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民族文化及图腾 民族服饰特点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 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历史上并未把仫佬族当成一个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仫佬族形成单一民族,其时间大约在宋代。

仫佬族使用仫佬语,大部分人兼通汉语。

仫佬族信仰多神及佛道两教,受汉、壮等族影响很大。过去罗城仫佬族地区佛寺众多,规模宏大。例如在罗城县城附近有四寺院:“各贲寺”、

“开元寺”、 “双福寺”、“万广寺”。各贲寺和开元寺每年都举行会期,仫佬族青年男妇相聚唱歌,十分热闹。在一般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道教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每逢有人生病或自然灾害,都请道教的法师来求神攘鬼。道教之中,又分茅山教、梅山教两种。仫佬族做法事多请梅山教的法师。

仫佬族服饰六七十年前一直保持着古代僚人的特点。如妇女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尖鞋。男子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