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怎么说也是李治的小妈 李治娶武则天就不怕笑话吗
历史网 2024-11-18用户投稿
还不了解:李治和武则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治贵为一国之君,堂而皇之娶自己的小妈,不怕人笑话?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常”。——《朱子语卷》
哪怕对于婚俗思想如此开发的现代人,如若遇到父亲去世儿子迎娶“小妈”的情况,一定会被看成是不伦的行为,更是会被周遭所不齿,可这样的伦理观念却不是自古就有的,甚至,在远去的大唐王朝,声名赫赫的武则天便是因为李治迎娶“小妈”而成功上位的。
有人说,李治迎娶武则天是大逆不道,而评判任何一件史实如若不能将其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考量都会存在很大的偏颇。所以,当我们追溯唐朝婚俗才会发现,看似乱伦的李武恋在当时并非如现代人眼中的如此不堪,甚至,唐朝女子再嫁的情况在当时也是司空见惯的,而武则天的再嫁仅仅因为身处权力核心而显得尤为刺眼罢了。
所以,针对于李治贵为一国之君却不怕因自己堂而皇之迎娶“小妈”武则天而变成天下笑柄的确是有渊源的,回顾当时的情形,的确可以找到很多此举合理存在的依据和缘由。
剧照
1、胡族婚俗对于唐朝婚俗形成的深远影响
先来看胡族血脉在当时的唐朝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曾称黄河以北“尽为狄庭”,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大批的“狄庭”胡人开始涌入中原,随着胡族人与中原人的不断繁衍生息,两个民族的血脉以及各方面的文化也就开始了高度的融合。
而李唐皇室恰恰出身于北朝末年的六镇关陇集团,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融合着胡人血统的族属,所以,虽然李氏王朝对外声称自己是汉人,可他们在很多领域都是高度尊崇胡人习俗的。
要了解,当时的胡族婚俗一直都保持着较为古老且自由开放的状态,在很多现代人看起来都是乱伦的婚姻状态在当时的胡族婚俗看来往往都是稀松平常的,所以,哪怕是女子离婚后再嫁或是寡妇再嫁在当时的唐朝社会都是能够被大众接受并认可的。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逆缘婚居然在胡族婚俗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在古籍《晋书四夷吐谷浑传》就曾记载:“父卒,妻其群母;兄亡,妻其诸嫂”。而李治与武则天的结合不正是经典的胡族婚俗中逆缘婚的写照吗?
其实,如若不是李治后来将武则天封为皇后,且武则天日后居然成为了一代女王,世人或许并不会对两人的婚姻有着诸多的评价,所以,从当时大唐的帝王婚姻中也足以见得胡族婚俗对于唐朝婚俗形成的深远影响。
剧照
2、唐朝寡妇再嫁的普遍存在,皇室女子再嫁并不稀奇
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和其他嫔妃一样就是高级寡妇的存在,而在当时的唐朝社会,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寡妇再嫁的情况十分普遍,尤其是唐朝公主们的再嫁情况发生得更为普遍。在《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中就曾记载,从唐高宗到唐肃宗载入史册的98位公主中,再婚的就有24位,甚至还有三婚的3位。
当年武则天再嫁李治之时,她也并非是十分出众的嫔妃一类,所以,这样一位皇家女子即使再嫁也不会被世人认定为寡妇失节。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对于当时刚刚经历过隋唐战乱的唐朝社会,允许寡妇再嫁也不失为一种仁德的表现,而身为帝王的李治,更可以将自己娶“小妈”武则天的行为因此大肆渲染为一种仁德之举,也为天下人做出了支持开放婚俗的姿态。
3、李治迎娶小妈不怕被讥讽背后同样印证武则天的手段高明
无论是从正史中还是在荧屏剧中,我们对于武则天这位传奇女子都是感到十分敬畏的,如若说古代嫔妃能够宠冠后宫就已经是人生难得的成功所在,而武则天无论从李治的迎娶再到做主中宫再到日后的权倾中外,一切史实都在深刻地说明着这位传奇女子的手段高明。
所以,当年李治迎娶“小妈”武则天不怕被讥讽背后也难免不会存在武则天精心谋划的因素存在。人们都说李治迎娶武则天一事,主动权大多都在李治手中,可身为帝王,李治如何不知朝臣会对此事大肆反对,所以,武则天在背后也一定会为自己的成功上位帮助李治出谋划策。
当年李武恋遭到反对也是因为朝臣认为曾是李世民妃嫔的武则天如若成为李治的皇后就是对李世民的大不敬,而很多朝臣也只是借助此事妄图博得自己忠君的好名声而已。所以,李治对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说辞:如若朝臣能够找出大唐律例中帝王不能迎娶先帝妃嫔以及立其为后的规定,他就立即停止自己迎娶“小妈”武则天的打算。可想而知,此言一出的确做到了一剑封喉的效果。
而在后人看来,李治能够有着如此果断的决定,除了对于武则天是真心的喜爱,更大的原因一定是武则天高明手段营造出的理想效果。
剧照
小结:经过对于大唐婚俗的探寻,我们也才能够明白为何当年的武则天可以有惊无险地登上后位且稳坐后位多年,而对于李治不怕世人讥讽而迎娶“小妈”武则天一事更多的是后人出于自身对于婚俗看法角度给出的结论而已。无论如何,正是由于当年深受胡族婚俗影响下大唐婚俗的开放与自由,才注定了李武恋的产生,否则,大唐的历史或许还会因此而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