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的军事政治成就有哪些?
历史网 2024-11-23用户投稿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北宋沈括的故事。
参与变法
1031年,沈括出生于钱塘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曾在汉阳县(现武汉汉阳)、简州平夏县(现四川简阳)、苏州等地做官,常年在外。因此,沈括的教育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许氏的身上。沈括14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喜欢研究军事、科学,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兴趣。
沈括20岁时,其父去世。沈括按礼制为父亲守丧,3年后,以父荫入仕,任江苏沭阳县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开始了其仕宦生涯。沈括在任上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还率领群众治理了沭水(现沐河)。
宋代以文官治国,一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才被视为正途。蒙父荫做官的沈括此时顶多算是个政府人员,要想当大官,还是要通过科举考试,赢取功名。为此他特意辞官,专心苦读,结果用功过度,伤了眼睛,长期疼痛。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沈括一路过关斩将,考中进士。
1063年,沈括以苏州解元(宋代州试第一名)的身份意气风发地入京考试,主考官正是沈括的远方亲戚,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现有研究表明,王安石的弟弟娶了沈括表兄弟谢绛之女为妻。这么攀下来,王安石还矮沈括一辈。沈括与王安石早有接触,在沈括之父去世时,时任舒州通判的王安石还为其父撰写过墓志铭。
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王安石对沈括愈加赏识。1071年,沈括为母服丧3年期满回京,当即被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提拔为检正中书五房(即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中的刑房公事。当时正值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而检正中书五房正是变法的决策机构。
事实上,北宋建国之后,就一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财政的空虚导致苛捐杂税繁多,民众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同时外部又有辽与西夏等政权的威胁,战争不断。1067年,宋神宗即位后,非常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看中了早在9年前就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以图改革的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面负责改革。
为推进改革,王安石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但因为反对派反对,很快就被废除,王安石后以检正中书五房和司农寺为决策机构领导变法。中书五房为宰相的直属机构,不但协助宰相检核、厘定中书门下之务,而且还要经常出差以监察各地官员对于“新法”的执行情况,所以权力很大。沈括在这样的机构工作,可见王安石对他的信任。
沈括也没有辜负王安石的信任,积极支持变法改革,主张兴利除弊。也正是在王安石的提携下,1072年,沈括加官史馆检讨,后又奉命负责汴河的疏浚工程、主持司天监工作。在这些需要科学技术的职位上,沈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思考,为以后的科学成就打下基础。
赴辽谈判
北宋王朝,多面环敌,其北边最大的威胁来自辽朝。1004年“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曾度过了几十年的和平时光,但双方也因为边界等问题,小摩擦不断。
1075年,辽朝派使臣萧禧来宋朝商议河东黄嵬(现山西黄围山)地界。辽朝认为,宋朝的军事设施都建设到了黄嵬山以北地区,按照分水岭划分原则,这些地区应该是属于辽的。萧禧依仗辽军事实力强大,放言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回去。
这下可难坏了宋朝的君臣。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只有沈括埋首在旧纸堆中,查阅宋辽之间多年的往来文件,终于找到了在双方的往来文书中,有以长城为界的表述,而现在所争论的黄嵬山,在长城以南30里,原本就是宋朝的领地。
沈括把掌握的这些关键证据都上奏给了宋神宗,神宗大喜,在表扬沈括的同时,转脸就批评其他大臣,说他们不究本末,几乎误国。还让人把边界情况画成地图给萧禧看,萧禧一看证据摆在面前,也无可奈何。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宋神宗派沈括带“白金千两”赴辽谈判。在去之前,沈括把关键证据找出来,让随行人员背熟记透。
这次的谈判对手是以辽朝宰相杨益戒为首的谈判团,每次谈判,宋朝代表团都众口一词,弄得杨益戒无以应答,只能耍赖说道:“你们连几里地也不愿意让出,难道是想要断绝两国的和好吗?!”但沈括坚持寸土不让,还指责辽言而无信。
双方共会谈了6次,每次都是唇枪舌剑,斗智斗勇,最终,在沈括使团的坚持和铁证面前,辽朝被迫认输,达成了以长城为界的共识。
在回来的路上,沈括一面欣赏着草原丝路上的美景,一面留心沿途山川形胜、风土人情,著成《使契丹图抄》一书,作为舆情上达,为政府决策做参考。他也因此被拜为翰林学士,“权三使司”。