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争议了千年之久 诸葛亮为何不用此计谋

历史网 2024-10-13用户投稿

  还不了解:魏延和子午谷奇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子午谷奇谋”争论千年,事实证明诸葛亮没采纳是明智之举。

  提起三国历史,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时任北伐军前部都督、凉州刺史兼丞相司马的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按照魏延的设想,由他亲率一万人,其中5000人作战,5000人运粮,取道子午谷小路,十日之内抵达长安城下。而曹魏的西线主帅夏侯楙是个膏梁子弟,胆小无谋,见到魏延神兵天降定会弃城而走,到时魏延就可以利用长安城内被遗弃的粮草。固守待援,然后诸葛亮率领军队出斜古道,双方会师于长安在一举拿下潼关,坚守武关至潼关一线的重要的隘口,阻断曹魏援军,进而对整个关中平原形成合围之势,雍凉地区孤掌难鸣,

  也必将望风而降,则长安以西的土地一战可定。对于魏延的这个计划,历来众说纷纭,此计确实有很大风险,但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因为诸葛亮过于谨慎,没有采纳魏延的计划,才导致蜀汉屡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的确,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对比如此悬殊,出其不意或许才是制胜的法宝。而且从战术层面上看,子午谷奇谋有极大的可行性,假如诸葛亮同意,极有可能改写历史。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来看双方的统帅夏侯楙,一个顽固子弟,各方面能力都远不如诸葛亮和魏延。其次,从曹魏西线的兵力部署来看,曹魏根本没把蜀汉当回事儿,

  再加上主帅无能,魏延的计划极有可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最后,雍凉地区刚刚被曹魏纳入版图,人心未驸。如果魏延能奇袭长安得手,在顺势攻占潼关,掐断来自中原地区和南阳盆地两个方向的援军,到时候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在迅速东进确实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诸葛亮却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风险太大,坚决不同意。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战争哪有不冒风险的?诸葛亮真的是怕损失魏延这1万人马而不同意吗?其实不然,子午谷奇谋虽然在战术上看起来很完美,但作为蜀汉实际掌舵人的诸葛亮却要着眼全局。

  在他看来,如果魏延失败了,则最多损失1万人马,如果成功,蜀汉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局,甚至会动摇蜀汉的根基。为何这么说呢?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诸葛亮为何不同意魏延的计划。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诸葛亮对魏延不放心

  如果魏延奇袭长得手,趁机拥兵自重,像当年韩信那样反过来跟刘邦要爵位要地盘,那么诸葛亮该何去何从呢?而且在30多年后进入成都的钟会也想拥兵自立。

  二、以蜀汉当时的国力无法消化那么大的领土

  其实诸葛亮绝非是胆小,而是担心一旦计划成功,以当时的蜀汉国力无法消化这么大的疆土,身为大将的魏延只负责攻城略地,但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却有更长远的打算。他既要保障北伐的胜利,还要考虑蜀汉如何在新占的地盘上延续自己的制度和文化,否则就算得到长安又有什么意义?诸葛亮是北伐军的统帅,也是蜀汉的实际掌舵人,他需要着眼全局,而且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恩,他不敢赌上好不容易恢复和积攒起来的国力,孤注一掷去冒险。

  三、东吴问题

  如果诸葛亮真的拿下长安以西的大片领土,孙权必定坐立不安,东吴肯定会再次背信弃义,联合曹魏偷袭蜀汉。毕竟孙权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是干过这种事的,而蜀汉的精锐部队都在北伐,如果孙权来犯,搞不好成都,都会有危险。所以诸葛亮就算认为魏延可以占据长安,但从战略大局上看,蜀汉反而更加危险。而诸葛亮兵出祁山,胜了可以步步为营,慢慢蚕食曹魏,败了也能从容撤退。有如此稳妥之举,为何还兵行险招呢?

  另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说起来简单,但想要成功,却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魏延能在十天之内穿越600里子午谷,并齐装满员的抵达长安城下,二,夏侯楙见到魏延必然弃城逃走,或魏延以极小的代价攻下长安,三、长安中有足够让魏延坚守到诸葛亮主力部队到来的大量军械粮草,四,诸葛亮能从斜谷道顺利抵达长安,接下来我们再从五个方面分析一下要达成这四个条件。有多难?

  一、粮草问题,这是最致命的问题。魏延的计划是5000人作战,5000人运粮。而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古代战争时,在后勤和作战人员是1 : 1的情况下,部队所带的粮食最多只能坚持18天,所以才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铁律。也就是说,在18天之内,魏延不但要穿过子午谷,还要拿下长安。魏延计划十天走完子午谷,那留给他攻下长安的时间就只剩下八天了,如果稍有耽误,魏延的部队就要面临断粮的绝境。

  二、天时与地利

  子午谷全长约600多里,地势险峻,道路崎岖,深入秦岭的部分更为凶险,骑兵和攻城器械根本无法通过,所以魏延带领的只能是轻装简从的步兵。而且后来曹真反攻汉中时就是取道子午谷。当时曹真遇到大雨,前后走了一个多月才出去。明代末年的闯王高迎祥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也用了15天才走出去,所以魏延想要在十天之内穿越子午谷,就必须要对包括天气在内的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部队每天走多少路,吃多少粮食,都要有周密的安排。另外,魏延此计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奇袭。如果在行军途中被曹魏发现,那么,魏延很有可能会像高迎祥一样被孙传庭消灭在茫茫秦岭之中。

  三、夏侯茂会不会弃城而走?

  假设魏延真的在十日之内齐装满员的抵达长安城下,那还会出现第三个问题。在魏延的计划中,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驸马夏侯楙”,此人是曹魏西线的前敌总指挥,曹操的女婿,出身响当当,但这位当朝天子的姑父却是个庸碌之辈,朝廷让他镇守西线,其实就是让他来攒政绩和刷资历的。正是基于对夏侯楙无能的判断,魏延才坚信只要自己兵临城下,夏侯楙就会弃城而走。那么,事实真的会如此吗?实际上还真有可能,因为后来曹魏在得知诸葛亮。出兵北伐后,火速将夏侯楙调离了长安,从这一举动来看,或许曹睿也担心夏侯楙弃城而逃吧。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而且有很大的变数,任何成功的前提必须是基于对自己实力的自信,而不是寄希望于敌人的懦弱。假如夏侯楙坚守待援,魏延想攻下长安将难比登天,长安是曹魏的咽喉重镇,高墙固垒,再加上魏延所带的5000步兵,又没有攻城器械,当年曹操5万军队围困徐州,没有攻城器械,都不敢轻举妄动,魏延想要啃下长安,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四、魏延拿下长安后,

  能否坚守到与诸葛亮会师?要达成这一点,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夏侯楙真的弃城逃跑了,而且在跑之前愚蠢到了没有把城内的粮草付之一炬,全部留给了魏延,二是魏延以微弱的代价攻下了长安,另外再拿下潼关之前。长安的东面是无险可守的,魏延只有区区5000人,更没有可能去分兵阻击曹魏的援军。如果城内粮草不济,等曹魏援军一到,魏延根本就守不住长安。

  五、与诸葛亮配合的问题。

  假如魏延突袭长安,一切都跟预料的一样顺利,那么此时诸葛亮就要亲率主力军队出斜谷道,向东与长安的魏延会师。而曹魏在得知长安陷落后,必然会有所动作,一旦曹魏的凉州都督郭淮出兵在斜谷道设伏。或者尾随袭扰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再加上来自南阳和中原两路要夺回长安的曹魏援军,诸葛亮和魏延很有可能被两面夹击,陷入反包围之中,北伐军队甚至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境地。这是基于以上种种的变数和风险,才让诸葛亮无法看到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而且从后来曹真伐汉中以及明末高迎降的教训来看,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划,实在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