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为什么白起必须被叫停继续进攻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白起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又杀人盈野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将,很多人对他后来的遭遇抱有同情与遗憾。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长平之战后,一心要继续攻克邯郸的白起被秦王叫停了进攻,导致赵国灭国时间向后延长的几十年。但那段历史真的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吗?
目前,我们关于长平之战的最早期记录,基本来自于《史记》、《战国策》和《吕氏春秋》。想要最接近事实的看清历史,就有必要对这三本典籍的年代背景作一番了解。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距离长平之战超过150年。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根据其生卒年(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推断,距离长平之战超过180年。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距离长平之战只有40年左右。
对于史书中的记载,我一向赞成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述结合当年的实际社会状况,去发现完整真实的故事。
在汉以前,先民用于记事的方法,不外乎壁画、甲骨、青铜铭文、竹简、布帛。时间越早,记载方法越简陋,记载的内容也越少,加上那时的语言体系并没有如今丰富,就算记录的人吹翻天际,你也很难佐证;
在战国时期,各家记事都会偏向自身。同一件事,在不同国家那里,表述可能就相差万里。关于长平之战的具体详情,《史记》和《战国策》距离事发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必定是根据以前战国各家的记述采集编纂而成,具体采用那一个叙事版本,如何重新讲述内容,完全由作者个人偏好决定。
成书之后,经历的几千年的变动,这些典籍保存不容易,必然会被人不断的重新抄写或者编纂,如果中间再有遗失,真相更是会被掩藏;运气不好,再碰到那种文化痞子,还会改头换面,塞进自己的理解。
长平之战前,秦异人已经在赵国当质子,吕不韦也开始了他的奇货可居的计划,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两都算是长平之战事件的亲历者。所以关于长平之战记载的的可信度,如果不考虑更晚后世对这几本书的篡改,《吕氏春秋》是要超过《史记》和《战国策》的。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之间。事情的具体起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上有过具体记载。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攻赵。赵使廉颇将……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
其中,公元前262年赵国接收上党到公元前260年秦国重新进攻收回上党,中间隔了两年,可以说是决定历史走向最重要的两年。由此也造成了后世很多学者对长平之战持续时间的争议。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乘飞龙上天……冯亭垂涕不见使者……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上党是一个郡,有十七个县城,虽然冯亭将它献给了赵国,赵王也大手一挥,告诉所有人,这地方我收了。可空口白话,秦国不可能承认。在赵王决定接收上党之际,必然要派军队进驻上党,同时安排了廉颇驻军长平。
被冯亭戏耍,又被赵国摆了一刀,秦国会忍两年再突然发动长平之战吗?那时候的秦昭襄王已经从母亲和舅舅手中收回权力,意气风发,绝不可能吞下这样的苦果。
真实的情况,必然不可能是秦赵双方在睡大觉,而是从公元前262年开始,双方在上党、长平一线对峙,互相较劲,逼迫对方服软。
意气风发的秦王估计不会想到,上台才六年,实际执政只有四年的赵王丹不管是藏在血脉里的暴躁贪图好处,还是想在国内竖立权威,都退缩不得。
在大战发生之前,双方一直在不断的增兵,中间不然会随着试探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
一开始,秦王估计只是想着捞一票,没动过直接灭国的念头,结果随着事态发展,局面进退不得,越发失控了。
双方在前线投放的军队数量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的历史编写者,从来都有一个坏毛病,随军的民夫,是不计在大战人数里的。因此,即使直接作战人员的数量有水分,但实际动员的人数绝不会少。每天需要的军需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无论秦还是赵,在其他方向上,都有虎视眈眈的对手,原先防卫部署肯定不能妄动,需要重新从全国征召兵员,还要征调足够的军粮。两年多对峙下来,对于国力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秦国虽然属于国力强盛的一方,但不可能真的不顾一切的押上一切,所以,它要率先寻求改变,悍然发动了战争。可惜碰上了鸡贼的廉颇,不顾赵国国内实情,一味固守。
此时的赵国同样被逼到了墙角,廉颇的消极抵抗让后勤保障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地步。
于是,就有了大家熟知的历史典故“纸上谈兵”。
个人觉得赵括是比较冤枉的。我们只是站在后世的角度,知道了战争的结果,才貌似理所当然的讥讽赵括。但全程看一下他在前线的表现,至少没有什么出错的地方,最后甚至死的很壮烈。
战争总会有输有赢,就看谁的实力更强,谁的临场发挥更好。秦国并不是确定,只要换上赵括,它就必胜。在赵括之前,可是出了不少刚出山就震惊天下的名将:孙武、吴起、孙膑等,包括赵括的老子赵奢,也是一出马就赢了阏与之战。万一钓出来的赵括不是青铜,是吃人的怪物呢?
那为什么范雎还要坚持使反间计,说赵括比廉颇强呢?更多的原因,其实是看重了赵括积极进取的战争思想,想早早对决,快点结束战争。双方长期纠缠在一起,进退不得。万一其他五雄动点坏心思,双方就算都给别人做嫁衣裳了。
战国时候的人可没有春秋时期淳朴,赵国君臣全都是蠢货,没一个看出流言有问题?只不过刚好戳中了他们同样速战速决的心思,才有了临阵换帅之举。
但最初的时候,赵王想要推上去的人选并不是赵括,只是其他人都觉得仗不好打,一个劲往后退缩。既然赵括自己也愿意,那只能是他上了。
在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赵国大败,被坑杀降兵无数,但同样的,秦国在大战中也是死伤了二十多万人。
长平之战后,到底能不能立即打邯郸?
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扩张战果:命王龁率一军攻占赵国的皮牢(地名);命司马梗率一军北上,夺取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帅大军准备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
秦军东取武安、西取皮牢、北占太原的时候,韩国、赵国都异常恐惧。赵国与韩国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王建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
《史记·秦本纪》: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只要还有点思考能力,就知道这一段有多不靠谱。秦国的史官不会这样记载:我们的丞相范睢被赵国的使者说服,因为害怕白起功劳太高,回来以后因为魏冉的事情报复他,所以向秦王进谗言;而我们的的大王嬴稷害怕白起功劳太高,功高盖主,所以不让他带兵消灭赵国?
而那位史官居然把苏代游说范雎那么阴私的事情放进《史记·秦本纪》里面,让人误导这就是秦国君臣决策的依据。如果秦国君臣就这点水平,早就被人灭了。
灭不灭赵国,这绝对是一件大事,赵王为什么接收上党,司马迁都花了大量笔墨,没道理秦国君臣那么大的决定不在朝堂上讨论,就凭范雎一句话?暗地里嬴稷和范睢也许有阴思,但明面上,要拿到朝堂上讨论,必须要给人足以信服的理由。
要知道,后期的秦可是统一了全国,留下关于自己的史料肯定要比被灭国的赵国的可能性大。可是《史记》上没有关于这一段的记载,采用的说法完全偏向赵国。
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很难说这样的理由是司马迁写的还是后世人动的手脚,但留下这种说法的人对于秦国或者秦朝绝对包含了极大的恶意。采用阴暗心思解释长平之战后秦国退兵的理由,无非就是抹黑秦国。
不论是首先发动战争,还是使用反间计激将赵国临阵换将,无不说明秦国也是难以忍受巨大的消耗了。
对峙三年,其他国家基本都在观望,等着秦赵两败俱伤;但一方倒下之后他们还能坐看胜利的一方收割所有好处?
在长平之战发生之前,并没多少年,曾经就发生过五国伐齐,要不是当时田单神人附体,齐国早就没了。
白起作为军事将领,可以不考虑几国再次合纵攻秦的可能,但国家都是嬴稷的,他必须要考虑这样的风险;范睢作为丞相,国力还能支撑多久,作为穿针引线把控大局的人物,必然比其他人更清楚。
《吕氏春秋·应言篇》“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的说法,不但确认了长平之战的持续时间,也侧面说明了秦王决定退兵的理由。
很多人都会故意忽略粮草对秦国方面的影响,以阴谋论来为长平之战后白起被叫停继续进攻喊冤。但怎么不想想,如果粮草充足,不用死伤多少士兵的情况下,轻轻松松就把赵国拖垮,不是更合理吗?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可是不断把部队拉过去轮换的;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明明可以摧枯拉朽,却短时间就收兵了。为何两场战争的选择不同?当时所处的国际情势不同罢了。
另外,长平之战后,不能继续再战,还可以从战争发动的时间来印证。
长平之战的大战发起时间在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用的都是前期的存粮,所以急于发起战争,结束战争;而邯郸之战的发起时间在公元前259年10月,新粮刚收获上来,又能支撑再战。
有人会用一年之后,秦国又发动邯郸之战来反驳前一年被叫停战争是错误决策。要知道,之所以会在那时发起邯郸之战,主要还是赵国战败却不想承认战败协议,还在和其他国家勾连,但这时秦国跟赵国都在派说客在各国间游说,别的国家都没给赵国准信。
赵国的举动等于打脸秦国,在粮草补足,人员修整到位的情况下,秦国携长平之战胜势,单挑赵国,问题并不会太大。问题出在了胆大包天的信陵君和春申君,直接越过自己国家的国君,出兵支援,内外夹击之下,造成了秦国战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