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十七年的治国之路:没有子弹就不能生存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1994年7月8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逝世。接班人金正日在丧礼结束后宣布,要为父亲守孝3年。守孝期间,金正日实际全面主持朝鲜党、政、军工作。

1997年10月8日,金正日结束守孝,出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他去世后,朝鲜发布的讣告称:“金正日同志以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开辟的主体革命伟业代代相传为毕生使命,他是领袖最亲近的同志也是最亲密的战友,他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

克服困难发展经济

金正日主政之初,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加上连续遭遇自然灾害,朝鲜经济面临很大困难。1995年、1996年,朝鲜连续两年发生严重水灾,1997年又遭受到旱灾,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金正日号召发扬抗日游击队“苦难行军”精神,并把慈江道树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号召全国人民学习。

1998年,金正日提出“建设强盛大国”的目标,着重发展电力、煤炭、冶金和铁路运输业等,朝鲜的经济困难得到缓解,1999年开始恢复增长。2002年,朝鲜出台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当年9月,朝鲜设立面向中国的新义州开发区,10月,又设立面向韩国的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园区。2003年,朝鲜把农民市场改为“综合市场”,允许销售轻工业产品。从2004年1月起,农业部门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试点,工业部门也开始实行一些新措施,包括降低企业对国家的上缴金额等。这些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力。

近年来,金正日不断视察企业,仅2006年11月就视察了江原道的元山牧场等企业。在视察中他强调,既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也要大胆主动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并通过研究把这些先进科技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朝鲜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已成立国家经济开发总局,制定“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制定了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框架,并“展示了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景”。

金正日还倡导“先军政治”路线。“没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没有子弹就不能生存。”他在多个公开场合说:“先军政治就是万能宝剑。”每年外出视察,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部队。朝鲜媒体在阐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时,都会引用金正日的一段语录:“我的构想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是,要在祖国的土地上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强盛大国,使任何敌人都不敢冒犯,使全体人民无忧无虑地幸福生活。”最近几年,朝鲜媒体称,朝鲜“已经在政治思想上、军事上跻身于强国行列,当前的主攻方向是建设经济强国”,同时强调,金正日的领导是“所有胜利和奇迹的决定性因素”。

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关键人物

执政17年来,金正日对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局势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关键人物”。

韩国现代集团名誉主席郑周永曾应金日成之邀访问过平壤,当时他特意把一件白衬衣交给老家的亲人,并告诉他们:“把这件衬衣挂在衣橱里,我有一天会回来穿它。”言外之意是对南北和解感到乐观。1998年,金正日同意郑周永再次访问平壤,且允许他赶着500头牛穿越“三八线”。此事被称为“群牛外交”,对朝韩关系改善起了推动作用。

2000年6月13日,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应金正日之邀访问朝鲜。这是半个世纪来北南双方首脑第一次握手。当时,朝方给予金大中的最高礼遇出人意料。当金大中抵达平壤时,金正日亲临飞机舷梯边迎接他,请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在离开机场时,金正日请金大中与自己同坐一辆车,并将主位让给了金大中。60万平壤市民夹道欢迎,欢呼“万岁”。6月14日深夜,金正日与金大中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二人高举双手的镜头成为如今各家媒体频频播放的经典画面。同年8月15日,朝、韩互派100人的离散家属访问团,双方在军事分界线两侧的攻击性宣传也停止了。朝鲜半岛局势走向和缓。

此后,朝韩关系继续升温。2007年10月2日至4日,金正日与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平壤举行了朝韩首脑第二次会晤。卢武铉和夫人各戴上一块罗曼逊手表,还带了9块作为礼物,其中一块是专门送给金正日的。罗曼逊手表产自朝鲜开城工业园区,该园区由朝韩双方共同开发和管理,是南北经济合作的象征。10月4日,双方在平壤发表《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表示将超越思想和制度的差异,把朝韩关系转变为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对此次首脑会谈的成果,卢武铉比喻道:“好比当初带了一包行李去,回来时用同一个包裹将成果打包,却多得装不下。”

2008年,李明博接任韩国总统,调整对朝政策,提出“无核、开放、3000”政策,即在朝鲜弃核和开放前提下,帮助朝鲜10年内将人均国民收入提高至3000美元。朝方强硬回应,全面否定韩新政府对朝政策。2008年3月6日,朝鲜批评韩新政府是“保守势力掌权”,“独裁政权的后裔”。朝韩关系陷于停滞。

2008年7日11日,一名在金刚山旅游的韩国女游客误入朝方军事禁区,遭朝鲜士兵枪击身亡。韩国随后宣布暂停韩国游客赴金刚山旅游项目。5个多月后,朝方宣布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事对抗的所有协议。2009年11月10日,朝韩舰艇在大青岛海域交火。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海域巡逻时,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50多人失踪。韩国认定是“朝鲜军方进行的鱼雷攻击”,遭到朝方坚决否认。2010年11月23日,朝鲜为“还击”韩国军队“炮击朝鲜领海”,炮轰延坪岛。朝韩关系恶化。

多次访问中俄

金正日成为朝鲜领导人之后很少出国,却7次访问中国。金正日去世后,2011年12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约见朝鲜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朴明浩时强调,金正日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金正日第一次访华是2000年5月29日至31日,这是他就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之后的首次出访。访华期间,金正日分别同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会谈之后,金正日指着摆放在大厅的一个2米多高的瓷瓶对江泽民说:“这是朝鲜专门制作高丽青瓷的著名专家花了3年时间完成的作品,特地带来送给您。说实在的,我一路上真担心它碎了。”访华期间,金正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观,访问联想集团的计算机生产厂,还站在一台电脑前询问“中国一般怎么上网”、“用专线还是拨号”等问题。

2001年1月15日至20日,金正日第二次访华,主要到访地是上海。朱�基总理为金正日举行晚宴。在上海,金正日参观了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张江高科技园区等企业。面对上海崭新的城市面貌,金正日坦言,上海与他18年前见到的相比,除了黄浦江涛声依旧之外,其他地方都“故迹难寻,焕然一新”了。

2004年4月和2006年1月,金正日又两次到访中国。2006年那次,他到了广州、珠海、深圳、武汉等多个城市,参观了涉及农业、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返回北京后,金正日还在胡锦涛主席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010年5月3日,金正日第五次访华。前一天,载着199名朝鲜版《红楼梦》演员的专列先期抵达丹东。如此超大阵容,创下近年来国外演出团体来华人数之最。会谈中,金正日对上海世博会成功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青海玉树地震所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亲切慰问。

当年8月26日,金正日第六次访问中国,并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参观考察。他参观了父亲金日成的母校——吉林市毓文中学,并表示:“吉林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次故地重游,看到这里的巨大变化和喜人发展,深受震动,感触很多。”

2011年5月20日,金正日最后一次访华,行程从中国东北一直延伸到江南,在北京、黑龙江、吉林、江苏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时间长达7天,因而被外国媒体称为“马拉松式访华之旅”。金正日此次访华,在东北地区的首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其间经停哈尔滨,之后来到吉林省长春市。这些地方,都曾留下其父金日成的足迹。人们将他的这次访问称为“沿着金日成足迹的考察”。

除了中国,金正日只访问过俄罗斯。2001年7月26日至8月16日,金正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同普京就经济合作和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后两国首脑发表了《莫斯科宣言》。金正日还在新西伯利亚向父亲金日成的救命恩人雅科夫家属赠送了礼物。当地官员说,金正日是一个开朗的人,“他和我们的乐队一起高唱俄罗斯民族歌曲”。2002年,金正日再次访俄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参观了海港、商场和一个面包店。他用俄语向普京打招呼,两人亲切拥抱。金正日说,自己对俄罗斯的4天访问“百分之一千的满意”。2011年8月20日至25日,金正日第三次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一对一”会谈。会谈后俄方宣布,金正日称朝鲜愿意在无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六方会谈,并在复会期间暂停生产核材料或进行试验。双方还商定,俄罗斯将过境朝鲜铺设管道,向韩国出口天然气。

接见美国特使

金正日主政期间,美国和朝鲜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几位美国“特使”的平壤之行却十分引人瞩目。

在克林顿政府后期,美朝关系趋于改善。2000年10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平壤。在短短的3天行程中,她与金正日一共举行了两次共计6小时的会谈,并在平壤体育馆一起观看了大型文艺演出。在会见中,金正日对奥尔布赖特说:“我很高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崭新的事件。”握着金正日的手,奥尔布赖特说:“我也很高兴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当时,双方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但金正日提出了一项详细的结束导弹发展计划和中止导弹技术扩散的协议。奥尔布赖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次访问被视为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美朝关系的“高峰”。

2001年布什入主白宫后,逐渐改变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接触政策,并把朝鲜称为“邪恶轴心国”之一,美朝关系陷入僵局。小布什仅在2002年派特使、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进行了为期3天的平壤之行,但没有任何收获。

2009年8月,美国派前总统克林顿为特使来到朝鲜,进行外交斡旋,争取朝方释放两名因“非法入境”而被扣押的美国女记者。克林顿转达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致金正日的口信,金正日对此表示感谢,并对克林顿的来访表示欢迎。当天,朝鲜国防委员会还在平壤百花园迎宾馆为克林顿举行了欢迎晚宴,金正日出席了晚宴。朝鲜媒体报道说,晚宴是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的。

2010年,前总统卡特作为特使访问朝鲜,目的同样是“捞人”——带走因非法入境而被朝鲜判处8年劳动改造的美国公民戈梅斯。朝鲜中央通讯社称,卡特以美国政府及他本人的名义,就戈梅斯非法进入朝鲜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朝方向卡特表示,愿意重开六方会谈。但卡特访问朝鲜时,金正日并未与之见面。

除了几次特殊的“特使外交”之外,朝美之间的波波折折一直与核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正日曾与克林顿政府于1994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签署了《朝美框架协议》。其核心内容是:朝鲜放弃核计划,作为交换,美国作出两条承诺——一是2003年前,美国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在核电站发电前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作为取暖发电燃料;二是谋求最终实现美朝外交关系正常化。

2002年是《朝美框架协议》签署的第八个年头,但协议的执行情况很不好。金正日发现,不仅两座轻水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慢得出奇,美国情报部门还宣称掌握了朝鲜在国际市场上采购核技术的证据。小布什政府还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名单。2002年10月3日,美国甚至派出助理国务卿凯利,赴朝鲜追究所谓的朝方“违约”责任。所有这些,都坚定了金正日要尽早拥有核武器确保自身安全的决心。

金正日从来都是以“超强硬”对付强硬。2002年12月22日,朝鲜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设备,并驱逐监控人员。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国际社会一片紧张的气氛中,金正日一步步亮出了他的策略目标:朝鲜要迫使美国直接对话,在外交上,实现朝美关系的正常化,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在经济上,作为朝鲜弃核的交换条件,美国必须向朝鲜提供燃料、粮食和资金援助。2003年4月,朝鲜甚至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

在金正日的策略面前,美国终于变“不谈判,不交易”为“准备打,也准备谈”。但对话的方式要变,不是“朝美对话”,而是“国际对话”。2003年8月1日,在中国的推动下,朝鲜表示同意参加由中、美、朝、韩、俄、日共同参与的“六方会谈”,并希望在“六方会谈”框架内举行朝美双边会谈。

2005年2月10日,朝鲜突然宣布已经拥有核武器。几个月后,美国以朝鲜涉嫌“伪造美元”等为由,对朝实施“金融制裁”。金正日反应强硬,2006年10月9日上午,朝鲜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爆。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多方努力,六方会谈有望重启。但金正日的去世,使会谈前景出现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