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执着:成功发明中文打字机 为此倾家荡产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我国现代文学名家林语堂先生与中文打字机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16年,他就对中文打字机及中文检字问题发生了兴趣,后来,他在上海买了《机械手册》进行自学。他把各种型号的外文打字机买来,拆拆弄弄,到处摆放拆散的打字机零件,他的“有不为斋”快变成了打字机修理厂。
发明中文打字机,为什么要去摆弄外文打字机?这是因为现有的中文打字机需要大盘大盘的铅字,十分麻烦,林语堂想设计一架类似外文打字机的新机器。从1916年起,经过30多年断断续续的研究,他发明了“上下形检字法”,取字之左旁最高笔形及右旁最低笔形为原则。放弃笔顺,只看几何学的高低。根据这个“上下形检字法”,他发明了一个键盘,用窗格显示首末笔的办法,在电脑问世之前,可以说是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他的发明构思是新颖而独特的,但难度却极大。样机的零件都需要人工制造,在高度机械化的美国工业社会,手工制造的费用特别昂贵。可见,林语堂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是他人无法估算的,林语堂还亲自到唐人街请人排字铸模。愈接近成功,碰到的难题愈多,经济支出也越大。这架打字机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一声不响地吞噬了林语堂的10万美元。
林语堂曾向华尔希(赛珍珠的丈夫)借钱,遭到拒绝。后在古董商卢芹斋先生资助下,中文打字机的原型才艰难问世。
1947年5月22日,是林语堂全家难忘的一天。一个凝聚着林语堂全部心血的宠儿——中文打字机,在这一天诞生了。上午11时,林语堂夫妇和二女儿林太乙从工厂把打字机取回家里。林语堂深情地抚摸着这个宝贝疙瘩,它花费了林语堂12万美元和多年心血……
林语堂让二女儿试机,他随便捡起一张报纸,要林太乙照打,不管打得快慢,能打出字来,就是成功。林太乙就像打英文打字机时所谓huntandpeck(寻到键钮就打),字打出来了!发明成功了!
当时一家打字机公司(雷明顿公司)对林语堂的发明有一定的兴趣,消息传来,全家欢呼。林语堂把打字机小心翼翼地装在一个木箱里,木箱外面再包着油布,他不顾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唤了出租汽车赶到雷明顿打字机公司在曼哈顿的办事处,因为雷明顿公司正在等着看这架打字机的示范表演。
十几位高级职员坐在长方形的会客厅里。打字机放在客厅一端的小桌上,二女儿林太乙坐在打字机前面。林语堂简单地介绍了这项发明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打字机的操作原理。然后,指示林太乙作示范操作。
整个客厅呈现出一派静穆的气氛,那些好奇的美国人以审视的目光注视着林太乙的一举一动。“咔嚓’一声,林太乙按了键,可是打字机竟毫无反应,再按一键,还是没有反应,又按键,仍然没有反应。打字机公司的专家们已经发现问题,有的人开始窃窃私语。林语堂感到情况不妙,心想:也许是女儿太紧张了,操作失常。他赶紧走到打字机旁,亲自试打。会客厅里静悄悄的,只有林语堂按键钮的声音……头一天晚上在家里试打的时候,还是打得很顺利的,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出了毛病,林语堂的心像掉进了冰窟窿。
经过几分钟的摆弄,打字机仍然不动,林语堂只得尴尬地向大家道歉。然后一声不吭地把这架使他当众出丑的打字机装入术箱,包在湿漉漉的油布里,狼狈地离开了雷明顿公司的办事处。
回到家里,林语堂把那位意大利工程师请了来。工程师只用一把螺丝刀,不到几分钟就把打字机修理好了——原来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毛病,林语堂松了一口气,但给雷明顿公司所留下的印象已经无法挽回了。次日,原定的记者招待会顺利召开,他把自己的发明取名为“明快打字机”。他骄傲地指着打字机对记者说:“这是我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各大报以显著版面刊登了林语堂发明中文打字机的消息。林语堂把自己在纽约曼哈顿区的私宅向公众接连开放三天,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和试验他的新发明。
林语堂曾与许多公司联系,希望把发明成果投入商品生产领域。但由于中国又燃起了内战的烽火,使精明的商人们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商品市场问题,他们不愿对一项销售市场不稳定的商品大量投产。所以,竟没有一个资本家愿意接受这项新发明。负债累累的林语堂顿感失望,廖翠风则常常伤心得哭起来。结婚20多年,廖女士总是与丈夫同甘共苦,在打字机制造过程中,她眼看多年的储蓄逐渐减少,以致借债,焦虑万分。但她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发明成功后所得到的补偿上。现在,样机试制成功了,可是却无人肯投产,许多打算都落空了,廖翠风知道他们已为打字机倾家荡产,她怎能不伤心呢!
“明快打字机”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遥远的中国大陆。上海滩的许多报纸都刊登了中文打字机发明成功的新闻,而一些好事者又编织出不少神话式的“传闻”,到处流传着林语堂又发大财的消息。还是胡适出来说了“公道话”,林语堂已经为打字机弄得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