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与火文明

历史网 2024-09-06用户投稿

炎帝神农氏为火耕之祖。他在远古时代学会了控制和运用火,把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明“刀耕火种”。这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又日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说文解字》解释“炎,火光上也,从重火。“烈,火猛也。”所谓“烈山氏”就是《孟子.滕文公上》“烈山泽而焚之”之意,也就是最早以火烧山的“刀耕火种”的氏族部落。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从以上文字,我们亦可以窥探到炎帝及其部族,应该是开拓和发展农耕生产的农耕者。他们先是借助火的力量,驱逐猛兽、烧掉荒草荆棘,逐步开辟农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先后发明了种植,简单的农具,学会了控制、使用“火”,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

炎帝时代发明“刀耕火种”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原始采集社会向原始农耕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人们在原始狩猎时,常用火焚烧山林的办法驱赶野兽。当时人们意外地发现经过焚烧草木的土地,可以长出更好的农作物。他们便有意地使用这种方法来获得食物,从而产生农耕的雏形。“刀耕火种”在我国古代广泛地存在,深远地影响着我国的农耕文化。《诗.大雅.旱麓》:“焚彼作械,民所燎也。”描写的正是人们焚烧杂草树林的场景。“焚”、“燎”等文字也应证着这种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大量的存在。《说文解字》释:“焚”即烧田也。“燎”即放火也。一直到近代,我国的少数民族和一些山区的居民都还保存着这种耕种方法。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炎陵不少的山村都还保留有“烧山种粟”的习惯。

炎帝神农氏与火关系密切。他带领着先民们学会了控制和使用火,把火广泛应用到原始的生产生活中。而“火”反过来成就了原始农耕,成就了始祖炎帝神农氏。“火”使我们的祖先获得较多的食物和熟食,不断地壮大繁衍,发展成为强大的民族。“火”使炎帝神农氏成为划时代的英雄人物,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是传说中的火神、灶神与太阳神。《左传.哀公九年》载:“炎帝为火师。””《左传.昭公十七年》谓“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吕氏春秋.孟夏纪》云:“孟夏之月,日在中....其中丙打,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高绣注:“丙丁,火,日也。炎帝少典之子,姓姜氏,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日神农,死托祀于南方,为火德之帝。”《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火的颜色为赤色或朱色,故炎帝有时又被称为赤帝。《论衡。祭意篇》:“炎帝作火,死而为灶。”其意为炎帝发明了人工取火,死后成为灶神。《淮南子。汜沦训》谓:、“此所谓圣人所以重仁袭恩,故炎帝于火,死而为....”.高绣注云:‘“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白虎通论.五行》说:“炎帝.者,太阳也。”所有这些记载都表明炎帝一直被作为“火神”、“灶神”、“太阳神”被古人们祭祀着,而且这种遗存在一-些地方-直保留至今。比如山东大名县的邓台村,每年正月十五都要把炎帝作为火神进行祭祀,还将这种仪式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