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五铢的介绍

历史网 2024-12-18用户投稿

西汉末年,平林、绿林农民起义军于地皇四年(23年)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公元23年),第二年于长安开炉鼓铸之五铢钱,称“更始五铢”。

刘玄建元更始后所铸。传世有更始二年(24年)五铢钱铜范母。“五”字交笔弯曲,体较长;“金”字头呈等腰三角形,较大,“金”四点排列整齐;“朱”字头圆折。钱径2.5厘米,约重3.5克。

更始五铢的特征

1、铜质精良,钱肉平坦细密,所见都是薄绿锈,不知道是坑口还是铜质的原因;

2、钱体翘变比例稍大,大概10%,也许和合金成分有关?

3、有面穿上粗短横、无标记两种;

4、外缘规整,可见水平打磨痕迹,个别有垂直挫痕;

5、穿口附近钱肉较厚,有轻微斜度,所以面大背小;

6、外廓从边到肉呈弧度向下,面无内廓,背内廓有一定弧度,微四决;

7、文字轻微重文现象普遍,大概20%;

8、文字布局合理美观,五字交笔有较直和中曲两种,朱字上下折有直折曲折两种;

9、文字纤细高挺,高度一致,由上到下逐渐变粗,类似楔形;

更始五铢和西汉五铢的对比

西汉五铢有几种明显的分类,一般称郡国、武帝三官、昭帝三官、宣帝三官等,形制都很有特点,和更始五铢明显不同,就不再细说。这里只就文字方面说几个区别:

1、文字高度:西汉五铢无论是早期郡国五铢,或者以后的武帝、昭帝、宣帝三官五铢,文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五铢两个字各个比划的高度不同,即一般所谓的隐起。更始五铢的文字所有比划几乎等高;

2、更始五铢文字从上到下呈楔形,这在西汉五铢少见;

3、重文现象在西汉极为少见,更始五铢比例却不小,这应该和铸造工艺有关;

更始五铢和东汉五铢的对比

常见东汉五铢制作粗劣,文字不规整,比划高度比较浅,和更始五铢几乎不能同日而语。

知识延伸

上林三官是汉代主持铸造钱币的官员,由他们所铸规格整齐的五铢钱是钱币学与考古学上重要的分期标志,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上林三官五铢钱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两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

“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字旁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上林三官五铢钱钱型整齐,直径为2.5厘米至2.55厘米,穿直径0.97厘米,厚1.5厘米至0.2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而且深峻平整。钱的背面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以3.5克至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上林三官五铢钱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达到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

初期的上林三官五铢钱重量超过五铢,制作之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

上林三官五铢钱发行31年后,汉武帝去世。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比如文字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等可能是识别的标志。

上林三官五铢钱不惜工本,私人铸造很难,无利可图,禁令又很严格,所以盗铸之风一时衰息。货币混乱的问题终于获得解决,币值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把铸币权统一收归朝廷,没有强大的朝廷力量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次币制改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朝廷的一次创举,它使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末,700余年间通行不废。这与汉武帝和桑弘羊的功劳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