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族起源于什么地方)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汉族人起源于哪里?
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非要一个答案,那就是古华夏大地!
为什么不再说是“黄河流域”,或者说“中原地区”呢?因为自良渚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表明,长江流域同样是华夏族的母亲河,同样是今汉人的发源地!
考古发现表明,华夏族的来源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源流,而是在古华夏大地上“遍地开花”,最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地区融合而形成了最早的华夏族,也就是今汉人!
不论是西部的古羌族群,西南的古蜀人,还是东边的东夷,都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源流,甚至是自西而来的白狄人,也成为今汉人的先民之一!
华夏族,今汉人的前身,其形成,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各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而每一个部落,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源流!
那么古华夏族大概有多少个源流呢?很多,或许有近两百个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古代有“黎民百姓”一说,这背后的情况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时黄炎两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部落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蚩尤战败后,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而相传,蚩尤手下有81个兄弟,也就是81个部落。
可见,古华夏族的源流有许多,遍地都是发源地!
汉文化特色
说到汉文化的特色,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汉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孝”,同时兼收并蓄,集百家之所长!
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周边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汉文化的强大,正是集百家之所长的结果,因此,即使是今天,汉文化的强大也离不开其他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映衬。
如今的各民族文化中,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首先声明,汉族并不是“人种”。也没有什么“纯种”的汉人。
人常说“炎黄子孙”这四个字。汉族应该是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子孙,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毋庸置疑,“汉族”来源于公元前206年汉朝。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慢慢成了“四个共同”的族群。(四个共同就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从此,生活居住在中原的族群自称为汉人(汉族或者“华”人)
除了炎帝皇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虽都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然而历史传说又表明,汉族远古先民,还包括来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的人。因而,又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记述。
另外,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这种历史传说的矛盾现象,反映了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同一个族体,创造共同祖先的历史过程。
东汉以后,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另一方面,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称“衣冠南渡”,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他们大多已被汉族同化,变成汉族的一部分。
因此,汉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汉化过程。
汉族又叫华夏族。起源黄河中下游地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汉族远古文化的起点,后来皇帝和炎帝合并形成了最初的华夏族。
在汉代华夏族渐渐被称作汉族。
这里要强调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原先的主体民族炎黄联盟的主体民族已经不存在了。
自汉代开始,华夏族与周边个个民族相互交融,
不断吸收同化别族,也被他族同化,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汉族体系。也就是说自汉朝起,汉民族的血统不在是相对单一的炎黄部落后裔。而是个个民族融合的产物。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后来历史时期,如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都是民族交融的过程。
我想为什么叫汉族,可能就是在汉朝时,以炎黄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开始面与周边民族交流。才被周边民族叫汉族的吧。这是建立在强大的大汉朝威望上的称呼,是周边民族对汉王朝强大的认可。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民族,华夏民族的前身是炎黄子孙。
在夏商周时期,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向四周发展,同化了周边的蛮、夷、狄、戎等民族,华夏民族与蛮夷的区别是具有高度文明,穿华服,束发,种庄稼吃熟食,养桑蚕穿华衣。
后随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汉人成型,凡事认同汉文化并被汉化的人都是汉人。
帝(皇帝)国时代结束后,从西方传来民族的说法,之前认同汉文化并且被汉化的人群通称汉族人,凡是认同汉文化并且被汉化的人都是汉族的一分子。
由此可见汉族人与其他民族的区别主要是文化的区别,汉族人为什么叫汉族,来源于汉人为主的主体民族,吸收并认可汉文化的人也可认为是汉族人。
汉族是多元一体种群人口的结合,犹如莲花,就是以中原地区人口为中心和周边地区不断互相通婚的结果。汉族人口的主体被称为【黎民百姓】,这是有原因的。
【汉族】最早的起源应该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文化【夏族】人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文化【夷族】人,以及南方【梨苗】集团的统称。
黄河中游的黄帝部落兼并重组了黄河下游的炎帝部落之后,蚩尤来犯,于是又打败了蚩尤。蚩尤是南方梨苗集团的老板,失败以后,梨苗的人口分散流失在北方,被称为“黎民”,而黄帝炎帝部落的子民因为很多已经有了姓氏,就叫“百姓”,大家互相通婚,多元一体——这是后来形成大一统【汉族】人口的主要人种。
被称为【汉】的原因一说是从天上银河星得名,古人把银河“河汉”所以就把自己称为汉人。另一说是有了汉朝之后才统一称为汉人。具体原因也不可考。
一个一本正经可能不靠谱的回答。
孔子作《春秋》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认为你只要接受了中原文化,接受了华夏文明就是中国人,而不管你种族和血统。在最初并没有汉人,汉族之称。汉因汉王朝而胜,汉因刘邦被分为汉王而始。作为第一个强胜的王朝,让除中原以外的其他民族了解到了这样一个存在,因此得以扬名海内外。
由此可见,国强则民望;国富则民强。
秦之前,不是国家,甚至称不上朝代,只是一种“联盟”,大家信奉天子而已,比如周,但也有不信的,所以才有春秋,战国。秦、楚都不在中原,属于蛮夷之国,自秦灭巴蜀,聚集大量战争资源后,开始统一。秦始皇名副其实,秦是第一个可以被称作朝代,中国第一次统一成国家,这就是中国的形成。但秦短命,汉取而代之,在秦统一的基础上,历时400余年,使领土内的民众全面融合,包括文化,度量衡,文字,习俗,等等,400年是很长的时间,多少代人,形成了统一大民族,汉族。
有一才有二,一切事物都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化变化,汉族亦不例外,汉族从汉朝而名,是炎黄子孙的后代,而炎黄的正宗祖先是伏羲皇,即中华民族的雏形是由伏羲皇所创建,因创建国家要具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文字和军队,所以《尚书.序》曰“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段文道出了几点:一、“之王”指其中之一,“氏”为氏族或朝代(过度国之意),二、“八卦”实指汉自然数一二三四六七八九的原始掛画图。所谓先天后天的“八卦”图有机会再详言。而“结绳”指的是数(量),不是指字(文字),三、就是说,真正的汉文字由数字开始后才有文籍的。
苦苦苦无苦如何通古今。我问奶奶?汉族是什么?奶奶说在仙传时候,也就是道教的门中,一切善良的人,他们成了神。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人,我们流着他们善良的血液,凡是善良的人就是汉吧!他们把一斤定为十六两,为的是告诉汉人舍比得更有福。
最近复旦大学金力团队通过语言学、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汉语于5900年前从汉藏语系中分离出来,形成汉语族,对应的是仰韶文化,地点是陕甘宁。
我们认为最早说汉语的人群所在地,就是汉族人起源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成了陕甘宁,也就是西北的泾渭流域。
汉文化东特点概括地说,就是敬天保民、民为邦本,明德慎罚的人本思想,礼制观念和宗法思想。也就是孔子总结的仁义礼智信。秦汉以后,形成儒、释、道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