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前身小歌班的由来
历史网 2024-12-17用户投稿
小歌班,是越剧从曲艺演变成戏曲诞生初期之名。第一副男小歌班为钱景松李世泉班。因所唱的“呤哦调”与山歌小调相似,故称“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
越剧的诞生以及后来小歌班的产生和“落地唱书”有关,“落地唱书”进入20世纪初,上下档配对,表演有主唱、轮唱、对唱、对白,角色之间有呼有应、有交流,人物性格更趋明朗。
艺人们为丰富表现力,向绍兴大班学习,运用“五色嗓音”即小口、本喉、大嗓等不同嗓音演唱,以区别生旦净末丑行当和体现角色男女老幼之分,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接近于演戏。
小歌班南派艺人演出后,北派艺人除马潮水、张伯初、张康荣等接着组班外,马塘村也组成戏班,演员有郑小火、马阿顺、卫梅朵、金荣水、金锡钊、金世刚、姚方松等。
王海金、金文潮、李岳赍等在后朱村组班;任阿求、任水炳等在崇仁组班;赵海潮、张福奎为首也于崇仁组班;还有下相村的相竹然、相金焕、相竹生的戏班,谢碧云、相元祥的戏班,黄云仙、裘凤山、一枝梅的戏班,相继成立。
之后,嵊县剡溪两岸又有俞存喜、张瑞丰、姚毛头等各自拉队伍组班。据老艺人俞柏松在1956年说:“小歌班到1907年,不到一年之间,剡溪两岸已有二百多副,当时他们都以七八人为伍,挑着一副“豆腐皮”担奔波于乡间。
小歌班这一新生事物因何发展如此迅猛,遍受农民欢迎。所演剧目内容与广大观众思想吻合。
如《十件头》,描写青年男女间真挚纯朴的爱情,姑娘劝情郎不可去做烟酒赌嫖、抢骗偷盗等十件事;《蚕姑娘》则歌颂金、银姑娘勤劳养蚕致富;《懒惰嫂》是批判了好吃懒做的农妇;《赖婚记》对欺贫爱富、图赖婚姻者进行鞭挞,歌颂忠于爱情、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情操。
小歌班演出虽没大锣大鼓的剧烈武打争斗,可他们所表演的,贴近生活、真切细腻、生动活泼,农民观众看戏如身临其境,可亲可信,能紧扣心弦。
小歌班从1906年诞生至今只有90多年历史,与其他老大哥剧种相比实是“小弟”,它因何发展快,并成为全国性的地方戏大剧种,根本原因是“善于不断学习,勇于继续创新”。
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进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粗糙简陋,观众寥寥无几。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较知名的演员编演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观众欢迎。
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 上一篇:板腔体的戏曲特征
- 下一篇:《天工开物》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