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父:中国文化史上的“孤儿现象”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少年鲁迅(绘像)

  童年期的灾难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幼年丧父的大不幸更是让很多人终生难以摆脱的阴影。中国文化从其发端处,就处于一种“无父”的单亲家庭状态:儒家所谓的“亚圣”孟轲是孤儿,其在“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为人所熟知;而后世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是失父者,父亲角色的缺席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中国最著名的孤儿当属“圣人”孔夫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这种个人的悲惨身世影响了文化巨子的性格、个性或者人生轨迹。

  “幼儿无父曰孤”。三岁时,孔夫子的父亲就撒手人寰。孔夫子父母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叔梁纥六十多岁了才娶得颜征在,后者时年估计不到二十岁,孔夫子父亲前妻的孩子估计都比她大。这种爷爷、孙女年龄的“老父少妻”,在任何时代都会被人诟病,说三道四,在春秋时代也是同样,当时被认为不合礼,故叔梁纥与颜氏在是“野合而生孔夫子”。一生中主张“克己复礼”的孔夫子,竟然是“非礼”的产物,也算是对孔夫子和中国的礼制的一大讽刺。

  其实,老夫少妻在生物学上都不具有合理性,不利于后代的繁殖,这种现象的大量出现大概只有人类界才会出现。而幸运的是,中国历史早期这对老父少妻“野合”的结果,不仅没有生下残疾智障的后代,反而为中国文化生下了聪明智慧的孔夫子,身体健壮,生命力顽强,活到了当时罕见的七十三岁。

  但是,老夫少期的痛苦的“后遗症”也许只有当事人知道。“老夫”去世后的漫漫人生路,对于“少妻”和幼子,都是一生摆不掉的苦难。

  孔夫子父母结婚不过四载,他才不过三岁,父亲就死掉了,而后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东部,孔夫子连自己父亲的坟墓在何处都不知道,母亲也没有告诉他。

  孔夫子的童年无甚历史记载,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他的成长期中“失父”,缺少父爱的滋润。而且,叔梁纥据说娶的第一个妻子生下了九个“千金”,被他“休”后又纳了妾,育有跛足的孟皮。也就是孔夫子父亲死后留下了大家庭烂摊子,孔夫子母亲虽是正妻,他也是嫡子,但孤儿少母,肯定要遭受不少大家庭的气。后来,孔夫子母亲带着年幼的孔夫子回到了娘家住,生活肯定也很沉郁。所以,等到孔夫子十七岁,孔夫子母亲估计还三十岁左右的壮年,也离世了,留下孤零零的年轻孔丘,她该是郁郁而终吧。

  孔夫子母亲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的老父少妻的悲剧:老年丈夫因为地位或者好色原因,娶年轻女子为妻子,结果男子老死后,留下孤儿寡母,孩子享受不到父爱,妻子孤灯相对,寂寞中捱去残年。

  按照当时风气,女子是可以改嫁的,孔夫子母亲却坚持把孩子养大。孔夫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想来也该与他母亲的指导有关,这当是与孟子母亲一样伟大的女性,只可惜,不仅早逝,也没有更多的历史记载。

  “失父”给孔夫子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法测知,只能从一些片断管窥一二。曾经有人赞叹孔夫子是多才多艺,他听到后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早丧,“逼”得孔夫子学习了不少卑贱的技艺,有记载的是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他还是赶马车的行家里手。孔夫子本来也算大夫之后,叔梁纥是闻名于诸侯的勇士,而且能够纳妾,并在六十多岁、已有十个孩子的情况下,娶得年轻的颜征在为妻,说明其经济状况不错。“失父”的不幸,却让孔夫子坠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从零开始“奋斗”以求“发展”,社会的疾苦、贫寒的诸多况味,是孔夫子人生的辛酸亲历史。

  两千五百年后,被某些人捧起来的现代“圣人”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与孔夫子有相同的经历,早年“失父”,十五六岁即以“乞食者”尝尽世态炎凉。幼年丧父的孔夫子,估计更能体验到这一点吧。有记载的是他母亲去世不久,孔夫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鲁国当时的权臣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士大夫,年轻的孔丘是叔梁纥嫡子,欣然前往参加。结果,在季孙氏的门口被其臣阳虎拦住:“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这时怎样一种侮辱啊,孔夫子被迫默默而归,尚是少年的他在回家的路上,是否痛哭流泪,不得而知。

  孔夫子老年时自述,“吾十有五有志于学”,十五非确指,当为十六七岁左右,像鲁迅这个年龄一样,孔夫子此时也该位最敏感的少年期,其赴宴被拒,与有志于学,也许会有某种联系吧,至少,会让他“志学”的动力更强。

  周国平曾经感言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三岁失父,十七岁丧母的孔夫子的这种人生孤寂感比常人比起来,实在来得太早,其生命的天空过早地缺失两个的角。主张“入则孝”的孔夫子,人生中却要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生痛苦和尴尬。

  在孔子与孟子之后,幼年失怙的不幸屡屡降临于中国文人,试举如下:

  陶渊明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韩愈三岁父母皆丧,由兄嫂抚养,十五岁哥哥韩会也死任所,孤儿寡嫂,流寓江南,生活凄凉。

  范仲淹二岁丧父,家庭贫寒。

  欧阳修四岁丧父,寡母用芦苇教他写字。

  朱熹十四岁丧父,依父友帮助生活。

  康有为早年家贫,十一岁父死,靠母亲勤俭持家、出卖嫁妆度日。

  陈独秀两岁丧父,祖父养大。

  胡适五岁丧父,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

  鲁迅十五岁丧父。

  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

  老舍两岁丧父,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这是一个不完全名单。中国的文化史上确实存在“孤儿现象”,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意味着更加艰难的人生瓶颈。从个人史来讲,“失父”当为一生难以摆脱的“暗伤”,尤其是给他的人生前期带来无法想像的“创痛”,并直接影响了人生追求和性格塑造。从而,这种人生的“失父”状态通过个人的改变,进而影响了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背景性的因素。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这个伟大的“孤儿”群体有着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