的叛乱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这年的5月,阿保机的弟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划谋反,安端的妻子得知后密报了阿保机。阿保机不愿同室操戈,就和兄弟们登山杀牲对天盟誓,然后赦免了他们。但兄弟们并没有领情,第二年,又在于越辖底的带领下,再次反叛。这年的7月,阿保机征伐术不姑部,让剌葛领兵攻打平州(今河北卢龙)。剌葛攻陷了平州,却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逼迫他恢复祖制。阿保机没有硬拼,而是领兵绕道南下,按照传统习惯赶在诸兄弟的前面举行了烧柴告天的仪式,即“燔柴礼”,再次任可汗。这样就证明他已经合法地连选连任,使众兄弟没有了反叛的理由。第二天,诸兄弟纷纷向阿保机请罪,阿保机也就不再追究,只下令让他们悔过自新。
但是,可汗宝座的诱惑毕竟比兄弟之情要大得多。诸弟之乱在公元913年进入高潮。这年3月,阿保机的大弟剌葛趁阿保机外出之机,让二弟、四弟带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机;又派三弟攻打留在宫帐中的述律平。阿保机和述律平早有准备,沉着应战,将叛军各个击破,统率叛军的兄弟们也多被生擒。阿保机本不想手足相残,仍想对几个兄弟教育释放。然而述律平一句话却使他下了斩草除根的决心。述律平说:“可汗还想看到第四次叛乱吗?”于是,阿保机挥起屠刀,将参加叛乱的兄弟及他们的亲属上百人全部处死。 契丹版鸿门宴尽诛对手
在一片血雨腥风中,阿保机所部终于归于平静。然而,这仅仅是摆平了契丹八部中的一部,另七部贵族仍然在暗中做着推翻阿保机的准备。
公元915年,七部贵族终于等到了机会。在阿保机征讨黄头室韦部返回的路上,七部贵族假装欢迎,乘阿保机不备,将他抓住,刀架在脖子上,逼阿保机下台让位。面对死亡,阿保机只好认输,辞去可汗之职,带着自己的部落迁徙至滦河一带。
为东山再起,阿保机大量使用汉族知识分子。韩延徽,原是定州节度使刘仁恭的幕僚,受命出使契丹。在谈判进行中,刘仁恭又在边界滋事。阿保机一怒之下,扣押了韩延徽。面对刀枪,韩延徽面不改色,慷慨陈词,令阿保机很是佩服,遂以诚打动了韩延徽,将其收于帐下。
从此,韩延徽成了阿保机的左右手,为壮大阿保机的部族提了很多建议,为阿保机日后的东山再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阿保机对韩延徽的信任,也是罕见的。韩延徽的母亲病危,他招呼也不打,连夜跑回了幽州老家。部下来告,韩延徽叛逃,阿保机坚定地说,韩延徽决不负我!果然,几日后,韩延徽回到阿保机帐下。见阿保机如此善待汉官、信任汉官,许多汉人文官相继归附,阿保机一律委以重任。
在滦河,阿保机采用汉族谋士的建议,模仿汉地建起了一座城市,并改变契丹的游牧习俗,大力发展农业盐铁。很快,阿保机所部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并且由于其他七部都要由阿保机提供盐铁,阿保机等于把住了那七部的经济命脉。
时机成熟,阿保机开始了他扫平障碍的计划。
阿保机亲赴各个部落,向七部酋长发出盛情邀请:“感谢各位首领宽容待我,使我能苟活至今。特备薄酒一杯,一表谢意,二来我又新建了几个盐场,大家在一起议议新盐的分配。”
七部酋长被阿保机的满面诚恳所迷惑,准时赴宴。宴会上,阿保机谈笑风生,豪饮不止。就在七部酋长都喝得七倒八歪时,阿保机一声令下,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拥而上,挥起砍刀,七个酋长顿时人头落地。阿保机随即带兵杀出滦河,兵锋指处,所向披靡,顺利地统一了契丹八部。
公元916年3月17日,阿保机祭青牛白马旗,告示先祖:大契丹国成立。阿保机登基称帝,建元神册。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妻子述律平称地皇后,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
开创契丹历史的崭新时代
称帝之后,阿保机不满足已占有的领土,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南到黄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国。
公元922年12月,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之子王郁来到契丹,认阿保机为干爹。他百般游说阿保机攻打河北,阿保机被这个干儿子一番花言巧语说得心花怒放,于是挥师南下。结果赶上少见的大雪,雪连下了十来天,地上的雪厚达数尺。契丹兵马粮草奇缺,车马难行,遭到晋王李存勖的重创,伤亡很大,阿保机只好撤兵。。
南下损兵折将,无功而回,阿保机反思之后,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打算先征服北方的游牧部落,消除两侧的威胁之后再向南用兵。阿保机部署新的作战计划,亲自率军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逼使回鹘可汗纳贡谢罪。契丹国土面积大大扩展,向北到达了乌孤山(今肯特山),最西则到达了今阿尔泰山一带。
为了向东发展势力,阿保机又率领大军东征渤海国。渤海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政权,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东盛国”之称,但其时国力已经下降。阿保机集中全部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将渤海灭掉。渤海国的末代国王夫妇成为俘虏,阿保机以自己和妻子述律平的马名——乌鲁古、阿里命名之,渤海国王羞怒交加,但为了保命,只好跪而受之。
阿保机将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即东契丹国),任命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此外,阿保机又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置官府,实施实际管理,从而结束了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
完成东北统一之后,阿保机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废除了部落世选制,确立皇位世袭制;组织人力创制了契丹文字,制订了契丹的第一部法典《决狱法》;并大力吸收汉文化,仿唐代长安,修建皇都(即后来的辽上京);采纳韩延徽的建策,置州县,立城郭,定赋税,模仿汉地的制度管理在战争中俘掠的大量汉人。大批汉族降人、俘虏的迁入使契丹的实力渐趋雄厚,在几千年风吹草低只见牛羊的长城以北草原上涌现了农田、村落、城郭、矿冶、作坊以及寺院与孔庙。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阿保机发现,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韦等部落,不习惯耕种;而投奔来的汉人,又不可能去牧马。如何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乃至制度机构上都存在很大差距的区域之间,建立一个统一、和谐的国家?成为阿保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阿保机本着“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则,在政治、法律、经济等制度上采用番汉分治的做法,给契丹和汉人的生存、发展与融合,提供了一种能够共同接受的统治形式,开创了契丹历史的一个崭新时代。
耶律阿保机从统一契丹诸部到开拓疆土建立一个万里大国,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年的光景。公元926年,一代天骄耶律阿保机因病过世,终年55岁。后谥号升天皇帝,庙号辽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