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雕刻艺术

历史网 2024-10-18用户投稿

白族的雕刻艺术闻名于世,主要体现于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剑川石钟山石窟和大理国经幢为代表。木雕主要运用于宫廷庙宇、民居建筑的装饰上,尤以剑川木雕最为出名。

白族木雕起源于大唐天宝、贞元之际,即公元8世纪。当时强大的南诏政权,从四川、贵州掳来(或招聘)工匠,大规模地建筑宫殿、城楼。土著白族工匠受到先进汉文化的影响,逐步使白族木工成为地区性的首要职业,剑川还成了“木雕之乡”。“剑川木匠到处有”,为了谋生,促使“长于技艺”,在长期的精雕细刻中,雕出了高超的水平,涌现出一批手艺超群的工匠。

石雕以剑川石钟山石窟和大理国经幢为代表。开凿于南诏大理国年间的剑川石钟山石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经幢”。经幢造型优美,雕刻技术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点,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白族木雕主要运用于宫廷庙宇、民居建筑的装饰上,尤以剑川木雕最为出名。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堂门和木雕屏风就是出自剑川木匠之手。

白族木雕的人物多为神话传说、神仙圣人,有财神送宝、八仙庆寿、寿星献桃、福禄寿喜、二十四孝、牧牛图等。动物有孔雀开屏、喜鹊登梅、白鹤盘松、鲤鱼跳龙门,也有双凤朝阳、麒麟送子、飞龙揽云、百鸟朝凤等。花卉有写实的,如云岭群芳图,打乱花序节令把云南八大名花和谐地雕刻在一起;荷花牡丹通过凸凸凹凹的雕刻手法,使之形神兼备,雕得“繁花四时香”。花卉也有含蓄抽象的。这些奇花异草大多跟动物联系在一起,赤虎观莲这一过梁木雕就别具风格。

无论何类体裁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细腻精巧的刻工,穿插呼应、疏密得当的布局,以镂、透、衬、比的艺术技巧雕成,有平雕、浮雕、立雕、镂空雕。选材严格,多选用优质的青皮杂木为原料,上好木料是云南特有的滇楸,刀法明快锋利,打磨光滑,漆油明亮协调,对比强烈统一,形神兼备,大放异彩。

白族木雕多用于家具、建筑的美化。白族木匠把他们的艺术才能倾注于门窗的雕刻和大门的装潢。客厅门面由三合六扇格子门组成,每扇的上节多层镂空,下节雕以各种动物图案的浮雕。雕时,底层为几何形的连续花纹,表层以山石、花鸟或人物为图案作出浮雕,以及过梁大雕,木雕挑头新颖别致。精致的斗拱和双层翘角使门楼显得宏伟壮观。窗子有圆窗、方窗之分。有的窗子为三层木雕,中层衬以芦苇,外层浮出花鸟,包罗万象而又层次分明。还有一种“浮线花窗”,从不同角度观赏会出现不同图案的画面,变化莫测。

白族碑刻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重要的碑刻有《南诏德化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元世祖平云南碑》《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等,是研究白族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