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姬传》散文作品赏析

历史网 2024-09-28用户投稿

《李姬传》是明末清初散文家侯方域创作的一篇散文,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不仅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风度,更突出写了她的见识和品格。她及时识破了阉党余孽的诡计,劝说侯方域拒绝阮大铖的利诱。

她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她坚持不肯与和阮大铖同流合污的开府田仰接近,敢于抗拒权贵的诱惑和威胁。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李香的生活和斗争,热情地赞美了李香的才能、智慧和品德。《李姬传》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它成为侯方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也可算是清初散文代表作之一。

作品鉴赏

明末崇祯年间,明王朝政治越来越腐败,党争日益剧烈,贵族、官僚、地主、巨贾生活极为奢侈荒淫,满族统治者与明王朝之间又不断发生战争,以致人民群众遭受到深重灾难,不得不奋起反抗,市民运动此伏彼起,农民起义波澜壮阔。

在这个大动荡的时代中,随着城市经济进一步发达,市民阶层更加扩大,涌现了不少“奇人异士”,尤其是“人品高绝”的“小人物”。所以,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伟人欲扶世祚,而权不在已;宵人能覆鼎餗,而溺于宴安;扼腕时艰者,徒属之席帽青鞋之士;时露热血者,或反在优伶口技之中”(顾彩《〈桃花扇〉序》)。

当时金陵是明王朝的留都,又是南方经济重镇,也是东林、复社成员集中地,故政治斗争常发于此。《李姬传》作者侯方域和文中李香,都生活在明末时代;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正发生在金陵地方。清初,侯方域、魏禧、汪琬有“散文三大家”之称。

虽然他们的成就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不满于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拟古文风,也不满于晚期公安、竟陵那种纤佻虚浮的文风,而是“讲唐宋以来之矩矱”,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唐宋派散文的风格。

他们大都以人物传记见长,如侯方域的《李姬传》、《马伶传》等,魏禧的《大铁椎传》、《许秀才传》等。这类人物传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传奇色彩,真切感人。它们用小说、戏曲的传奇体,打破了传统的古文写法,可以说是传奇性散文。

这不仅吸收了《史记》、唐人传奇的养料,而且受到当时正在兴盛的明清传奇的影响。那时,有奇人奇事,而后有其文,“传其事之奇焉者也”(孔尚任《桃花扇小识》)。

《李姬传》,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不仅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风度,更突出写了她的见识和品格。她及时识破了阉党余孽的诡计,劝说侯方域拒绝阮大铖的利诱。她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

她坚持不肯与和阮大铖同流合污的开府田仰接近,敢于抗拒权贵的诱惑和威胁。看来,李香虽出身低微,是个被人歧视的“小人物”,但她却能辨别是非,明察贤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尚的品格。很清楚,她有别于当时一般歌妓,也高出于复社文人侯方域。

简言之,《李姬传》就是生动地描绘了李香的生活和斗争,热情地赞美了李香的才能、智慧和品德。诚然,对那个时代中的这类“小人物”,值得写传,值得赞美,因为,这可以使人认识到,“卑贱者”高洁坚贞,而“高贵者”卑鄙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侯方域写《李姬传》,并非事事兼收,平铺直叙,而是选其二三典型事件,重在表现高尚品格,因此,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突出鲜明的性格特征。此其一。《李姬传》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到“分别”,再到“别后”,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层层推进,步步发展,融成有机整体。这就使得对李香性格的刻画,越来越深化。此其二。

作者在《李姬传》里,把明末政治斗争的变化与侯、李两人爱情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所以,不难看出,侯、李两人爱情并非一般个人爱情问题,而是与当时政治斗争息息相关。此其三。

在《李姬传》里,李香与侯方域形成对比,更与阮大铖、田仰形成对比。当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对比。对比之下,李香形象的光彩,愈益引人注目。此其四。《李姬传》虽为古文,但简洁流畅,明白如话,绘声绘色,娓娓动听。此其五。

由此可见,《李姬传》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它成为侯方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也可算是清初散文代表作之一。

清初著名戏曲家孔尚任写《桃花扇》传奇,曾选用《李姬传》作为素材。当然,《桃花扇》的李香君,较之《李姬传》中的李香,作了精湛的艺术加工。前者是戏剧人物,后者是历史人物,既有一定关系,又有显著区别。阅读《李姬传》,不妨参阅《桃花扇》,可以有助于加深对《李姬传》的了解,也可以有助于了解艺术种类、艺术创造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