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和诸葛亮相比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历史网 2024-08-20用户投稿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事实上,直到刘备去世之前,刘备依旧没有放弃那个梦想——夺回荆州!

  这不仅仅关乎到自己的仇恨和耻辱,更关乎着蜀汉政权的前途和命运,至少从随后40年的发展来看,不打通荆州方向,蜀汉政权就是死路一条。可打通荆州方向,自然也意味着要与东吴集团交恶,作为汉室的续写政权,蜀汉与曹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协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与东吴发生冲突,实力最弱的蜀汉也只能去吃更大的亏。

  也正是在这样的纠结之下,蜀汉政权既不敢再次发兵荆州,但也不敢彻底放弃这个出口。有关荆州战略的纠结,也间接造成了李严在刘备死后仍然保持着实权状态,甚至在蜀汉政权的东线方向,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军区——蜀汉集团永安军区。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尽管这个军区始终没有发挥作用,但从公元223年到230年,这块区域却是一块连孙权都不敢轻视的区域,因为在这处蜀汉与东吴的交界处,蜀汉始终有一支重兵部队集结在这里。很显然,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曹魏,而是东吴的孙权。

  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

  众所周知,自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之后,出于综合利益上的考虑,刘备决定与东吴重新结盟。而在41年之后,蜀汉政权灭亡,从刘禅递交上的降表来看,蜀汉政权的常备兵力是102000人。

  可在蜀吴结盟的八年之后,蜀汉内部的军事布局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态:明明已经与东线的东吴结盟,明明双方的交界处已经不应该出现战事。可在这个军事缓冲区上,由李严率领的两万军队却长期驻扎在这里,并且长达八年之久。

  由于人口和军力资源不足,不管是早期的汉中之战,还是诸葛亮发动的北伐作战,蜀汉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窘境。可在北线缺乏兵力的情况下,东线这块和平地带却长期保持着一支两万人的军队,这种军事分布正常吗?答案当然是不正常!

  那刘备临死之前的这种布局,到底想干什么?答案在这里其实也清晰可见:不管是刘备临死之前还是刘备死后,刘备都希望有朝一日,蜀汉政权能够寻找时机重新攻入荆州,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也就是说,刘备在临死之前,他做出了“东北两策”的战略布局!即寻找机会进行北伐,但也要把握时机寻求东进,只要能够扩大版图,不管是作为敌人的曹魏,还是作为盟友的东吴,两者都是蜀汉政权需要打击的目标!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蜀汉政权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三权分立:刘禅掌握皇权,诸葛亮掌握北线作战之权,李严掌握东线作战之权。

  当然,我们也不要小看这位李严,尽管他在《三国演义》中的笔墨不多,但在蜀汉政权的真实历史上,他也同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一个军事高手!

  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於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

  公元213年至214年的益州之战,作为刘璋臣子的李严奉命率军在绵竹抵抗刘备,很显然,此时的李严是一位益州集团的军事人物,其手中掌握着兵权。只不过刘璋没有想到,这位李大人是个现实的人物,刘备一到城下,他直接投降了,转脸变成了刘备的属下。

  并不是他贪生怕死,也不是因为他是个小人,而是刘璋忽略了李严的身份——南阳人也。这也是一位荆州派的人物,赤壁之战时才迁往益州(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甚至在刘备居住荆州多年的时间里,两人有可能还是好友。

  而李严的军事能力如何?答案是不容小视!

  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千万不要以为汉中之战期间,只有诸葛亮一人在稳定后方,事实上,诸葛亮只是能保证后勤运输,而在军事领域上,早就握有兵权的李严则在后方大显身手,相继将多路造反的反叛力量歼灭。更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一期间,南中地区就曾经发生过叛乱,但被李严迅速镇压。所以不要以为多年后的诸葛亮才第一次与南中武装进行交手,李严早就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十足的能力!

  荆州派的出身,让他备受刘备的信任,军事层面的造诣,也更让刘备认可他的带兵能力。所以在刘备托孤之前,刘备在东线设置特别的军区,并将这个重要任务交到李严的手中,这样的信任是不容置疑的!

  只是随着公元230年之后,随着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曹魏集团终于认清到了蜀汉的危害,从而引来了曹真南下的反制行动。在魏军反攻的不利局面下,蜀汉政权才被迫改变战略,急调永安前线的两万军队发兵北上,刘备多年布置的“东北战略”也就此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