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混乱:中东危机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1956年7月26日,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上校在亚历山大广场发表了一次激情洋溢的反殖民主义演讲。在这次演讲结束的时候,他的军队迅速地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且没收了英国和法国的控制权。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英国和法国采取了紧张的外交行动。到9月中旬,在各自政府的指示下,西方国家在苏伊士运河的领航员撤离了他们的办公室。苏伊士运河被认为有关闭的危险,因为船只通过运河需要高超的领航技术。然而,令英法政府大感失望的是,埃及的领航员最终证明更能够胜任领航和维持运河运转的工作。①

10月24日,即在外交谈判陷入僵局几个月之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高级外交官员和

军事

官员在巴黎边上的塞夫勒市举行会议,并且制定了一份计划来应对埃及的挑战。以色列将对埃及发动一场突袭,并且入侵苏伊士运河。因而,英法政府将就苏伊士运河所有权的安全和保护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如果战争仍未结束,那么为了使苏伊士运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乃至推翻纳赛尔,英法军队将会入侵苏伊士运河。②

10月29日,即在塞夫勒会议五天后,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在发出最后通牒一天后,英国轰炸了埃及的机场,发动了一场新的中东战争。在对袭击进行反击时,纳赛尔封锁了苏伊士运河,因而实际上切断了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石油供应。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拒绝提供紧急石油供应。这是对英法两国无视美国采取单边行动的惩罚。与此同时,美国宣布它并不赞同对埃及的军事行动。

11月6日,在与阿德莱?史蒂文森之间的总统竞选中,艾森豪威尔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利。当天,英法宣布停火,但是美国坚持,所有外国军队必须全部撤出苏伊士运河,否则其国家就会面临美国的制裁。艾森豪威尔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利益,希望对阿拉伯人民作出友好的姿态,从而使美国取代英国对该地区的主导地位。①

英国的金融陷入了动荡的状态。对埃及的军事行动一发动和英国的石油供应被切断,英镑就不断下跌。作为紧急金融援助的通常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坚持下拒绝向英国提供帮助。只有在英法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的时候,石油短缺的状况才有所缓解。尽管英法两国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当它们的军队不得不撤出苏伊士运河的时候仍然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有人可能会问:在只不过是一场商业上的争端中,英国和法国为什么会对埃及这个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第三世界弱国选择武力呢?对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来说,原因是石油。正如他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前在伦敦对苏联领导人所说的那样:“我必须对石油采取绝对强硬的立场,因为我们将会为它而战。没有石油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不想被人勒死。”①

石油确实是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英帝国干涉中东的原因。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派遣到中东东线的军队超过了140万人,并且在一战后继续对中东地区进行军事占领。②在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结束之际,列宁公布了《赛克斯—皮克特协定》的机密副本。在该协议中,海湾地区的阿拉伯领土被英国和法国任意瓜分。从本质上来看,英国获得了现为约旦、伊拉克和海湾周围地区等地的控制权,而法国则获得了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的控制权。巴勒斯坦被划定为国际共管区。这些由英国人划定的新边界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③

列宁公布这份秘密协定的行为使英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这份协定与1915~1916年的《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相冲突。在一战期间,由于渴望得到阿拉伯领袖侯赛因在对奥斯曼帝国作战中的支持,英国承诺战后将成立一个阿拉伯主权国家。在阿拉伯人在一战中痛失10万人后,“为了获得中东地区的大量石油和政治优势,英国立即背弃了先前的承诺”。①

在对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发动的战争中,英国不仅需要阿拉伯人的支持,而且还必须谋求美国犹太人的支持来影响美国政府,以便使之加入对轴心国的作战。①1917年11月2日,正值一战的高潮时期,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明确告诉英联邦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家沃尔特?罗斯柴尔德男爵:

英王陛下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②

这实质上就是《贝尔福宣言》。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当时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80%,而犹太人只占1%。②“在一战后大英帝国扩大后的主要命脉线上”,巴勒斯坦“位于最有战略性的地区,处在通往印度以及新获得的奥斯曼帝国阿拉伯石油土地的敏感位置上。贝尔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人认为,犹太少数族裔在英国的保护下定居巴勒斯坦,这对英国而言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③然而,在《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却大大加剧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1948年,联合国以仅仅一票的多数通过了一项把巴勒斯坦分成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两个国家的决议。阿拉伯人拒绝巴以分治,并且发动了战争。随后,巴以冲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在这些多年的冲突中,巴勒斯坦人为了躲避以色列人的袭击而逃到其他地区(巴勒斯坦),从而沦为本国的难民。在近来的巴以谈判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这些难民回归自己以前在以色列的家园的权利。以色列人始终以人口数量为由加以拒绝,因为犹太人将会成为本国的少数民族。①

苏伊士运河危机加速了英国对中东地区统治的土崩瓦解,因而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大国。然而,美国对以色列不懈的军事和金融支持,用美国先进武器杀害巴勒斯坦儿童和成人的景象,以及可怕的和非人道的巴勒斯坦难民营状况,这一切都加深了穆斯林世界的怨恨情绪和反美主义。

就像半个世纪前英法在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对埃及的侵略一样,美国也以虚假的借口入侵了伊拉克。这并不是为了保护世界免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而是为了挽回美国日益下降的影响和重新支配这个拥有全球70%石油储量的地区。对美国来说,不幸的是,尽管拥有先进的军事装备,但它并未取得

成功

。它造成的只是可怕而又残酷的破坏,并且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苦难。

历史

一再证明,在这一地区采取此类的行动不会成功,并且入侵的军队总是会被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