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历史演变

历史网 2024-12-23用户投稿

相亲俗称见面。相门户、面试、对演法。物以类聚,有些人相亲不看外表,会考虑门当户对或工作能力、职业对等问题。就是验证、考察双方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是否相似或相当、说话是否通顺、顺眼、般配等。中国民间婚姻民俗。

相亲的时候,多由自发或婚介、媒体、人力资源部门、亲戚家族、媒人联系牵线,双方见面议亲。历代相亲形式大同小异。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

部分是在集上、庙会上男女进行所谓的“会面”。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上。

相亲的礼节

无论何种形式的相亲,男方如果感到满意,都会有所表示。一般是送给女子一个小红包,俗称“见面礼”,或者连女方家庭其他成员也得搭上一份。在清流等地,男方家人还会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在莆仙一带,相亲者若吃下对方煮的点心——鸡蛋、线面,即表示中意。

在建阳,男青年临走前,姑娘会亲自泡一碗糖开水端给男青年喝,若男青年喝完这碗糖水,就算是表示满意;若喝下半碗,表示尚须请媒人中介磋商,留有进退周旋的余地;若只是象征性地沾一沾嘴唇,乃出于礼貌,表示不同意该门亲事。

相亲的实际目的

人类情感中,爱情是最复杂、最难表达和解释的一种。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为它的隐秘和复杂,相亲给了这种复杂的情感之间找开了一个通道。目的性强,导致相亲的第一眼多半会失败。才华在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全展现的,多一点时间与对方相处,给他人一个机会,是给自己的一次机会。天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巧赶上了得爱情少之又少。

爱情没有以最好的方式产生时,借助外力的因素寻找,不失为一个途径。像有句放之四海皆准的话:“条条道路通罗马”,爱情的幸福也一样,是你选择哪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幸福是真正的目的。是其中的一个方式而已。“邂逅”恋爱;用“相亲”结婚也许是一种比较理智的生活状态。

一次美丽的邂逅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领悟。浪漫的邂逅、一见钟情的爱情,都曾憧憬,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爱情姗姗来迟时,与其一个人苦苦寻觅,不如借助更多其他的途径寻找。相亲用最传统的方式,演绎着现代的爱情,虽然会比自由恋爱少了一点浪漫,但谁能说由相亲结缘的两人生活一定不美好呢?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理想。幸福也要靠双方的体谅和努力经营。

相亲古今转变

城市人相亲会考虑门当户对等问题。日日相思夜未眠,苦苦盼望能相见。古时候,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应地相亲之事也由媒婆或者是红娘张罗、父母操心。男女双方在未拜堂同房之前,很难见上一面。虽然这种婚姻,在现代人眼里有悖于人性,但当时很少有人离婚。

到了近代,虽然人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了自主权,但由于传统的相亲习俗影响,男女之间的沟通多少还是要靠媒人从中周旋。而即使由媒人安排约会,双方见面时也仍会“手遮羞脸面火红,心撞酥胸怀忐忑”,因为他们都把婚姻看作是人生头等大事,一旦相亲成功,双方都不会轻易说分开,因为在当时多恋、离异、未婚先孕是为人之所不齿的。

但是,看今朝的相亲,已被现代的价值观、婚姻观和社会心理变迁注入了娱乐、商业等元素。相亲更多地成为了一场秀,成为了年轻人社交的一种主要方式。伴随着这样的“开放自由式”相亲,试婚、早婚、闪婚、离婚、多婚、玩婚、乱婚的社会现象纷至沓来。为此,笔者希望年轻的朋友们把相亲当作一件严肃、重大的事情去对待,端正心态、真诚投入。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多关注当今相亲的蜕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