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孙权(孙权与东吴)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三国志》里有这么一段: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吕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这一段议论是孙权对东吴四大都督的看法,很有意思。周瑜少年天才,是东吴的开拓者之一,早年和孙策一起打下了东吴的江山。周瑜开始并不是孙策的下属,他本是世家子弟,祖上在汉朝官至太尉的就有两人,他父亲周异是洛阳令,堂叔周尚是丹杨太守。孙策东渡见周瑜时,周瑜是“将兵迎策”,跟孙策是朋友关系,相当于合伙创业的投资人,后来是周瑜自己主动称臣的。

提到周瑜,中国人可能都会想到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其实真相可能并不浪漫而是比较残酷,《三国志》中记载是这样: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当时孙策和周瑜攻打皖城时所得的乔家两个女儿,也就是说应该抢来的,孙策把大乔纳为自己的小妾,周瑜把小乔纳为自己的妾室。

所以小乔并不是初嫁为周瑜妻子,而是被抢了做妾,妾是不同于皇室的妃子的,地位低下,伺候人的活样样都要干,仅比丫鬟奴婢地位高一丢丢。就跟西施一样,最后的结局并不是跟范蠡泛舟而去,而是被皮袋装着沉于太湖了。其实想想都知道,哪个男人能变态到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做美人计送给别人蹂躏,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孙策死后,孙权继承江东大权,年幼而位不稳,周瑜主动称臣来稳固他的地位。孙权对周瑜的评价也非常高:邈焉难继。也就是后来无人能比的意思。周瑜十多岁时就开始带兵,不到36岁功成名就,为东吴奠定基业,少年天才直追霍去病,可惜英年早逝也如霍去病,后人有诗凭吊: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有3人后来都进了武庙,唯独鲁肃没有进。三国演义更是将鲁肃塑造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憨厚之人,而历史上实际的鲁肃是这样的: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鲁肃实际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汉,年轻时就狂放不羁,家里巨富,喜欢击剑骑射,讲武习兵。

在孙权的一段论述中,对鲁肃的评价占了一大半,详细的说了他对鲁肃的“三长两短”的看法。早年周瑜找鲁肃借粮食,鲁肃随手就给了他三千斛,按有人估算,一斛米约现在27斤,就是超过8万斤粮食。于是周瑜认为他为人豪杰,结交为挚友。后孙权继位,鲁肃在周瑜的推荐下见到孙权,并为孙权谋划大业,就是后来的“榻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