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红苕”进入巴蜀的内幕故事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江津区白沙古镇,据说这里有曾县令的德政碑,但石碑文字被毁,难以考证

现在普通百姓菜篮子里的寻常物,当年成了巴蜀大地的救命粮——两百多年前,是谁将红苕这一外来物种引进巴蜀大地的?他为什么要引进红苕?

入档理由

本月8日,“2010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吸引了上百位身家亿万的老板参与。杭州著名农产品公司秀山美地董事长余向东透露,该公司将投资两亿元,在重庆建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专作红苕加工,产品销往全球。

红苕是何时被引进,并成为重庆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最近出版的《品读江津系列》中,讲了一个“红苕菩萨”的故事:245年前,江津粤籍县令曾受一因遇大旱饥荒,派人到粤地购红苕种苗回川栽植,缓解了饥荒,并使红苕扩及全川以至西南诸省。红苕由此成为重庆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曾受一也因此被江津人称为“红苕菩萨”。

一身是宝

红苕曾是半年粮

红苕是我市主要旱粮作物,学名甘薯,也有叫红薯、白薯、地瓜、蕃薯的,其环境适应性强,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单种也可套种。据悉,秀山美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丰都首期投产的50亩红苕园已出产紫薯,供不应求。

在农村生活过的市民都知道,三四月份,各家便开始选个头适中、没有黑疤的红苕下地育苗。然后掏土沟,待下雨后,将红苕苗插进湿土坎。很快,红苕苗就长成绿油油一片。农历霜冻前后,用锄头掏开土沟,泥土中的红苕一窝窝显现,亩产达数千公斤。农民将红苕挑回家后,一般窖藏或晒制成红苕干、磨制红苕粉等。

红苕最简单的吃法就是直接蒸熟吃,或把红苕切成块和玉米糁或大米一起煮熟吃,称为红苕饭。其余吃法还有蒸红苕馒头、烙红苕饼子等,偶尔也把红苕切成丝,油炸后佐以青油和食盐等当菜吃。有时,农民还把红苕藤长得最嫩的部分茎蔓炒吃或做成咸菜。红苕还可磨制淀粉做粉条,即如今火锅馆里的苕粉。

重庆甘薯研究中心主任张启堂介绍,红苕一身是宝。民国版《江津县志》记载:“富于淀粉与糖份,赤者尤优,可代米食,又可为造酒、醋及酱油之原料,藤与叶可饲豚”。

30年前,农村口粮短缺,红苕几乎一年到头都是主食,有“红苕半年粮”之说。在农村当过知青的市民陈易介绍,当时,他在渝北大湾下乡,吃腻了红苕,每天饭前都要去食堂溜一圈,光从锅盖上盘旋的烟雾就能判断出当天煮的是红苕饭还是白米饭。某天不吃红苕光吃白米饭,大家就高兴得手舞足蹈。

亲自示范

引种红苕解饥荒

红苕在我国及我市出现多少年?是怎么引入的?民国版《江津县志》载,“是时番域之苕,川中无种,公遣人市诸蕃舶,导民种法,由津延及外省,利赖至今。”这是西南各地关于红苕的最早记载。

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津3年大旱,水稻、小麦几乎颗粒无收,饥荒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来自广东的江津县令曾受一提出引栽良种作物,修水利等治县方略。为解决民众饥荒,曾受一想到了家乡的舶来物——蕃薯。

番薯即红苕,原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红苕传入欧亚。明万历初年(1573年),福建长乐华侨陈振龙从菲律宾吕宋岛买得几尺苕藤,带回试种,红苕进入我国。万历22年(1595年)福建大旱,陈振龙儿子陈经伦向福建巡抚力荐全省种植,红苕迅速传遍福建和广东等省。

蕃薯刚引入我国时,因亩产高、香软微甜,大受欢迎。一些吃惯细粮的富家子弟图新鲜,纷纷追捧舶来的蕃薯,曾导致蕃薯身价一路走高,种植面积扩大。但身处内陆的巴蜀,当时还不见蕃薯身影,江津引种能成功吗?

曾受一派人从广东老家引进蕃薯,先与妻子一起躬田栽种,身先士卒,积极推广栽种良方。引种头年,蕃薯大获丰收。清朝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番薯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江津基本解决饥荒,百姓欣喜若狂。川内各地纷纷效仿引种,红苕很快成为西南各省主粮。

红苕养人

促进巴蜀大发展

江津是重庆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全市现存祠堂、会馆多达五六十处,这些都是当时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见证。西南大学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说,别小看红苕,正是它留住了客家人等移民,促进了江津以至四川大发展。

江津的自然条件适合红苕生长发育,加之江津官民精心培育,红苕产量不断增多。清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蕃苕除自食外,还向重庆、长寿、涪州等地输出,每岁约计千万斤。”《江津县农产经济调查表》列,1941年,全县红苕种植达26.5万亩,总产1.06亿斤。

蓝勇说,经明末清初战乱,巴蜀境内一度仅余九万余人,以后百余年间,巴蜀人口猛增到776万人。除了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因素,人口猛增背后是粮食的同步增产。乾隆时期,虽数次灾荒,全川人口仍高速增长。若不是先后引种蕃薯和玉米,巴蜀哪能续接这么多香火?

专家认为,红苕在江津广泛推广种植,首先是因江津地理环境与江浙、湖广相近,气候适宜,适合红苕生长;其次,江津客家等移民众多,插旗占地为业,广种红苕,解决一家人的饥荒问题,效果明显,全川人特别是移民纷纷效仿引种。

乾隆版《江津县志》有载:“薯芋皮薄色紫,茎叶蔓延生,今川省多种之者,宜于沙地。先是闽人商于西洋来……其物易蕃而不费力,种之以佐五谷,是亦治生之一端也。”由此可见,江津人早对蕃薯了如指掌。乾隆51年(1786),清廷颁布诏令,全国推广种植红苕。

世代祭拜

感恩“红苕菩萨”

解放前,江津城内四处皆有叫曾公祠的亭庙,江津人有不拜菩萨拜曾公的习惯,管他叫“红苕菩萨”,世代祭拜感念其厚恩。

曾公即江津县令曾受一,字正万,号静庵,生于1710年,卒于1786年,广东东安县人。曾公出身农家,聪颖好学,赴京会试,赐授文林郎,后来四川任江津等县知县等,曾升任重庆府知府,署理东川兵备道。

曾公任职江津,平息匪患,劝学劝农,修县志、建城垣等,政绩卓著。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津大旱饥荒,他首创“救命会”,带头捐俸禄赈灾民,激励百姓生产自救。更重要的是,他派人到粤地采购番薯苗,并偕夫人躬身下田教百姓栽植,使红苕扩及全川以至邻省,被百姓称为“红苕菩萨”。随后,曾公还派人到江浙购回桑苗蚕种,力倡栽桑养蚕,劝民储粟备荒。仅几年光景,江津面貌大变。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公告老还乡,江津县民筹二万银相赠,希望清廉的他回家复购田产。曾公执意不受,江津县民坚持把款汇到他的家乡。曾公启程回家时,上千江津县民相送,远至重庆,泣不忍别。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三月初八,曾公病逝。曾公博学经史,著述等身,为当时理学名士,《广东通志》把他列入《儒林传》。江津文史家余勇说,江津各界建有清廉祠、德政坊等数座,统称曾公祠,以缅怀其业绩。解放后,曾公祠陆续被毁,今已不可寻。

相关链接

重庆外来农作物

“群芳谱”

我国现有50多种外来农作物,绝大部分重庆都有。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玉米传入重庆。

●马铃薯亦称洋芋、土豆、山药蛋等,原产南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奉节县志》记载,清初即种植洋芋。

●花生原产美洲,我国最早记载见于元末明初贾铭的《饮食须知》。18世纪以后,花生传入巴蜀地区。

●向日葵亦称西番菊、迎阳花、葵花等,原产北美。在中国种植最早见于1621年(明)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88年(清)陈淏子《花镜》始称向日葵。清初传入巴蜀大地。

●辣椒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产中南美热带地区,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甘肃、陕西等地;经海路引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明)高濂《遵生八笺》(1591)最早见辣椒记载。辣椒一名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四川人在辣椒传入前,多吃花椒。

●南瓜别名番瓜、饭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产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见于贾铭的《饮食须知》。

●番茄亦称番柿、六月柿、西红柿、洋柿子等。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带。我国最早记载见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上世纪初才大量作为食物,以前为观赏植物。

●烟草原产中南美洲,已有1500多年使用历史。我国最早记录烟草的文献是(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抗战时期传入重庆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