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里的中国:《赵氏孤儿》的现实版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赵氏孤儿》剧照

  春秋时,晋景公的大夫屠岸贾为了私利而杀死将军赵朔一家。赵朔的妻子因为是晋景公的亲妹妹,故得以赦免。赵朔被杀后,赵朔妻产得一子。屠岸贾怕赵氏孤儿长大后为赵朔报仇,于是便下令搜索赵氏孤儿。赵朔生前的仆人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氏孤儿,便私下商量对策。公孙杵臼问程婴:“抚养赵氏孤儿与赴死哪一个难?”程婴答:“赴死容易,抚养赵氏孤儿难。”公孙杵臼说:“赵朔将军生前待我甚厚。那么,让你去做难的,我去做容易的吧。”于是程婴假意向屠岸贾举报公孙杵臼私藏了赵氏孤儿。屠岸贾到了公孙杵臼住处,杀死了公孙杵臼和孤儿。屠岸贾不知道那个被杀死的孤儿竟然是程婴自己的孩子,程婴为了掩护真正的赵氏孤儿,牺牲了自己的孩子。程婴在山中抚养了真正的赵氏孤儿。孤儿长大后,在晋景公的支持下为父报仇杀死了屠岸贾。这孤儿便是春秋时的名将赵武。程婴完成了复仇大业,为了追随死去的赵朔和公孙杵臼,也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并世世祭祀。

  这个故事的最早记录是在是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后来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将其改编成了元杂剧《赵氏孤儿》。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将其改编成话剧《中国孤儿》,轰动了全法国。我们无法得知司马迁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这个故事的,因为司马迁之前的史书都没有程婴和公孙杵臼两人,也没有屠岸贾。当然,司马迁写史非常重视口耳相传的传说。何况按曾国藩的说法“《史记》中寓言十之八九。”所以,把这个故事当做一则寓言看,看作是太史公幽愁发愤的一种宣泄也未尝不可。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存疑,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却的确发生过。元朝元顺帝时有一个人叫昔版帖木儿,他是年轻的赵王的仆人。后来有一个叫灭里灭的部落叛乱,要杀赵王。帖木儿于是和妻子商量,让自己的儿子穿上赵王的衣服假扮赵王。于是真赵王得以逃脱,而帖木儿的儿子却不幸遇难。还有另一个真实故事,宋代政治家侯延广在婴儿时期遭遇了王景崇的叛乱,他的乳母刘氏以自己的孩子代替侯延广死,并一路行乞带着侯延广找到了他的爷爷。作为一个弱女子,她的行动显然更加难能可贵。由于这两个故事出自《宋史》、《元史》这一类官修史书,文学色彩较少,所以比较可信。

  类似的故事不仅东方有,西方也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女子苏菲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军官逼迫苏菲在两个亲生孩子之间选择一个存活,另一个则必须被杀死。这个故事后来写进了苏菲的回忆录,还拍成了电影《苏菲的选择》。当然,这个故事没有了赵氏孤儿故事的忠义意涵,但却和赵氏孤儿的故事一样,都是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选择。特别是在关于道德伦理的语境中,这种选择便上升为伦理困境。伦理困境面临的往往不是善恶之间的选择,而是善善之间或者恶恶之间的选择。选择任何一个,都要牺牲另一个,有多少善就必须同时承担多少恶。它动用的不是人们的是非判断,而是情感判断。而情感是人身上最切己的东西,无论你如何选择,它都会在你心口留下一道终究意难平的伤痕。无怪乎丹麦哲学家基尔克果对康德的“道德律令”的发出尖锐质疑:你认为人们在善恶之间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善,那么人们在善善之间又会如何选择?

  或许,道德的价值并不在于你选择了什么,并因此达到了什么高度,而在于你是否做出选择,是否拷问自己的良知和理性,在于你是面对还是退缩,是承担还是逃避。程婴、帖木耳、刘氏的悲剧性就在于他们经受了两难抉择的精神苦刑和灵魂拷问,如果他们靠抛硬币来选择,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