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8年,距离“渔阳鼙鼓动地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曾经“九重城阙烟尘生”的长安城,又开始随着春天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这一年是唐肃宗乾元元年,安史之乱仍在继续,大明宫却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于是,那一天“下班”之后,他的同僚们就收到了一首名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七律: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贾至,时任中书舍人,也就是负责起草诏令、旨意的官员,虽然品级只是正五品上,但因为能够第一时间知道朝政的大事小情,算是一个很有权势的职位。
贾至对他的工作很满意,所以他志得意满地写下“朝朝染翰侍君王”,就是在表明:我这个工作很重要,每天都要饱蘸笔墨,替皇帝书写指令。
当然,贾至只是一个三流诗人,他的诗写得虽然挺好,但放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就不太够看了。这不,他的“两省僚友”里,很快就站出了一位大佬,他说:“我也写了一首《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请指教!”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在唐朝,“和诗”的操作不要太多,通常是“和意不和韵”,所以这位大佬的诗,和贾至的诗不用同一个韵,但结构相似——
皇宫当中,无法用公鸡报晓,但有专业充当闹钟的“鸡人”,在他们的传唱声中,大明宫的早晨开始忙碌起来。
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各地前来朝拜的使者对着皇帝恭敬下拜。太阳刚刚升起来,日光洒在金铜仙人的手掌上,熏香腾起的烟雾围绕着衮龙的图案,仿若腾云驾雾。远景、近景、特写都照顾到了,这流畅的画面衔接,即使是最优秀的导演都会自愧不如。最后大佬说:我也要去裁五色纸,写今天的会议纪要……哦不,是今天的诏书啦!
王维秀完了他的作品,众人纷纷叫好。这时候,中书省又站出一位右补阙——这个官职是从七品上,负责供奉讽谏,他说:“我也写好了一首《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请各位领导指教!”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有了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后,这首诗乍一看,似乎不那么出彩。
但如果说王维的诗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纪录片,那么这首诗就是浪漫瑰丽的仙侠电影,用字、用韵、对仗,都充满着浪漫的情怀。
金阙、玉阶是宏大而庄严的物象,于是用万千修饰;剑佩、旌旗本也庄严,却要用花、星、柳、露去陪衬,显得非常特别。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道:和此诗者,岑诗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
是的,这位右补阙,名叫岑参,另一位大佬。田园诗的当家人和边塞诗的骨干力量都出场了,接下来还会有惊喜吗?
门下省的一位左拾遗微微弓着腰,低声说道:“我这里有一首《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写得不好,让诸位见笑了!”
拾遗的工作跟补阙差不多,但是职位要低一级,只有从八品上。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左拾遗这个不起眼的官职,却已经是他迄今为止职业生涯的巅峰。
这时候他的心情很轻快,就像那铜壶里的滴漏声一样空灵,就像那暖风中飞翔着的燕雀一样高昂,就像那萦绕在袖间的香气一样美妙。
他巧妙地拍着贾至的马屁,口气是那样地自然,完全不见阿谀奉承的痕迹。
他说,你们贾家父子两代都掌握制诰的要职,连陛下都夸“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真是无上的荣耀啊!
他歌颂着贾至,歌颂着大唐王朝,歌颂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春天。
他的眼中隐隐有着泪光,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两年之前,在同一片土地上,那个“国破山河在”的春天,那个“江头宫殿锁千门”的春天。
他是杜甫,他写在诗里的,不仅仅是寻常的歌功颂德,分明还有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意!
贾至不会想到,他随手写下的这首诗,会以这样的方式,与三位大佬的作品并传后世,成为一段佳话。
如果说“抛砖引玉”是一句客套话,在贾至这里,却成为了现实:一块品相不错的青砖,引来了三块绝世美玉。
王维的“玉”,胜在气势磅礴;岑参的“玉”,妙在想象富丽;杜甫的“玉”,绝在格律严谨。
有人说,天才总是“扎堆出世”的,而这样扎堆的情景,总会让我们喜闻乐见。
也许,我们要感谢贾至,是他的一首无心之作,让大佬们聚在一起,成就了不一样的灵魂碰撞。
公元758年,盛唐诗坛的余韵里,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妙风景。
作者 | 小诗妹
来源:诗词中国2012”(微信ID:shici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