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为何能成为皇帝?真相是什么?
历史网 2024-11-16用户投稿
历史上的司马衷,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晋朝是一个有些奇怪的朝代,为何说其奇怪呢?是因为皇帝的更替非常快,而这不是因为被推翻了,而是有很多的晋朝皇帝都相当的短命,其中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
而除此之外,晋朝的皇帝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竟然出现了一位傻皇帝!
这位傻皇帝说的就是司马衷了。
那么为何他的父亲——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在儿子众多的情况下,偏偏要立一个“智障儿子”为太子,并且还让他继承了皇位呢?
下面便为你解答这个疑惑!
首先,说司马衷傻可不是乱说的,他的所作所为确实不是能够当皇帝的人能够做出来的,退一步说,智力但凡不那么差的人都做不出来,究竟有多离谱,你可能都想不到。
事情要从一年闹灾荒说起,当时的老百姓因饥荒而没饭吃,因此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为此,臣子们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司马衷,想让他开仓救济百姓,而司马衷却疑惑的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好笑么?要是灾民们能够吃上肉粥的话,那又何来饥荒么?
由此可见,这个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能够继承司马炎的皇位的原因,就值得我们去猜测了,毕竟司马衷傻,司马炎可不会。在经过分析之后,最终得出了四个原因!
第一,英雄难过美人关
晋武帝与司马衷的生母杨艳是伉俪情深,两人共同育有3子3女。
所以,晋武帝尽管已经看出司马衷的智商低下,难以承担皇帝的大任,然而却碍于杨皇后,所以才一直隐忍着,不肯将其废黜。而杨后为何不换一个儿子当太子呢?
其实,杨后也不傻,她若是开启了换太子的先河,那日后再来一个皇子比她的所有儿子都优秀的话,那太子不就换人了,所以她宁愿让傻儿子当太子。
然而,宰相卫瓘等人曾劝说武帝改易储君,再加上胡夫人得宠,让杨皇后有所警惕。
据《晋书·卷三十一》记载:“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
等到杨后临终前,便头枕着武帝的膝盖,哀求他不要废太子,还要求立自己的堂妹为皇后。而武帝闻言大恸,只能答应她。因此,司马衷的太子得以暂时保住。
第二,继承制度
在古代讲求宗法继承制的社会,司马衷作为嫡长子其出身可谓是根正苗红。在封建儒家伦理社会,帝位皇储地位的确立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而司马衷占据着这两条舆论的制高点。
按照这套制度,正妻所生的儿子们拥有优先继承权,并且以长幼为序,这无论才智如何,只有正妻没有生育,才能在庶子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
而帝王若是非要破坏这套制度的话,往往会引起国家动荡,这在春秋战国便屡见不鲜,因此后世帝王们也是相当的警惕。
所以对晋武帝来讲,他只能先选择立司马衷为太子了,而无论他是否真的是白痴。因为,若不这样做,那便是在主动制造动乱,后果恐怕会相当严重。
第三,司马衷牵扯到大族利益
司马衷母族是弘农杨氏,而妻族则为大族贾氏,这两家在朝中都是权势显赫。而他们司马家,之所以能得天下,也与门阀世家的支持大关联。所以立司马衷为太子,既安抚拉拢了杨氏、贾氏两大门阀,也是为了国家朝政的稳定。
第四,司马衷之子
根据《晋书》记载,一次宫中大火,而司马炎则站在城楼高处观望,当时年仅五岁的司马遹是司马衷的儿子,在一旁的他将司马炎悄悄拉到黑暗处,并说“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
其言下之意就是,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站在明晃晃的高楼,很有可能会成为别人暗杀的对象。而司马炎听完年幼孙子的话,感叹道“此儿当兴我家也”。
而从司马炎对孙子司马遹的赏识来看,他认为将来兴盛晋朝的,必定会是他的这位好孙子。但是,他又不能直接立司马遹,怕被其长辈控制,因此,司马炎可将帝位传给司马衷,这实则算是为司马遹铺路,这与后来康熙传位给雍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了这四个原因,司马炎为何会传位给司马衷,也就没有那么令人费解了吧。对此,你怎么看呢?
- 上一篇:雍正正值壮年却突然暴毙 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