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肯尼迪总统与冷战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肯尼迪三兄弟:左至右分别为约翰、罗伯特、爱德华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至今已经50周年。肯尼迪出身名门望族,1960年,43岁的肯尼迪当选总统,成为即西奥多·罗斯福之后第二年轻的总统,他也是迄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其他总统都是新教信徒)。这位总统对当时的美国政坛和国际政治,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有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自称没有个人崇拜传统的美国,却有多个以肯尼迪命名的地点。2013年夏季,笔者来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举目四望,来自各大洲,肤色与信仰各异的男女老少,都通过一张机票与肯尼迪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这个有8个航站楼的巨型机场,每年吞吐量达数千万人次。
有关肯尼迪总统及其家族的话题,涉及政治、宗教、性、娱乐等方面,一次次成为媒体的焦点。本文无意全景式的回顾这位风流的帅哥总统的一生,仅仅介绍他在冷战中的作为。
肯尼迪执政的1960年代初期,冷战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当时美国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比苏联领先很多,在冷战中处于优势。肯尼迪在冷战中总体上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度,对苏联、中国立场强硬,对于越南、古巴等倾向社会主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攻势。同时,肯尼迪也注意保持对苏政策的灵活性,避免与苏联爆发核战争。德国、古巴、中国和越南是肯尼迪执政时期冷战的主战场。
保卫西柏林、默认柏林墙的修建
欧洲是冷张的主战场,柏林则是西方在东方的桥头堡,苏联和东德长期把由美英法军队占领的西柏林看做嵌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毒瘤,必欲除之而后快。
1961年6月,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会谈多日,不欢而散。6月15日,赫鲁晓夫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要求“必须在今年”解决柏林问题,还威胁说,谁要用武力阻挠,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力量对比已经起了变化”,第二次柏林危机由此爆发。肯尼迪则寸步不让, 1961年7月17日,美英法三国正式照会苏联,要求苏联不得轻举妄动。7月25日,肯尼迪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决心保卫西方在西柏林的权利,如果谁要使用武力,美国将武力抵抗。他还宣布了美国将采取的一系列扩军措施:追加30多亿美元军事拨款,增加三军兵员,征召预备役入伍等。美苏军队的坦克一度在柏林市区对峙。赫鲁晓夫只得放弃了迅速解决柏林问题的打算。随着柏林危机升级,大量文化技术较高的东德人逃往西柏林,西柏林人也涌入东柏林大肆抢购廉价的东德商品,东德政府面临生存危机。8月12日,东德政府做出加强边界管理的决定,规定东德居民出境需特别批准,当天夜里,东德军警在西柏林四周拉起铁丝网,只留几个严加控制的过境点,以后又筑起带有观察哨和火力点的混凝土高墙,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
1961年11月16日,当西德总理阿登纳要求以拆除柏林墙、保证进出西柏林的自由、承认西柏林与西德的联系三个原则作为解决柏林问题的前提条件时,肯尼迪却在西雅图发表讲话称“必须面对现实“,“美国并非无所不能”,还指责“把谈判等同于让步,把僵硬态度当做坚定性”的观点是“走战争道路”。11月25日,肯尼迪同苏联《消息报》主编阿朱别依(赫鲁晓夫的女婿)谈话,说美国希望与苏联保持20年的和平,只要苏联无意于德国统一,德国就不会统一;苏联可以和东德签订任何条约,但必须允许西方大国继续行使在西柏林的权利并自由进出西柏林。此后,柏林墙存在了28年,成为冷战的象征,直到1989年被愤怒的东德人推倒。
今天,统一后的德国仍保留着小段柏林墙,在查理检查站原址建起纪念馆,让一张张企图翻墙而被射杀的人们的照片控诉“共产暴政”。2002年深秋,我和几位中国同学也曾站在这些照片面前沉思。今天,我倾向于认为,德意志民族在冷战中确实付出了骨肉分离的代价,但这正是这个民族为民主选举出了发动二战、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的纳粹政权的惩罚。柏林墙修筑之后,拥有大量核武器美苏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世界变得相对安全了,那100多个因企图越境而被射杀的东德人,就是这种安全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吉隆滩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1月,在肯尼迪入主白宫的第一个月,美国断绝了与古巴的外交关系。1961年4月4日,肯尼迪总统在与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官员连席会议上,批准了代号为“冥王星”的战役计划1961年4月17日,1000多名在古巴革命中失去土地财产的古巴流亡者在美国政府支持下,使用美式装备,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吉隆滩和长滩,企图颠覆古巴政权。卡斯特罗亲率古巴军队和民兵对流亡者迎头痛击,经过72小时激战,登陆的流亡者全军覆没。吉隆滩之战发生的第二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场在古巴发生的“小规模战争”将在全世界引发连锁反应。他紧急呼吁肯尼迪停止对古巴的侵略,并声称,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反击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肯尼迪政府被迫声称,美国没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罗的行动。事实上,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不仅策划了这次颠覆行动,而且损失惨重。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然后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1962年9月,为了加强对美国本土的核威慑,赫鲁晓夫下令将42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SS-4和SS-5中程导弹运入古巴,并派去4万多名军事和工程技术人员。10月14日,美国U-2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正在修筑可以发射中程导弹的发射架,还发现了苏制伊尔-28型轰炸机。10月16日,肯尼迪召集中情局、司法部、财政部、参联会等部门负责人和一批顾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紧急商讨对策。肯尼迪说“我们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否则这个同盟(指北约)将分崩离析。最终,肯尼迪放弃了同卡斯特罗借出、发动入侵推翻卡斯特罗或使用”外科手术式空袭摧毁导弹基地的方案,决定对古巴沿海实行封锁。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广播电视演说,宣布对古巴进行“隔离“,10月23日,肯尼迪签署公告,从10月24日起拦截检查一切前往古巴的船只。美苏战略核力量随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但双方更多是虚张声势,苏联船只并未试图强行通过封锁进入古巴,美国在U2侦察机在古巴被击落之后也没有使用武力报复。最终,赫鲁晓夫同意停止在古巴的导弹基地施工,撤出这些武器并包装运回苏联,在公海上接受美国的检查,后来又撤走轰炸机,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
这是冷战史上最接近核战争的一次危机,后来被拍摄成脍炙人口的电影《惊爆十三天》。美国表面上占了上风,但这次危机的解决方式给苏联高层带来深深的屈辱感,成为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1964年罢免赫鲁晓夫的主要原因之一。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大军事开支,让苏联在陆基战略核武器方面超越了美国。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觉得被苏联出卖了,中国报纸则嘲笑赫鲁晓夫先是冒险主义,很快又转为投降主义。我的七旬老父亲,还清楚的记得他上大一的时候看到过这样一幅讽刺漫画,肯尼迪傲气的坐在餐桌上大口吞食苏式导弹和核武器,赫鲁晓夫战战兢兢站在旁边,手端餐盘,小心翼翼的问“先生,还要点什么”。这次危机,让中国领导人加速独立研发各类核武器和导弹武器,避免遭受美国讹诈。肯尼迪死后,美国在冷战中的对手,不再是相对温和的赫鲁晓夫,而是强硬的勃列日涅夫和毛泽东。
试图阻止中国成为核国家
肯尼迪在任时期,美中关系处于低谷,双方都认为对方是显而易见的威胁。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已经开始公开论战。肯尼迪政府在1962年底讨论了美国对华政策。美国政府中的主流看法是,中国和苏联都对美国和西方国家保持敌对态度,这一点并没有因为中苏分裂而发生根本变化,中苏争论的主要问题,不过是“如何更快的杀死我们”。相比较而言,中国甚至更为“激进”和“好战”。1962年以来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和中国支持越南的民族革命战争以及中国领导人对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投降主义”的抨击,都强化了肯尼迪政府中敌视中国的情绪。美国舆论界也危言耸听地散布所谓“中国是主要威胁”的言论。肯尼迪认为,中国是对美国更直接和更危险的威胁。肯尼迪甚至考虑对中国的核设施发动袭击。
1961年1月,肯尼迪刚刚就职,就指示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研究中国核武器的“威胁”从1961年起,美国开始使用U-2高空侦察机,深入兰州到包头一线的中国领空,进行间谍拍摄,当时刚刚兴起的卫星摄像技术也迅速被用于对华侦察中。美国在1961年12月得到了第一张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的卫星照片,于1963年8月认定中国的核原料工厂位于兰州。根据这些情报,美国对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时间做出了种种估计,其中最准确的一种是1964年下半年或1965年。当时多数美国官员认为,中国掌握核武器将严重威胁美国安全。肯尼迪对《纽约时报》专栏记者克罗克说,“中国就要有原子弹了,而一旦中国有了原子弹,整个东南亚都会落入中共手中。”因此,美国必须阻止中国成为核国家。
肯尼迪打算通过与苏联签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让苏联压中国终止核计划。 1963年1月,在美国政府讨论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会议上,肯尼迪明确表示,他着重考虑的是——如何防止中国拥有和使用核武器。肯尼迪声称,即使少量的核武器掌握在中国领导人手中,“对我们大家都是非常危险的”。 1963年7月,与苏联进行核禁试谈判的美国代表——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在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便接到肯尼迪的指示,要求他“尽力查明赫鲁晓夫对限制或阻止中共核计划的看法,以及他是想由苏联采取行动,还是让美国行动”。根据哈里曼在莫斯科向华盛顿拍回的电报,赫鲁晓夫的看法是,在法国也并没有签署核禁试条约的情况下,单独将中国挑出来作为威胁是难以接受的。1963年7月25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草签了《禁止在大气层、外空与水下核武器试验条约》,其主要内容就是两条:一是签约国不进行条约禁止的核试验,二是不纵容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7月31日,中国指责美、苏、英三国企图通过条约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并宣布中国不会受这一条约的约束。
文的不行,肯尼迪打算来武的。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内部一直有关于用军事打击阻止中国核试验的设想。这些设想,早在档案解密之前已陆续透露出来。例如,一位肯尼迪时期的高层官员透露,白宫曾考虑过美苏联手,先发制人地使用战术核武器打击中国核设施。联合作战方案包括美苏分别出动一架轰炸机,飞越中国西北的罗布泊地区,各抛下一枚炸弹,这一计划已告知苏联。据说蒋经国在1963年9月访问美国时,曾和美情报系统负责人详细讨论了派遣空降部队袭击大陆核设施的可能性。肯尼迪也想知道派突击队打击中国大陆核设施是否可行。他曾询问:“空运300~500人到那么远的地方是否安全?飞机会不会被打下来?”
此时,反对打击的声音也逐渐大起来。1963年7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部研究人员罗伯特•约翰逊完成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认为,对于中国即将获得原子弹一事,华盛顿根本不必紧张,而且也不必作出任何大的政策调整。报告称“中国绝对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而只会用它来威慑外部可能对中国的进攻。”1963年10月,报告的压缩版本在美国政府各部门传阅,国务卿腊斯克和泰勒将军等军方高层赞成这一报告。或许正是这些反对的声音,让肯尼迪直到1963年11月遇刺之前,都没有下决心把袭击中国核基地的设想付诸行动。约翰逊上台后,最终放弃了袭击计划,1964年10月中国首枚核弹爆炸成功。
踏入越战泥潭
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干涉,历经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三位总统的任期,肯尼迪总统就是把美国带入越战泥潭的始作俑者。1961年5月11日,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到达南越首都西贡,与南越领导人吴庭艳会谈,双方于5月13日签署了《约翰逊-吴庭艳联合公报》。1961年6月,肯尼迪政府派出了一个由尤金·斯特利军事、经济代表团,专门研究越南南方情况,推出了旨在扶植亲美的南越政府统一越南全境的“斯特利计划”。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一年半之内“平定”越南南方,帮助南越政府建立基层政权组织;第二阶段是恢复经济、扩充军队,对越南北方进行破坏活动;第三阶段是发展越南南方经济和进攻北方。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美国打算帮助南越扩军到近50万人,向南方增派军事人员,提供武器,在越南进行“特种战争”。这一计划打算把数十万南越民众驱赶到类似集中营的“战略村”之中,并沿着南北越的军事分界线和南越与老挝、柬埔寨的边界建立无人区,这与此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北方搞的“集团部落”很相近。1961年10月18日,曾担任美国驻韩国军队司令,在对付“共产党威胁”方面经验丰富的马克斯韦尔·泰勒抵达西贡,这一计划又被称作“斯特利-泰勒计划”。1961年12月,第一批美国军队在西贡登陆,随即分别驻扎在南越各个作战地区,协同南越军队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从1961年5月到年底,美军和南越军队对游击队发动了400多次“扫荡”,但未能实现战略目的。1962年2月,美国在西贡成立“美国军事援助司令部”,它实际上成了南越的“太上皇”,高居南越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之上。但是,美国的干涉不仅没能挽救吴庭艳政府,反而让这个政府更加不得人心,肯尼迪决定换马。1963年11月1日,美国政府策动南越军人杨文明发动政变,打死了吴庭艳和他的两个弟弟。
仅仅三周之后,肯尼迪本人也被刺身亡,继任的约翰逊1964年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美国在越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美国作家戴维·哈尔伯斯坦1972年出版的《出类拔萃之辈》一书中对肯尼迪在哈佛大学的同班同学邦迪等人有着辛辣的讽刺,他认为正是这样一帮高学历的顾问,推动美国走上越南战争的不归之路。
肯尼迪在冷战中的上述做法,一方面在短期内有利于保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则丧失了与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国家的机遇,疏远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刺激了这些国家领导人的反美情绪,延长了冷战的时间。肯尼迪在冷战中四面出击的态势,特别是决定干涉越南内战的决定,也为10多年后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收缩埋下了伏笔。但是,这一教训似乎并未被后世的美国领导人吸取,21世纪初的小布什和奥巴马对大中东地区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重蹈肯尼迪的覆辙;美国政府对伊朗和朝鲜核危机的态度,也与20世纪60年代初对中国核武器研发的政策很相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联输掉了冷战,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退出了冷战,而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生活在冷战的时代,试图用几十年前就不那么奏效的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