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有什么传统风俗(中秋有什么风俗传统)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谢邀!在我的记忆中,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那些年,除了过年,一般的节日就如普通的日子一样过去了。即使过节,也是那样简朴。记得刚刚回乡务农的那一年的中秋,我是在漳河的二干渠上度过的。因为天旱缺水,庄稼眼看着快干死了,要知道那是稻谷最后一回的“黄谷遛”(就是让水在田里过一遍),如果这个“遛”不赶上,产量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队长安排了我和其他十几个壮年劳力,到漳河渠看守放水,丝毫不敢马虎,每一个涵洞都要把守好。一捆稻草铺开,再放上一块布单,就在那把守。铁锹就是枕头。
那天晚上天色微阴。我心里知道今夜的月亮一定很圆很圆,望着月亮半遮半露,时隐时现的模样,我感觉她就像一个羞涩的姑娘。月色微明,我也思绪难平。想到那些比我大的哥姐们,每到这个月圆的日子,再忙也会等到晚上,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相聚在月光之下。
姑娘家会摆上男孩子带来的月饼皮蛋,一家人围坐一起,随意的吃喝起来。男孩子一般送过两次“端午”和“中秋”了,就可以让媒人上门提亲,商量结婚的大事。一般的情况下,也是水到渠成。也是在那时中秋之后,不到两年,我也结婚了。
中秋节真是一个非常开的节日。这个季节里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按排。不论日子多么清苦还是多么富有,天上的明月总是眷顾着天下的有情之人,就在这个季节,就在这个月光柔和的夜晚团团圆圆,幸福吉祥!
借此机会,祝福我的头条中每一个善良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在我们这里(河南洛阳)主要是家人团聚吃月饼、吃团圆饭,在此之前,还有一些相关的铺垫活动,主要有串亲戚(俗称”走亲戚”)、晚上祭拜月神,也应算入中秋习俗文化之中。
虽然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但我个人觉得,很多地方都应该是大同小异罢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缘由的。
这个缘由就是它来源于我们先民对农耕文明、农耕生活的智慧总结,是中华传统农耕活动、农耕文化的产物。
首先,从气候时令上来说,它处于秋天第二个月(古人称“仲”)的正中间之日。此时暑热已退,白露渐起,天气比较凉爽,人的温度体感比较舒适,心情也容易舒畅一些。
其次,对以农为本、勤劳辛苦的古代先民来说,此时秋收已基本完成,意味着一年的粮食收成基本完成,瓜果飘香,粮食充裕,一来需要适当的庆祝庆贺一下,二来也需要亲友之间相互交流交流,拉拉家长里短,总结下今年经验,展望下明年活动。另外,保不准谁家都可能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趁彼此走动的时候也好张口提提,以便寻求帮助什么的。
起初,这个活动可能是个别先民自发自觉的行为,后来慢慢扩展蔓延开来,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据记载,大概到了唐代,中秋节开始定型为全民性的节日,到宋朝达到鼎盛(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想念弟弟苏辙写下千古名词《水调歌头》,题下小序附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除了欢聚,美食专家、文坛大佬苏东坡还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说明此时开始有了类似于月饼的点心来佐餐助兴。
此后中秋风俗一直传承到今天。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在我们这里,这些风俗基本上都传承沿袭下来,基本没有遭受太大太多的破坏。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华传统文化的韧劲、魅力——但像洛阳的老城墙,表面上坚固高大,但因战争说拆就被拆掉了,如今竟荡然无存!
下面我来具体展开说下中秋风俗的具体情况。
首先,中秋节前几天(日期不确定,只要秋收忙完,自己有空闲),亲朋好友之间相互串门拜访串亲戚。
这个前面提到过,不再赘述。
其次,中秋节当天,儿女要带着礼物、孩子都要回到父母家,吃团圆饭。这个大家都差不多。
最后,晚上要祭拜月神,再吃月饼、再吃团圆饭。
祭拜月神这个仪式感还是比较强的,重点说下。
主持的一般是家里的当家人,在古代肯定是男人(俗称“掌柜”),现在好像没那么讲究,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点了。
祭拜前要准备好进献给月神的瓜果、月饼和烧化用的纸钱、纸金锭、纸银锭,还要有香炉、燃香等。
先把供桌摆在庭院中,桌子的前半部分摆放好瓜果月饼,后半部分空出来以放置放好香炉。
再点燃香,插好在香炉中,烧化纸钱、纸金锭银锭。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606, “thumb_url”: “tos-cn-o-0000/6d4bb458116944a79b03b702a5878faf
要说起中秋节的来历,我们那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元朝年间,汉人十户八户有一个官专管这几户人家,元人很凶也很残暴,对管辖的几户人家不准说话,更不能交头接耳。我们汉人大为恼火,大家商议决定,在八月十五晚上统一行动,杀了那个元头。我们那里叫家头子。
从那以后,汉人纷纷起义,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天的胜利,才有了中秋节。听说中秋节那天,蒙古人过节,家家都会哭泣,是否有这回事?我也不懂。有懂的朋友能告诉我一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