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赤诚报国”热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二战时,日本民众欢送士兵出征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国内曾出现“举国一致”、“赤诚报国”的战争狂热。日本民众与战争的关系,是抗日战争史研究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研究者或以论带史、泛泛而谈,或避重就轻、有意淡化,缺乏个案的考察和研究。在此,以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期间近一个月的《朝日新闻》专题报道为对象,还原日本民众对卢沟桥事变反映的实态,分析政府、媒体在煽动民众战争情绪、引导“赤诚报国”热中的责任,揭示日本民众与战争的关系,进而思考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持续八年的原因,从新的角度反思历史。

  1930年代的日本,报纸、广播已经普及,是民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19世纪中后期创刊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报纸,拥有巨大的读者群,其中又以《朝日新闻》发行量最大。本文选取日本综合报刊中相对比较客观的《朝日新闻》(东京)为个案,通过该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北平沦陷期间的报道,分析席卷日本全国的“赤诚报国”狂潮,以管窥豹,从新的角度阐释民众与战争的关系,揭示全面侵华战争长达八年的深层原因。

  《朝日新闻》是日本最重要的平面媒体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刊,报名意为“旭日升天、万象惟明”,字体取自欧阳询《宗圣观记》。1888年7月,《朝日新闻》在东京设立本社,发行《东京朝日新闻》。1889年,大阪《朝日新闻》改名为《大阪朝日新闻》。1935年,《朝日新闻》又先后在九州和名古屋,设立西日本本社和名古屋本社,1940年9月1日,各地出版的报纸统一刊名为《朝日新闻》。1921年起发行晚报。《朝日新闻》自创刊以来,奉行“不偏不党”的办报宗旨,以客观、可读性强、有公信力著称,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深受日本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的喜爱,影响力在综合报刊中首屈一指。然而,就是这样一份称得上“雅俗共赏”的报纸,对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却存在着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煽动战争情绪倾向,报社发起的“军用机捐款运动”,更是在精神和物资方面支持了侵略战争。

  一、《朝日新闻》与日本国内的捐款热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翌日,日本各大报纸都抢在第一时间加印“号外”。《朝日新闻》“号外”以“日支两军交战,支那(原文如此,引者注)兵非法射击”为题对事变做了专门报道,称“8日凌晨零时,我驻屯部队在北平郊外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遭来自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零九团数十发子弹的不法射击”,现地交涉破裂,双方正处于交战中。此报道认定卢沟桥事变是因中国军队“不法射击”所致,隐含着对中国的指责。可以想见,这样倾向性明显的消息,对读者将产生何种影响。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多次召集议员、财界、舆论界会议,“本着朝野一致应对事变之目的,召集言论机关代表、贵众两院议员、财界代表齐聚首相官邸,言明政府的方针,要求与政府合作。又召集产业界、农会、产组、思想关系等各方面代表会议”,《朝日新闻》等各主要媒体代表,纷纷表示支持政府决策,引导舆论。

  卢沟桥事变后,《朝日新闻》每天的日刊、晚刊都在重要的版面刊登事变的动态,经常加印“号外”,所有报道都指责中国军队挑衅、肆意扩大战事,危害日本“特殊利益”。读者看到报道后,都谴责中国军队的“无理”挑衅,表示支持政府“膺惩”中国。有人主动到陆军省捐款,有人慰问出征士兵,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心。《朝日新闻》及时地开辟专栏,报道民众“国防献金”消息,每天刊载捐款人姓名、捐款数额、职业等,并配以煽动性报道。最早一则“国防献金”报道说:“在北支风云险恶之时,全国出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捐款、慰问出征官兵,表达一片赤诚之心。14日早晨到中午4个小时的时间里,送到陆军省的恤兵金就达到23110元33钱的巨额”。

  《朝日新闻》注意选取不同阶层、年龄、职业的捐款典型个案为报道对象,增强影响力。如,企业家大川平三郎遗属在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消息后,捐出了100万日元巨款,《朝日新闻》立即采访,刊登遗属愿望:“为使逝者在天之灵,请将捐款用于社会事业”,这里的“社会事业”就是指用于军队作战上。报道不谙世事的儿童、耄耋之年老人的“国防献金”,无疑更具有煽动性,“已故首相斋藤实的孙女百子(11岁)21日下午3点访问陆军省,将用纸包着的积攒的14元40钱作为“国防献金”捐给陆军省。小学2年级学生小岛幸男将2元零花钱捐给军队”。此后,不断有小学生捐出零用钱作为“国防献金”。诸如“99岁石�阿婆捐献了5元,在捐款者中年龄最长”等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表示,连不谙世事的孩童、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踊跃捐献、支持国防,自己更不能落后,连低收入者都表示:“我们也是日本人,将仅有的一点钱捐献出来,感动了工作人员”,民众捐款,从经济、精神上支持政府扩大战争,“陆相杉山元在一周一次的陆军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此时要举国一致突破难关”。民众的“爱国”热情,助长了扩大侵略的气焰。

  中小学生还在学校统一组织下,走上街头,进行劝募活动。东京联合少年团制作了“募捐筒”。募捐筒模仿上海一二八事变中的“肉弹三勇士”所用的爆破筒样式。这种“募捐筒”直径30厘米,长1米,“从21日中午到下午6点,63三位少年团健儿站在帝都街头。晚上将饱含市民热情的230个大竹筒拿到泰明小学礼堂,全体起立祈祷‘武运长久’后,陆军省新闻班的今村大佐、筑地署员等在砰、砰、砰劈竹筒是声中,银币、铜币散落一地。晚上9点半清点完毕,共2030元,10个少年抬着沉重的硬币去兑换成纸币,22日上午交到陆军省恤兵部”。

  近代以来,日本确立了天皇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1890年的《教育敕语》以“忠孝”为日本国体精华和教育之根本,要求国民平时在家作“孝子”,战时为天皇“尽忠”,“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教育敕语》是学校庆典时必须朗读的文件,还强制学生背诵。日本的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军国主义教育的毒害,以“忠于天皇”为最基本道德规范。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还不具备判断事变的性质,区分“爱国”与侵略区别的能力,政府、学校就是利用学生纯真的天性,煽动他们参与到“国防献金”、“赤诚报国”的狂热中,形成“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局面,中小学生不应对战争狂热负什么责任,日本政府、校方、新闻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朝日新闻》虽未公开放弃“不偏不党”的宗旨,但是,其报道无不以违背事实的内容、富于煽动性的语言,指责中国士兵“卑劣”,“非法”“挑衅”日本在华北的“合法”“驻兵权”,迫使日本不得不诉诸武力,维护“正当”利益,倾向性显而易见。

  二、《朝日新闻》发起的“铳后”支援活动

  《朝日新闻》不仅大量报道“国防献金”的典型案例,还直接倡议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军用机捐款运动”。该社认为,作战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日本战机数量少,影响了前线军队的战斗力。以日本现有的经济实力,政府很难再拿出资金制造战机,这就需要国民挺身而出,为国分忧,踊跃捐献,实行“航空报国”,“现在时局处于关键时期,更需要举国一致。朝日新闻社坚信这个活动必定得到国民的热情支持”。

  由《朝日新闻》社发起的“军用机捐款运动”,立即得到日本各界响应。翌日,就有读者将捐款送到报社,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甚至无暇用餐。“仅东京市内21日下午捐款突破15400元,学生、职员、工人、家庭妇女等,积极响应捐款运动,表达国民真实感情”。“军用机捐款运动”与之前的零星捐款不同,指向性明确,捐款数额大,出现了捐献巨款大户,如:“大日本电力社长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元,以公司名义捐款2万元,以帝国电力名义捐款5000元,合计捐款26000元。日产汽车5000名职工捐款2000元”,“东洋纺织会社捐款5万元,该社职员捐款3万元,兵库县阿部孝次郎捐款2万元。截止到今天4点,东西两社共收到捐款44万21341元65钱。大阪制钢株式会社又捐款1万元,松下电器株式会社社长松下幸之助个人捐款1万元,该社职员捐款5千元。这样的巨额捐款接连出现,截止下午6点,捐款数额突破50万元”。有日本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认为“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松下电器公司的巨额捐款,不是“贡献社会”,而是支持了侵略战争。

  《朝日新闻》开辟了“军用机捐款活动”专栏,详细报道“防空报国”中的“典型”事件,引发更多人争相效仿。“妈妈带着5岁小孩儿立花良文,将从婴儿时候起积攒的零用钱200元捐献出来。美术馆捐款7000元。画家将在秋季展览结束后,贩卖作品,估计可以得到数千元款项,将这笔钱全部捐献出来”。《朝日新闻》每天公布捐款数额增加的状况,营造浓厚的“防空报国”氛围。自发起“军用机捐款运动”到31日北平沦陷,短短的十天时间里,全国“军用机捐款达290万6825元80钱”。截止29日,报社还收到“捐给在满、在支慰问金达71351元93钱”等其他用途捐款。

  《朝日新闻》发起的“军用机捐款运动”,唤醒了更多人“铳后”支持战争的“灵感”,有人提出为出征中国东北、华北的士兵捐款。日本“人道会”还发起“为华北军马募捐的活动”。他们认为军队出征中国,不仅将士辛苦,军马也日夜奔波劳顿,需要更多的照顾和营养,应有专款来慰劳军马,使骑兵能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政府的煽动下,不明真相的民众给出征士兵写慰问信、制作慰问袋、到神社祈愿,慰问伤兵和出征士兵家属等,据《朝日新闻》报道,“从全国各地寄到陆军省的激励士兵的电报、慰问信、明信片如雪片飞来,在副官房长官桌子上堆积如山。当局深深感到铳后支援的厚意”。日本中小学统一安排写慰问信,作慰问袋,“品川府立第八女子高中学生们制作了2800个慰问袋。第一节课全体学生给北支士兵写慰问文,18日是星期天,全体4、5年级学生到校,制作了1900个慰问袋,准备19日分发给学生,将自己慰问文放入包含申请的慰问袋中”。“淀桥区府立第五女子高中1100多名学生,为表赤诚,做了1900个慰问袋。慰问袋里装了栗羊羹、水果蜜豆、铅笔、慰问文、慰问画等。每个慰问袋价值85钱”。《朝日新闻》的报道,使疯狂的“报国”热进一步升温。

  在“举国一致”“赤诚报国”的狂潮中,在家“相夫教子”的妇女,也走上社会,以各种形式协助战争。日本爱国妇人会会长本野久子表示,“在重大时局时刻,爱国妇人会高兴地加入举国一致行列,举全体会员之力,为航空报国贡献力量”,各妇女团体组织家庭主妇参拜神社,为日本官兵祈福,“为祈愿北支及驻满士兵武运长久,爱国妇人会19日上午10点参拜明治神宫。在爱国妇人会本所邻保馆工作的220名女工作人员,在馆长带来下,一同祈愿武运长久”。“7月31日,《朝日新闻》报道了东京妇女走上街,缝制“千人针”。妇人会还到医院慰问伤员、看望出征士兵家属,免去士兵的后顾之忧。

  还有人主动请缨入伍参军,“日本学生航空联盟关东、关西两支部操作部中取得二等操作员证书的14名学生,向陆军大臣提出‘北支事变从军申请’,要求成为我国第一批空中义勇军”。后备役军人则要求到前线。如:“三重县后备海军特务少尉50岁的名古长藏表示,现在正在电信科工作,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电信业务熟练,且无后顾之忧”,表示愿意为战争出力。

  总之,自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朝日新闻》利用其第一大报刊的地位和影响,迅速做出反应,报道事变及其发展。其间有大量歪曲事实、带有煽动性的报道,鼓动国民“铳后”“报国”。《朝日新闻》发起的“军用机捐款运动”,直接支持了战争,协助了日本政府扩大战争。

  三、“赤诚报国”热引发的思考

  1930年代,《朝日新闻》作为日本最著名的平面媒体,在卢沟桥事变后,通过有选择和倾向性的报道,引导民众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为举国的战争狂热推波助澜。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赤诚报国”与媒体煽动、与近代以来的“神国”观念,“忠君爱国”等灌输有密切关系。明治维新后,日本虽然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是,“神国”、“忠君爱国”等封建意识形态不仅没有受到批判,反而不断强化。日本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教育敕语》等,向国民灌输日本是“神国”、“国体优越”等观念。为天皇“尽忠”是武士道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普通国民最高之道德要求。“神道”、“武士道”构成日本国民道德的两大支柱。政府要求国民“效忠”天皇,践行“臣民之道”,受到军国主义的毒害。

  诚然,在战争环境下,《朝日新闻》记者一时难以弄清真相在所难免。但是,媒体的价值就在于其报道的真实、客观,但是,《朝日新闻》的报道有明显的情绪性,煽动民众战争情绪,“北支事变爆发以来,国民爱国赤诚谱写了无数的军国美谈、恤兵佳话,陆军当局向陆军省新闻班和相关媒体发出倡议,收集本次事变中出现的义士、烈妇、笃志者的事迹,通过报纸、电台、杂志等广泛传播”。《朝日新闻》每天大量刊载中国“挑衅”日本“合法”的“特殊利益”的新闻,刊登各界以“国防捐款”、做慰问袋、神社祈愿、缝千人针等的消息,特别是关于中小学生、年迈老者捐款的报道,指向性显而易见。

  《朝日新闻》在日本媒体中属于相对客观、公正的,连这样一份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报刊,都充斥着片面、歪曲和煽动性报道,其他媒体的倾向就可想而知了。

  日本政府及其控制的媒体是战争狂热的始作俑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民众被政府欺骗了。正因为如此,战后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发动侵略战争的是少是军国主义分子,中日关系要“向前看”、“你们已经陪过不是了。不能天天陪不是,是不是?”希望中日两国能够超越历史,体现了中国人的宽广的胸怀。

  然而,中国人的大度不能成为日本政府不反省,民众不反思战争责任的理由。日本民众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是主动还是盲从,他们的所谓“报国”给侵华士兵以巨大精神支持,客观上助长了侵略战争。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同时,他们也曾协助过战争,虽不是主要责任者,也需要对战争进行反思。试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长达八年之久,没有国民的支持将如何持续下去?当然,随着战争长期化,造成日本国内物资紧缺,衣料、砂糖、火柴等基本生活用品,都需要凭票供应,由于生活窘迫有人开始厌战,这与日军胜利时的“爱国”狂热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战后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有浓厚的“被害”意识,缺少对“加害”责任的必要自省和反思。在日本,无论是战败纪念日的报刊还是电视专题节目,无不以强调日本人遭受的战争之苦,很少思考引发战争灾难的原因,以及侵略战争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灾难,有意淡化或者回避战争性质。在战争问题上,必须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真正吸取历史教训。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政府必须深刻反省,普通国民也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