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范派的来历
历史网 2024-12-13用户投稿
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瑞娟十一岁进“龙凤舞台”科班,先学花旦,后改学小生,由于刻苦用功,加上嗓音条件好,很早就显露艺术才华。1938年1月来上海后,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勤学苦练,练就较为宽厚的音色。
在唱腔和表演上,她继承了越剧前辈小生竺素娥的朴实的风格,并博采众长,尤其是学习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的运腔特色和唱腔因素,融化于自己唱腔之中。她能自如地运用丹田之气和头腔共鸣相结合的发声方法,中低音厚实,高音响亮有力,使唱腔凝重大方,富有阳刚之美。
简介
创始人
范瑞娟,浙江嵊县东乡黄泽镇人。由于家境困难,1935年3月,她听说镇上戏班招收学徒。马上赶去报了名,进了龙凤舞台。开蒙师傅黄炳文教她第一个戏是《一女换太子》。她学成的第一个戏是《失罗衫》,接着又学了《玉如意》、《碧玉簪》、《杀妻救主》等戏,随即随科班到绍兴一带演出。1937年,13岁的范瑞娟已成为龙凤舞台的佼佼者,挂了头牌。
范派来历
1939年,范瑞娟与尹桂芳搭档,两人同住一个房间,早起一同练功。平日一同练毛笔字,尹大姐还主动地把“行头”借给她。这期间,范瑞娟演出了《玉连环》、《孟丽君》等戏。在上海初露头角。1941年,范瑞娟与竺素娥、邢竹琴合作,更显示了精湛的表演技艺。1942年下半年,范瑞娟终于正式挑起头肩小生的重担,在越剧舞台上红起来了。
范瑞娟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梁山伯、许仙、韩世忠、李秀成、文天祥、岳飞等包括才子、书生、历史人物等艺术形象。特别是她塑造的梁山伯,更深得观众喜爱,梁山伯的形象已家喻户晓。
1953年,她与袁雪芬主演的《梁祝》,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第二年,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获得音乐奖。当时,周恩来总理正在日内瓦出席国际会议,他打电报把正在捷克斯洛伐克参加电影节的范瑞娟叫到日内瓦,会见了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
卓别林高兴地对周总理说:“她的梁山伯演得好。”1945年演出《梁祝哀史·山伯临终》时,她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传统[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簧],首创了越剧[弦下调],为越剧音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瑞娟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采,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具有男性稳健、轩昂的气质。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演唱时从不追求单纯的舞台效果,而是致力于深入开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
范瑞娟戏路极宽,表演上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善演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能把梁山伯、焦仲卿、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演绎得温文而雅;又能把文天祥、韩世忠、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塑造得铿锵刚韧。还善演贺老六、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
范瑞娟创立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唱腔在继承男班[正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被称为“范派”。
她与琴师合作,大胆吸收京剧[反二簧]曲调,首创了优美、抒情的[弦下调]。她的唱腔中的[弦下腔]规范,又独标一格,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 上一篇:越剧戚派的起源与特色
- 下一篇:越剧曲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