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过重阳节(中国古代人怎么过重阳节的)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古时的重阳日,今天的老年节

导读:《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向来众说纷纭。今天的重阳节与古代又有哪些不同呢?

重阳节的由来

每逢重阳,我们总能很自然的想到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7岁的王维背井离乡到长安谋取功名。时逢佳节,繁华都市的热闹景象让这个举目无亲的少年倍感孤寂,他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融于笔端,写就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德宗 李适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向来众说纷纭,一种比较确切的说法是,重阳的习俗从三国两晋时期开始出现,历经多年发展,到唐代贞元五年(789年)被德宗皇帝下诏定为全国三大节日之一。至此重阳习俗完整形成。

在传统社会中,重阳节一直以消灾避邪为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发展出四大习俗,即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

古时重阳节四大习俗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古人崇拜山神,认为山神能庇佑百姓免于灾祸,于是在“阳极必变”的重阳,就要上山躲避灾祸,祭拜山神以图平安;另一种说法是,重阳时节秋收完毕,农民时间充裕,山上的野果、药材之类已经成熟,所以农民往往上山采集,也被称作“小秋收”。

吟登高的诗作,首先想到的自是杜甫那首传唱千古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忧国伤时,雄浑激昂。李白的《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也当仁不让,“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

▲ 清·石涛 重阳登高图

重阳节正值金秋,菊花盛开,赏菊、饮菊花酒为古人过节必不可少的活动。相传这习俗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志向高洁,颇爱菊花,后人效仿,渐成风俗。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清朝之后,赏菊之风尤其昌盛。

诵菊之诗,当首推陶渊明,“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而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从侧面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重阳节的憧憬。如果说到饮菊花酒的风俗,有杜甫的“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也有卢照邻的“他乡共酌菊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可谓情景交融,意味悠长。

▲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之九月重阳赏菊。

唐代时就已有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茱萸又名艾子,气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等作用。古人认为在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避难,或佩戴在手臂上,或把茱萸放在香囊中佩戴,还有人插在头上。佩戴茱萸者大多是妇女、儿童,有些地方的男子也佩戴。

描述佩茱萸的诗作也不在少数,唐代有孟浩然的“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杜甫的“明年会此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宋代杨万里有“昨日茱萸未若香,今朝篱菊顿然黄”,苏东坡有“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 齐白石《重阳生日》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自然少不了美食。重阳糕,史料中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方法随意,但其中讲究却不少。九月九日天明时,要以片糕贴子女额头,口中轻念祈词,祝愿子女百事顺意。更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一般,上面做成两只小羊,以合重阳(阳)之意。有的还在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以小红旗取代插茱萸,以点蜡烛取代“登(灯)高”之意。

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写有《论糕》一首,“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将当时京城做重阳糕的盛况描述尽至。

▲ 重阳糕

作为重要的节日,重阳历来受到文人笔墨的青睐,但要论能将重阳的多种风俗融于一诗的,则当属陈师道的《九日寄秦觏》“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诗人巧妙的把重阳节吟诗、饮酒、赏花、登高的习俗汇聚一篇,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今日的老年节

进入新时代后,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发展。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就有了生命长久,福寿绵延的寓意。

1987年6月23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北京市的敬老日。此后,甘肃、山西、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省、直辖市纷纷出台法律政策,将重阳节规定为本地的“敬老日”、“老人节”或“老年节”。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从此重阳节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新名称——老年节。

由地方到全国,由非正式到立法。从近些年重阳节到老年节的演变轨迹不难看到国家对老年群体的重视。

▲ 2015年重阳节,孩子们身着汉服,为扬州干休二所的抗战老兵及遗孀献上一份童真的爱心和问候。

传统的重阳节中,“养老祈寿”的观念并不突出,而且它虽然注重人际之间的联系,但更多是熟人之间的来往;今日的老年节,除了把敬老上升为主题外,在人际间的联系范围上也倡导更广泛的行动比如政府关注贫困老年群体,而非只是熟人之间的关心往来。

“老有所养”是一个和谐社会不能回避的任务。“老人节”的设立,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养老保障上的决心和智慧。它如一只闹钟,会在一个固定的时刻响起,提醒在生活中奔波忙碌的我们,常回家看看家中的老人,或者此刻拿起电话,向他们道一声:“祝您节日快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水田园诗选:齐白石插图珍藏版》

齐白石 | 绘周梦烨 | 注

山水田园诗选

周梦烨(注)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哀蝉无留响,丛雁呜云霄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谢谢邀请!

从一株吊兰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古人过重阳节,似乎应该就是“登高”,找个山爬一爬,抒发一下心情。大家不妨随一株吊兰来看看古人的诗,是不是这样的: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描述了自己是如何过重阳节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大诗人岑参更是在重阳节,带着新酿的菊花酒陪有人登高闲聊。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在重阳节的时候,随身染重病,仍不忘攀登江上台,自己喝上一杯。

重阳节,古人最大的乐趣是爬爬山,喝上一杯菊花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于重阳的记忆,我们似乎只剩下了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于是,在节日当天,乌压压的人群都向郊外的山坡涌去,登高望远,公园赏菊,以示自己不忘传统。那么,正宗的重阳节,真的只有老年团登高活动吗?请不要小看古人的生活情趣。欢度重阳,先来一场盛大的菊花趴深秋时节,百花皆败,放眼望去一片萧条肃杀,唯有菊花傲然绽放。因此,古人认为菊花是生命最旺盛的植物,它的花瓣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华,食之可以驱除邪气、长命百岁。宋人甚至将菊花直接称为“延寿客”。 赏菊 、采菊 、食菊 、佩菊 、饮菊花酒缺一不可。北宋都城开封每年重阳这天都会举行盛大的“万菊博览会”,百万居民彻夜狂欢。而南宋则偏好开宴会——《武林旧事 》曾记载 :“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 ,于庆瑞殿分列万菊 ,灿然眩眼 ,且点菊灯 ,略如元夕 。内人乐部 ,亦有随花赏 ,如前赏花例 ,盖赏灯之宴 ,权舆于此 ,自是日盛矣 ”。这种土豪式的赏菊风气刮到清朝,被富贵人家们开发出了新的“玩法”:《燕京岁时记 》中说,菊花又称九花 ,为“解除凶秽,以招吉祥”,有条件的人家会用数百盆菊花堆出九花山子和九花塔 ,一般人家也会买回新鲜的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代替宋代直接往脑袋上簪花的习俗)。花赏了,菊簪了,酒也要喝了。菊花酒,制作起来讲究颇多(不要以为就是摘朵菊花泡酒里)。刘歆曾在《西京杂记》中记载:“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九月九日采下盛开的菊花,连同茎叶一起,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到第二年的重阳取出饮用。明清时期,人们觉得菊花酒还可以再创新一下——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这样酿出来的菊花酒,清热解毒 、明目祛风 、平肝疏肺 、益阴滋肾,又被时人唤作 “长寿酒”。季秋之月,寒风和茱萸更配哦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 ,俗称艾子,有驱寒热、除风湿的作用。正好九月九日时“气烈成熟 ”的茱萸被古人视作珍贵的辟邪物品,宋人称之为“驱邪翁”。如果不能接受在发上簪菊花的汉子们,可以选择 “折茱萸房 ,以插头 ”来御恶求吉。按照《西京杂记》的记载,西汉初年民间就有重阳节采茱萸插戴头上、或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习俗。《续齐谐记 》也曾载 :“作绛囊 ,盛茱萸以系臂 。”即将茱萸的茎 、叶或籽放入红色布囊中 ,系在手臂上,以方便随时闻嗅,防疫避邪。吃货之国,过节怎么能少了美食辟邪养生很重要,口腹之欲也不能轻忽。汉代时,就有了九月九日“食蓬饵”(饵,谓之糕)的记载。到了“美食寒武纪”的宋代,食糕之俗颇为流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 》中还详细的记述了重阳糕的做法:“前一二日 ,各以粉面蒸糕遗送 ,上插剪彩小旗 ,掺饤果实 ,如石榴子 、栗子黄 、银杏 、松子肉之类 。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 ,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因为糕同“高”,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意愿。宋代在九月九日天亮时 ,还会“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更祝曰 :愿儿百事俱高 。作三声 ”。而尚未进身的学子则会吃到家人的爱心“小鹿糕”,意为食禄糕 。由于糕上鲜果干果一应俱全,颜色鲜艳好看,明清时又被称为“花糕”,在重阳时的“地位”不亚于月饼对中秋的统治,“市人争买 ,供家堂,馈亲友”。秋风萧瑟,登高野宴有利身心最后,我们要说一下被广大老年亲友所喜爱的登高活动。在古代,登高野宴是重阳节的重头戏。重阳时节,冬风南吹,寒气新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寒信到来,大地之上阳气衰减,易生邪祟。像河流一样,高爽之处有着净化的作用,因此古人登高以避忌。也许一开始,有人是不信的,可架不住有些传说越传越玄——《续齐谐记》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上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坐山。夕还,见鸡犬一时暴死。长房曰: ‘此可代之。’”搁到现代,八成就是费长房发现了地震的先兆,可是古人不这么想。登高能辟邪消灾,必须的!唐代的大诗人都对登高野宴表达出了不一般的热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为了迎合大众需求,唐政府专门将九月九日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让大家能够纵情游玩。皇帝也要在当天向手下所有公务员发一次企业红包,不排除兴致高昂的话会组织大型重阳诗宴。清时,登高野宴成为了一项普及性极广的大众活动。“届日,都人士辄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快事也。”在驱邪避祟的同时,赋予了登高更多的欣悦祥和的娱乐氛围。参考文献《重阳节的起源及民俗文化意味》《重阳节俗起源浅探》《重阳节的起源及风俗文化》《重阳节与重阳习俗演变》《重阳节俗文化与饮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